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是耳熟能详的话题之一,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路枭雄纷纷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鲜活历史剧,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里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而30年后的249年,魏国权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又基本上控制了曹魏,以后的曹魏皇帝也像亡国之君汉献帝那样成了摆设,直到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至此在短短45年间,司马氏家族通过祖孙三代逐步经营,实现了汉魏晋三代政权更替历程。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在汉末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曹魏政权,怎么就让司马懿祖孙钻空把持了大魏的命脉呢?如果回顾那个时期三国魏晋历史细节,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曹魏政权是自己把自己送给司马家族的。
一、短命的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无形中成全了司马懿的三朝元老身份
曹丕是曹操功业的实际继承者,曹操死后他就迫不及待地逼汉献帝禅让退位,于公元220年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这年曹丕年33岁,可惜天不假年,226年就过世了,年仅40岁。
曹睿是曹丕和甄氏的儿子,曹丕死后,时年22岁的曹睿继位,不料13年后又去世了,年仅36岁。
如果我们拉长一点时间线就会发现,在220年—239年这20年里,曹魏政权竟然连丧两位君主,而且都是盛年中道而亡。与曹魏基业开创者曹操享年65岁的高龄相比,曹丕曹睿这两个不肖子孙在寿命上完全不够及格。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一个政权中的最高统治者如果连续出现盛年早逝,无疑是一件十分反常的现象。国家连续大丧,无形中造就了极大的高层权力真空,极易引发政局动荡,出现主少国疑、权臣把持朝政的现象。
这里再看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的他虽然被曹操提拔赏识,但却因善晓兵机而受知于曹丕。曹丕临终前,47岁的司马懿被委任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进而到十余年后再次接受曹睿的托孤,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魏纯臣“。曹丕曹睿父子天资聪慧,却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虽然非常信任司马懿,并委以掌兵之权,大胆使用,对司马懿的信任是建立在有足够驾驭本领基础上的。
如果站在上帝视角,曹丕曹睿父子但凡各自再多活十年,司马懿还有机会逐渐把持曹魏政权吗?
这还得从曹丕建立大魏说起。魏王曹操还在世时,曹丕为当上魏王世子可没少下功夫,在竞争中击败了文采横溢的兄弟曹植、勇猛过人的兄弟曹彰,经过一番操作才坐稳了魏王世子之位。
由于老爸一共生了25个儿子,在建立大魏之后,曹丕就开始限制这些亲生或庶出兄弟的权力,虽然是封王封侯一个不少,但对他们的限制颇多,比如无诏书不准到洛阳、时不时寻个事情治治他们、频繁的调整封地处所等。曹丕对宗亲诸王的限制政策被曹睿继续延续下来,尽管有杨阜等大臣反对,但曹睿仍我行我素。
这样一番操作,虽然消除了皇族小宗中继续大位的潜在威胁,但也无形中削弱了皇权最内部圈层的总体势力。本以为限制宗室可以削弱小宗巩固大宗,谁承想大宗自己先拉胯,20年间两位皇帝先后盛年死去,导致正当盛年、在位十几年却没有儿子的曹睿在临终前都没有亲生的继承人了。无奈之下,只有选择8岁的堂侄曹芳继承大统。
可以想象下,249年高平陵政变之时,皇帝年少不懂政治,皇族没权帮不上忙,危急时刻,曹魏上层怎么玩得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呢?
曹魏限制皇族宗亲权力而亡国的教训,被司马家族牢牢记住,并在几十年后司马懿孙子司马炎手里发扬光大,不光让司马家族的宗亲兄弟封王侯镇守各地,还有领兵权力。结果又物极必反,走向另一个反面,这是后话了。
三、曹魏第三代当权派代表曹爽有点飘
我们知道,曹魏政权在汉末群雄纷争中起家的根基是曹氏和夏侯氏家族的联合。由于曹操父子和夏侯氏家族的特殊亲缘关系,所以夏侯氏子弟和曹氏子弟在曹操扫荡群雄过程中颇受重用,涌现出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与曹操平辈的宗亲武将。他们自身勇武过人,而且得到曹操极大信任。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代表汉末军事实权的东南西这三战略方向最高军权的征东、征南、征西将军都一直捏在曹氏-夏侯氏宗亲手里。
到了曹魏建立,曹魏第一代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武将纷纷过世,他们的下一代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霸继续占据军队要职,成为曹魏与吴蜀对抗的钢铁长城。从220年起到231年曹真过世,这一时期大致持续了十年,随着人才凋零过世,到了曹睿在位末年,曹氏夏侯氏宗族中资望深厚的武将已出现青黄不接。这时候的司马懿因为长期领兵,并在与蜀国吴国的战争中有所表现,已经开始威胁到曹魏宗亲武将对军队的领导权了。
影视剧中的曹爽形象
但随着234年诸葛亮的病逝,魏蜀吴三国之间出现了一段较为平静的时光,尽管曹睿也在239年过世、曹魏第三代当权派代表曹爽以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并通过架空本应共同辅政的司马懿开始收回在外姓手里的军权要职,但并不影响以军功起家的曹氏夏侯氏由原先富有浓厚尚武风气的退化,曹氏夏侯氏二代将领的过早凋亡,使得曹爽夏侯玄等这些曹魏第三代的快速上位掌权者颇有点德不配位。这些生来锦衣玉食的膏粱子弟,初尝手握大权的滋味简直不要太爽,也很难再去体会先辈们的创业艰难,曹爽一场说走就走的骆谷伐蜀,动员数万人无功而返,无异于自灭威风。
当然曹爽也不是傻子,架空司马懿之后,他在淮南、兖州、荆州、关中都安排了自己人担任军政要职,但和司马懿相比,他还是太嫩了。
面对司马懿联合亲信冒死发动政变,曹爽膏粱子弟的本色顿时暴露,他还在幻想人家能放过自己一马,交出军权当个富家翁也是极好的。当时他身边后皇帝、部下冒死从城内带出的大司马印信,随时有前往许昌的腹案,淮南有毋丘俭文钦、荆州有李胜、兖州有夏侯威、关中有征西将军夏侯玄夏侯霸,他在犹豫什么?
不管怎么说,曹爽丧失了先辈们拼死一搏的勇气,那一夜在洛水南岸纠结了一晚上,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认怂。
从此,曹魏的天变了,大魏以后的历史也没有老曹家啥事了。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 东乡公主:被湮没在政治联姻中的魏晋红颜在三国群雄的刀光剑影中,曹魏宗室女性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花,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政治博弈的漩涡。魏文帝曹丕之女东乡公主,其人生轨迹在史籍中仅存只言片语,却折射出汉末...
曹丕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