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给乾隆留下了多少遗产?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01雍正给乾隆留下的最大遗产
今天,关于如何评价雍正朝在整个清代历史中的地位,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不少学者认为,如果没有雍正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康熙晚年所积存的吏治腐败、中央财政捉襟见肘等问题,将会提前杀死这个帝国,如果那样,也就不会有后来乾隆朝的“十全武功”了。因此,清朝要感谢雍正,而作为雍正改革成果继承人的乾隆皇帝,更应倍加感恩于父亲为他“打下的江山”。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雍正朝改革举措颇多,成效也千差万别,在这些成果中,总有一个对乾隆影响最大、受惠最多的吧?那又该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雍正给乾隆留下的最大的遗产,不是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他的治国班子,而是一个“宽仁”的好名声。这得从何说起呢?
02安抚皇亲
第一,我们知道,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差点酿成大祸,康熙的儿子们为了皇储的位子争得面红耳赤,乱作一团,而已步入人生暮年的康熙,对此也是力不从心,无力阻止。当时身为雍亲王的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因处于这场漩涡的中心,而对此深有体会。

因此,在他继位后,为了防止自己重蹈父亲晚年覆辙,他不仅建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还对曾经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其他兄弟痛加打压,例如康熙十四子允禵,即遭监禁,而康熙的另外两个儿子允禩与允禟,除了被剥夺自由外,更遭改名为“阿其那”和赛思黑”这样带侮辱性的称谓(满语中有猪和狗的意思)。而雍正对兄弟们的过分打压,也一度引起了不少满洲贵族与大臣的不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雍正心狠手辣不假,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此问题,将会发现,雍正对兄弟们的打压,实际上也为乾隆日后能够顺利入继大统扫清了障碍。
需知,雍正在朝内尚有一定权威,都曾遭遇刁难,更何况是二十多岁的少年乾隆?如果乾隆继位时候,也遇到宗室和他们党羽的掣肘,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继承人遭遇和自己类似的挑战,他必须采取这样一种“下下策”,而这也让雍正本人背上了严猛、心肠毒辣的名声。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乾隆继位后不久,不仅没有延续父亲的做法,反而宣布取消了对雍正兄弟们的监视和压制。青年乾隆恢复了他们曾经的荣誉,还下诏书安抚。此处如细究,我们会发现,雍正与乾隆对待皇室宗亲的做法,正构成了“一打一拉”的平衡。
在这样一种怀柔措置下,乾隆不仅因此得到了不少文武大臣的赞同,巩固了皇位,还让自己博得了“宽仁”的好名声。当然了,这种宽仁,实际上不单单是因为乾隆“会做人”,更有雍正“做恶人”的功劳在里面。
03赚取天下人心
第二,乾隆要想坐稳皇位,除了要得到朝廷内部满汉大员的支持,还须得到天下人心。可是,如何才能让天下人归顺他呢?乾隆选择了恢复了全国士人的特权地位。
清代的读书人,曾因科举取得功名,而获得了豁免劳役的特权。除此以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在乡里刻意隐瞒实际收入,包揽词讼,逃避税赋等,俨然地方一霸,给清朝官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雍正上台后,也感到士人气焰之嚣张,如不及时压制,将会影响改革的推行,所以,他派亲信田文镜处理此事。田到达河南后,除贯彻“火耗归公”等政策外,又下令“士民一体当差”,强行向地方士人群体摊派劳役。
这下河南的读书人可不干了,他们不仅投书抗议,还闹出了搅闹考场秩序的乱子。田文镜对此毫不在意,而是在雍正支持下予以压制,并取得成功。于是,雍正一朝,读书人可以说是斯文扫地。士人虽然默认了承担劳役的事实,但他们恨透了田文镜,也恨透了清朝皇帝。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乾隆继位后,立即中止了父亲的这一系列规定,并恢复了士人不当差的特权。士人失去的东西得到弥补,自然要对新君大加赞扬。千万别小瞧读书人的影响力,很快,对乾隆“宽仁”一类的赞美,就传遍了全国。乾隆因此举,既赢得了读书人的忠诚,又能够坐享宽仁的名声,我们的乾隆爷,真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但是,也应看到,士人对乾隆“宽仁”的赞美,不光是对他本人的支持,其中也隐晦的表达了他们对其父亲“严猛”政策的不满。乾隆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既然自己已经博得了美名,再去计较这些,反而显得帝王自己小肚鸡肠了。
最后总结,钱攒再多会花光,能干的大臣留再多,驾驭不了也是累赘。但是名誉则不同,它的影响会远远超出前两者。雍正给儿子留下的,正是好名声。当然了,乾隆能够得到“宽仁”的名声,他自己的措置得当也应肯定,不过假若没有父亲去唱这个“白脸”,他这个“红脸”,又该如何出场呢?也许,这就是帝王心术吧。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