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亨夺走皇位之后,李隆基为什么不抢回来?
说起唐玄宗,很多人自然能第一时间想到他一扫高宗以来女帝干政的乱局,开创开元盛世的功勋,也能想到他与杨贵妃那辗转缠绵的爱情故事;但在他在位后期,唐朝国力盛极而衰,便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缘故,而李亨与李隆基的权力纠葛,也是由此而发。
安史之乱历经三代帝王——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大抵时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755)12月16日至广德元年(763)2月17日,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于河北都是安禄山的势力范围,且唐朝境内承平日久,数十年不识兵,因此叛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守城官军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开城投降,不久安禄山就控制了整个河北,且挥师南下,直扑洛阳。
面对突然的造反,唐玄宗甚至不相信,直到战事危急才急诏杨国忠等商议对策。可唐廷准备仓促,又指挥不当,很快东都洛阳便陷入叛军手里。
此时朝廷内斗仍然不断,面对企图速战速决的叛军,将领封常清和高仙芝选择退守潼关,坚壁清野而将叛军势力消耗,可因玄宗的猜忌和杨国忠等人诬告,玄宗下令将二人处死,是为唐军一大损失;随后玄宗起用哥舒翰派兵镇压,哥舒翰进驻潼关,坚守关口,并有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响应,本来于唐军有利,可玄宗仍然一意孤行,中了叛军的计谋,强令哥舒翰出战,结果大败,哥舒翰本人也被俘。
自此潼关陷落后,长安一片大乱,玄宗带着皇亲国戚和一干亲信仓皇出逃,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在玄宗一干人马向西逃窜到今天陕西省兴平市郊区时,就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这是一场危险的士兵哗变。
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想杀掉他,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动手,李亨犹豫不决。
此时二十余吐蕃使臣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士卒们就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这时有人用箭射击,射中了杨国忠坐骑的马鞍。
杨国忠急忙逃命,逃至马嵬驿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尸体被肢解,且被枭首示众,他的亲信随即也被诛杀。此时哗变已经惊动玄宗本人,他安抚士兵并命令他们散去,可是士兵不肯;高力士受命询问陈玄礼后得到的答复是——要求赐死杨贵妃,士兵才肯罢休!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牺牲了杨贵妃的唐玄宗终于安抚了士兵得以继续南下,《资治通鉴》记载: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禁军统领陈玄礼明确表示效忠皇帝继续南下入蜀避难,而恰巧此次军队中三分之二都是太子兵,加之《新唐书》记载:"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父老乡亲请求太子平叛,父子二人分道扬镳不可避免。于是太子分兵北上,一路艰辛终于来到朔方军治所灵武。
到达灵武后的李亨调取安西和陇西数万精兵,又调回河北前线的军队,朔方大本营才稳固下来。
而后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并派遣专人前往成都告知玄宗。玄宗听之大惊,但也无可奈何——此时他已经是孤家寡人,沉浸在失去杨贵妃的悲伤中,无暇顾及。
且他已经被李亨夺取了实权,新登基的唐肃宗在朔方任命了朝廷官员,军队也基本都掌控在李亨手中。
加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将朝政委于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臣手中,民生日益艰难。经次叛乱,仓皇逃窜的唐玄宗再难以君临天下。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春,历时七余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期间李隆基和李亨两代帝王相继病逝。父子二人都没能看见战争平息的那一天,李隆基必然要为自己执政晚年的荒诞负责,也要对无奈的现实妥协,成为太上皇虽是被迫,但也只能接受,何谈向新皇帝问罪呢?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