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阳明,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再通过自己的体悟进行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阳明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2、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3、我已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
4、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5、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6、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7、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王阳明年轻时痴迷于佛教,吸取了许多禅宗的思想,但等到他心学大成后,却对佛学大加批判,认为只在心上做,终是无用。
1、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2、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所以不容易辨别,只需要立志于圣学,将来必能看透。
3、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
4、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1、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2、宇宙中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个,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3、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4、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5、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

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1、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2、敌人只要心中生疑,这仗就赢了。
3、有些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4、敌人气势正盛,就应该趁他们取得胜利疏于防备时向他们进攻,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呢?
5、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6、只有在平时有克制的能力,在自己的良知上用全功,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泰山压顶色不变,麋鹿在眼前而目不转的人,才能不动心。

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1、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2、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3、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4、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5、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6、生死关容易过,可心上的关却难过
7、一切真理都在心中,所以不需外求
8、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9、良知提醒我们,要把万物和自己当成一个整体,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1、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2、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3、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4、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5、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6、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7、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8、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9、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10、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11、“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12、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
1、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2、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3、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4、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5、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6、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7、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8、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9、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0、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11、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2、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3、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14、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方才能克除想念私欲的心,能够克除想念私欲的心,才能成就自己。
15、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16、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17、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于谦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熠熠生辉。他力挽狂澜,在土木堡之变后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为大明王朝续命近两百年,堪称国之栋...
于谦 2025-11-17 救世宰相的双面镜像:张居正的功业与争议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以"救世宰相"四字为张居正盖棺定论,这位推动"万历中兴&...
张居正 2025-11-17 朱棣的继承人之谜:嫡长制、权力博弈与王朝稳定的终极抉择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在继承人选择上陷入长达十余年的挣扎。这场涉及嫡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的权力博弈,不仅关乎...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17 功高难掩猜忌:廖永忠之死的深层剖析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廖永忠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将星。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明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这位战功卓著的将领,最终却落得个坐...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猛将傅友德:从战场战神到权力祭坛的悲剧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傅友德宛如一颗耀眼的将星,以其超凡的勇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璀璨而悲壮的轨迹。朱元璋曾赞誉他“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11-14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多重考量下的历史抉择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推行的藩王制度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对明朝的政治、军事、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的推行并非偶然,而是...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朱元璋问政张恒:一问三不知的代价与治吏逻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朝堂上,一场看似寻常的述职汇报,却因朱元璋的突然发问掀起惊涛骇浪。当武官张恒以“职责仅在训练士兵”为由,对民间疾苦一问三不知时,这位...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嘉靖帝:权谋漩涡中的孤独帝王与君臣博弈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以“嘉靖”年号统治明朝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这位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帝王,以雷霆手段开启政治生涯,却在权力巅峰...
朱厚熜 启 2025-11-14 蓝玉:捕鱼儿海之战铸就的传奇悍将在明朝开国的璀璨将星中,蓝玉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和辉煌卓绝的军事成就,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耀眼存在。他一生征战无数,而真正震天下、永载史册的,当属那场荡气回...
蓝玉 2025-11-14 耿裕:明朝中期的廉政典范与改革先锋在明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耿裕(1430-1496)以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务实改革的作风,成为弘治年间吏治整顿的核心人物。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的河南卢氏人,凭借父亲耿九畴...
耿裕 2025-11-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