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又复立胤礽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本就屡屡犯错、大失圣心的太子胤礽,似乎真就被魇镇所害,开始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殴打侮辱王公大臣、截下蒙古王公进献给康熙的骏马,甚至还不止一次的窥探康熙皇帝的生活起居。

再加上官方文献不便记载之太子胤礽的“男风”癖好,同康熙妃嫔的荒唐关系,终于让康熙皇帝忍无可忍,等不到返回京城便召集诸位皇子、王公大臣,公开宣布了废黜太子胤礽的决定。
只是,胤礽毕竟是康熙皇帝最为钟爱的皇子,而且已然身居储位长达30余年,这突然的变故势必会让已经56岁的康熙皇帝承受不住,出现了轻微的脑中风,一病不起。
根据《康熙朝起居注册》的记载:自太子被废,康熙皇帝“无日不流涕”,甚至连续六日“未尝安寝,涕泣不已”。但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的失望依然未改,始终处在“不胜愤懑”的震怒状态。甚至在太子胤礽一度出现“忽似疯癫,备作异状,几至自尽”的可怜模样时,康熙皇帝依然没有具体的心疼表现。
很显然,初废太子时,康熙皇帝就已经对其彻底失望,彻底断绝了让其继位的可能。
可仅在太子被废的次月,康熙皇帝的心思便开始动摇,一再为胤礽的荒唐表现寻找客观理由,甚至还把已经崩逝多年的孝庄太后和孝诚仁皇后搬了出来。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皇帝将胤礽所有的罪行开释并将其复立为太子。
看到这里,疑问出现了:
步入晚年的康熙皇帝虽然倦于政事、标榜仁政,做过很多对不起其“千古一帝”称号的荒唐事,但此时的康熙皇帝绝不昏聩,其英明睿智甚至较之青壮年时期更甚。那么,英明如康熙皇帝,明明已经对太子胤礽彻底失望,为何还会将其再度复立,继续给自己添堵呢?
这就是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就是康熙皇帝帝王心术的集中体现!
首先,“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让康熙皇帝不得不这样做
其实,废黜太子胤礽会带来何种后果,康熙皇帝并不是不清楚,要不然他也不会包容胤礽长达20年之久。只是,诸位皇子对于储位争夺的激烈、残忍、无情程度却让康熙皇帝万万没有料到。
从皇长子胤禔“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的奏请,到皇八子胤禩背后隐藏的强大党羽势力,再到皇三子胤祉彻底引爆“喇嘛魇镇太子案”,让本就因为废黜太子而“无日不流涕”的康熙皇帝大受冲击,甚至出现了轻度脑中风。
在康熙皇帝随后对皇八子胤禩的处置中,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甚至“携带锁铐,亲自随行,以示同患之意”,胤禵更是同康熙皇帝发生了正面冲突,惹得康熙皇帝非要抽刀砍了这个不孝子。
总之,太子胤礽的被废让朝局登时进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让康熙皇帝内心烦忧到了极点。再加上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病倒,这都让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慌张。于是,如何尽快控制这混乱局面就成了康熙皇帝必须首先解决的头等大事。
如何才能控制朝局?斩断诸位皇子对储位的争夺!
如何才能斩断储位争夺?尽快择立太子!
可如果重新选择太子就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其余皇子们会不会服气,会不会认可,会不会暂时放弃夺嫡之争?
除了废太子胤礽是“嫡出皇子”外,其余皇子虽然出身高低不同,但却同属“庶出皇子”,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拥有几乎完全相等的夺嫡机会。也就是说,除了废太子胤礽,康熙皇帝册立哪位皇子都会引起其它皇子的不满和不服,根本就谈不上压制混乱局面,甚至可能会引发新的、更为严重的夺嫡形势。
所以,废太子胤礽仍然是储君的最佳人选。至于废太子胤礽的罪行,康熙皇帝说他没罪,说他“行事颠倒、乃为鬼物所凭、魇镇所害”,谁还敢说个“不”字?
再者,“议举新太子”让康熙皇帝看到了新的皇权威胁
当然,康熙皇帝对于自己“复立太子”的决定能不能服众,也是心存疑虑,毕竟当初废除太子胤礽时,康熙皇帝给出了“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的断言。如果擅自将废太子胤礽复立,岂不是自己打脸吗?
于是,康熙皇帝在数次表达对废太子胤礽的不舍和关心后,在明确给出废太子胤礽是被魇镇所害才会行事狂悖的态度以后,下发了一道“议举新太子”的谕旨。康熙皇帝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希望朝臣们能给自己一个台阶,复立废太子胤礽为储君。
但大学士马齐、刑部尚书阿灵阿、左都御史揆叙甚至连已经退休的老臣佟国维都错误领会了康熙皇帝的意图;或者早就暗中结党,想要趁机将皇八子胤禩推倒皇储位置;总之,“议举新太子”出现了一边倒的结果,皇八子胤禩成为了满堂朝臣一致认可的新任储君。
甚至,在康熙皇帝明确表达“胤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的态度后,朝臣们的推举结果依然没改变。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朝臣错会上意,或者不给康熙皇帝面子的问题了,而是一股强大的党羽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权权威。对于康熙皇帝而言,对于任何一位帝王而言,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底线。
更何况,皇八子胤禩背后的势力如此强大,不管哪位庶出皇子成为新任储君,都做不安稳,甚至会直接引发宫廷政变。有鉴于此,康熙皇帝也只能暂时复立废太子胤礽,暂时压制这种不利局面,为自己赢得打压“八爷党”势力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讲,康熙皇帝复立胤礽乃系一招“缓兵之计”,无奈之举。
最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必须明确自己的绝对权威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外,“议举新太子”事件中倍感挫败的康熙皇帝,必须通过某件事来重新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说白了,康熙皇帝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有些事,朕虽然给出过“一唯公议,绝无偏私”的态度,但最终决定权和最终解释权仍旧掌握在朕一人之手。
也就是说,就算康熙皇帝果真有心立皇八子胤禩为新任储君,康熙皇帝也断断不会顺应朝臣所请,反倒会主动舍弃皇八子胤禩。更何况,“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的皇八子胤禩本就不是康熙皇帝中意的储君人选。
那么,康熙皇帝该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才是大清王朝绝对的一把手,权威不容任何人质疑和挑战呢?
反其道而行之,册立一位让所有人都不会同意的皇子为皇储,就能证明康熙皇帝的绝对权威。
于是,被康熙皇帝彻底打成一位废人,彻底失去地位和声望的废太子胤礽就成了康熙皇帝树立权威的最有效工具。
后记
不知是雍正皇帝后来删改,还是历史真相本就如此,在太子胤礽首次被废的过程中,唯有当时的皇四子胤禛“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甚至被康熙皇帝评价为“居心行事,洵是伟人”。或许,早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便已经认定皇位继承人的最终人选。
不管如何,康熙皇帝复立太子胤礽都并非出自真心打算,而是鉴于当前局势做出的理性决定。事实证明,“九子夺嫡”虽然惨烈,但在康熙皇帝的有效控制下,到底没有发展成为兵戎相见的宫廷血案。这就是康熙皇帝的英明,其帝王心术,可见一斑!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