还不了解:朱棣和朱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到底有多厉害?他在世时,朱棣都不敢跟他争夺太子之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洪武25年,这一年朱元璋年近70岁,帝国的江山稳固无虞,但,这位老人却永远失去了他最好的儿子。在帝国举国悲哀之中,大明唯一的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而伴随着这位太子的离去,大明帝国来到了一个急转弯处,帝国需要新的继承人,而周围的王子们也都虎视眈眈。

朱元璋最终选择了建文,我们无从探讨其中的理由,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做错了选择,这个小娃娃无法应对那些王爷的崛起,更无法应对朱元璋去世以后的帝国。所以后来的靖难之役此人惨败,最终让朱棣取得的胜利。
正如开篇所说,历史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假若朱标还在,历史可能不会如此,靖难之役甚至都不会发生。那么问题来了,将历史拨回洪武25年,假若太子朱标没有去世,那么他是否有能力制约朱棣呢?回到真实的历史背景,细看当年太子朱标的惋惜。
在回溯历史时,我们当然要肯定,历史无法挽回,同时也承认永乐大帝是不世出的人才,但结合真实的历史记载来看,太子朱标的优势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历史的记载大体有以下几点。
01其一,立嫡以长
自从西周宗法制以来,我国古代王朝的传承顺序一般都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能够成为新任皇帝的必须要为正宫娘娘所生的最长子。

历朝历代虽然也曾出现过立长还是立贤的话题的大讨论,但一般来说,传统更加倾向于立长,文武百官与皇帝的斗争点也多数在于此。那么问题来了,朱标是否适合这一标准呢?
史书记载,朱标出生于公元1355年,当时朱元璋还只不过是混迹于起义军之中,还在苟全于战火之际,因此,朱标是绝对的长子,史书甚至还有记载。由于长子的出生使得酣战中的朱元璋,感到了莫大的动力,全军因此最终取得胜利。
从记载来看,朱标是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曾经是朱元璋的凯旋之音,就这份关系就足以奠定朱标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在洪武开国的时候,朱标就被率先立为太子,之后一直以太子的身份管理朝政,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从这一点来看,朱标已经于起跑线,并且率先进入众人心目中,成为了诸多大臣心目中的传统接班人。常言道第一印象最为重要,太子朱标率先胜过朱棣一筹。
02其二,太子之才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嫡长子被废除现象,仅仅只是拥有先天的优势,依旧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还需要后天的加成。然而,从记载来看,朱标也是遥遥领先于朱棣。
史书记载,从公元1368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开始,朱标就已经博古通今,时达机宜。在此后的北伐期间,一直都是朱元璋外出征战而太子朱标监国,在此期间,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国事政治皆无差错。
尤其是自洪武四年开始,太子朱标就已经能够实行宽通平易之政,对上恭敬对下宽厚,对待老百姓有着一颗爱护之心。史书记载,文武百官都称其为善,认为其必定乃贤仁之君。

不客气说,虽然因为太子的身份朱标无法外出作战,但他不仅有仁德之心,而且还有处理财政之能,至少不逊色于后来永乐时期的胖子皇帝朱高炽。
虽然这些才华未必比得上朱棣,但太子的身份加上没有政治出错,那么太子朱标就已经稳如泰山。
03其三,朱标之能
当然,若仅仅只是如此,太子朱标也仅仅只是能够稳定天下,而不能让自己的弟弟臣服,那么朱标是否有威震天下之能呢?答案肯定是有的。
史书中曾经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名单,这个名单就是太子的配置。首先是太子少师是李善长,紧接着是太子少傅徐达,这两人级别最高,分别为左右丞相。

紧随其后的就是低猛将常遇春,此人乃是太子少保。可以说大明帝国三大顶级人物,都成为了太子的老师,这样的配置让任何人都拍马难及。
紧接着还有刺杀小明王的廖永忠,电视剧中最著名的杨宪,后来与朱棣较量的耿炳文,最后的名将也是朱元璋的死党汤和,还有御史大夫邓愈,御史中丞刘基。
大明王朝开国初期最牛的一批人都在太子的配置中,若能掌控这样一股力量,即使是朱元璋都不敢掉以轻心。
在老皇帝还未死之前,朱棣手中能掌控的力量不过是60岁高龄的姚广孝以及勉强算是名将的朱能和张玉,除了姚广孝能够与李善长等人相较量,恐怕其他的人也只能勉强比得上一个耿炳文。

所以太子能动用的力量很强大,凭借他的能力可以称得上是准皇帝。
04其四,太子之情
除了以力服人以外,这位太子还有最厉害的一招,那就是以情服人。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早年浪迹于战场,以流寇的身份作乱,经常是朝不保夕。
每当战乱四起无人理睬,这些孩子之际都是作为大哥的朱标带着所有的弟弟们一起,对他安慰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于危难之际成为顶梁柱,大哥朱标的身影成为了包括朱棣在内所有人心目中的丰碑。
而且不仅如此,在老朱元璋晚年渐趋疯狂之际,太子朱标不仅能够始终坚持执行仁政,而且每当朱元璋要处罚人的时候,都会进行阻止。这不仅让大明王朝于昏暗之中有一丝光明,而且也使得他的形象变得更加温柔,让所有的兄弟们每当有问题时都会依赖大哥。

更有甚者,每位兄弟外出就藩时大哥都会倾情相送,尤其是当年送朱棣时。史书记载,作为太子党的蓝玉,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对朱棣下手,结果太子坚定庇护这个四弟,离别之际更是流下了感伤的泪水。
05结语:
所以,结合以上的种种记录来看。太子朱标无论是对于中兄弟,所建立的感情还是他所拥有的力量,以及所处的地位,都远不是其他王子可以媲美的,他的配置和建文皇帝相比较,而言,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太子不死,那么朱棣不管有多强烈的才华,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最多也只能成为史书中浓墨重彩的王爷,这就是曾经的朱标。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