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自古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乱世出英雄,而在清末民国时期,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和风云人物。我们非常熟悉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也能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
最早我们了解到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其实是在戊戌变法之中。当时的晚清政府已经岌岌可危,许多有抱负的人都想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就向光绪皇帝上书,这次上书的事件被称为公车上书。
光绪皇帝看到之后也非常高兴,便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百日变法运动,史称百日维新。可是,这次变法运动最终因为触及到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利益,最终被迫收场。

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不仅是这两件事情上是主要人物,此两人还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顺利逃亡了。康有为逃去了香港,梁启超逃往了日本。不仅如此,这两个人还有一个非凡的关系,那就是康有为是梁启超的师傅。
按理来说,经过这样的事情之后,两位风云人物应该会痛定思痛,等待时局平定之后再为救国做出贡献才对,因为他们毕竟是师徒关系,而且还可以称得上是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这两种情谊,足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事实上,康有为和梁启超最后是彻底绝交了,并且康有为说梁启超是逆徒,梁启超说康有为是逆时代分子,是反叛分子。
那么,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一个反差呢?
其实,这对曾经关系很好的师徒发生决裂,全是因为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晚清最后的挣扎—张勋复辟。
我们知道溥仪三岁登基,在六岁的时候,清朝就被袁世凯给劝着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袁世凯没有像以前那些朝代一样将前朝的皇室进行屠杀,反而是每年给四百万银两,让清朝皇室继续拥有体面的生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皇室还是继续住在紫禁城,甚至在溥仪大婚的时候,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还派了许多军队和警嚓给溥仪的婚礼撑场面。
然而,清朝遗留给民国的,是一堆收拾不干净的烂摊子,当时北洋政府根本不能完全管住地方军阀,于是,很多地方军阀之间就会因为利益闹矛盾。
在1917年6月的时候,张勋和段祺瑞之间发生了矛盾,他带着5000名士兵,进入了北京,控制了当时北洋政府立法的地方。这5000名士兵,除了全副武装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刺眼的特点,那就是留着辫子。
果不其然,张勋带着这些辫子兵,进到了紫禁城里,宣布要帮助溥仪恢复皇位,这一时间,满清遗老各个都非常高兴啊,甚至有些不是满清遗老的,也非常高兴。其中这么一个,就是康有为。
当时张勋复辟越闹越大,全国各地都对其声讨,复辟和反复辟,成了势同水火的两个部分,而梁启超,就是坚决反对张勋复辟的人。
有句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这种情况下,康有为与梁启超就完全站在了对立面,开始的时候,俩人都试图说服彼此,但久而久之,他们互相发现自己终究不是一路人。
于是,两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阵营,便公开叫骂,梁启超说康有为是大言不惭,无知的一个书生,康有为说梁启超是乱臣贼子,还说他是欺师灭祖的畜生。就这样,俩人的梁子彻底结下了。
到后来张勋复辟的闹剧收场,就因为这件荒唐事,俩人彻底老死不相往来。不过,后来历史证明了,康有为犯了一个大错误,不仅逆了时代潮流,还把自己的爱徒给赶跑了。
而康有为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虚伪的人,他一面劝告世人要一夫一妻,一面自己娶了好几房妻子,同时,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拿着那些别人捐给他,好让他继续为国民办事的钱,直接跑去潇洒,甚至还去买了个小岛,还在北冰洋上玩耍。
 人物:
                                            康有为
                                            启
                                        
                
                上一篇: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篇:
                                        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
人物:
                                            康有为
                                            启
                                        
                
                上一篇: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篇:
                                        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
                                    
            在汉初群星璀璨的功臣谱系中,曹参以“萧规曹随”的典故被后世铭记。这位从沛县狱掾起步的武将,用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与朝堂上的黄老智慧,书写了一段独特的传奇人生。一、从...
启 2025-10-30 牛弘:隋朝文治的中流砥柱与文化复兴的奠基人在隋朝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中,牛弘(545-610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文化贡献,成为连接南北、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他出身陇右望族安...
启 2025-10-29 天启之殇:明熹宗朱由校23岁早逝的深层诱因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在位仅七年,年仅23岁便驾崩于乾清宫,其短暂一生与明朝末年的动荡紧密交织。从落水事故到丹药滥用,从身体底子薄弱到政治压力摧残...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9 木匠天子与末世权谋:明熹宗朱由校的双重面孔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他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剧交织的戏剧:既是痴迷木工的“匠人皇帝”,又是深陷党争漩涡的权谋者;...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2 权力困局与制度悖论:清朝亡国前夕立宪失败的深层密码1912年2月12日,随着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轰然倒塌。这场终结背后,立宪派与革命派长达十年的博弈尤为关键。当立宪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仍在为“...
康有为 溥仪 2025-10-22 李世民登基后,罗艺为何执意反叛?一场被恐惧与野心撕裂的悲剧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色尚未褪去,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就在他稳固权力的关键时刻,一位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将——罗艺,却突然举兵反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0-22 龙且:从战场猛将到潍水败亡的军事启示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西楚霸王项羽麾下曾有一员以勇猛著称的将领——龙且。他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夜空,既在东阿破秦、淮南败英布等战役中书写辉煌,又在潍水之战中因轻敌败于...
项羽 启 2025-10-21 雍正帝的“阳”面帝王术:以领导力铸就盛世根基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前夕的尼姑搜捕风暴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大明王朝迎来历史转折点——朱棣正式启动迁都北京工程。这座即将成为帝国心脏的北方都城,承载着朱棣巩固统治、震慑北元的战略野心。然而,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启 2025-10-16 长江天堑与权力博弈:曹丕南征的军事困局与战略误判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开启曹魏政权。为完成曹操未竟的统一大业,他七年内三次亲征东吴、一次北伐蜀汉,却均以失败告终。这场跨越长江的军事博弈,不仅暴露了曹魏水...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10-1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