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是明朝初期重臣,辅佐五代帝王,是个治世能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比较重要的历史地位,却因为疆域等多方面原因让人无限诟病。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是明王朝所有皇帝的另类,一方面他们勤政爱民开创盛世;另外一方面他们残暴喜欢杀人,锦衣卫跟东厂被当时人所提及有背后发凉的感觉。在洪武永乐一朝担任的官员都要十分小心,轻一点当朝廷杖,重一点便人头落地。有一个人从洪武朝开始一直到宣德朝,都担任重要官员。特别是辅佐明成祖朱棣,功劳很大。没有他就没有后面的永乐盛世,不但有能力而且足够低调。
第一:人物生平的一些经历,一度被朱元璋父子所看重,能力品德没得说
1:曾经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随后便开始重用他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夏原吉的祖籍是德兴人。父亲叫夏时敏,担任的是湘阴县的一个教官。故他们一家人在那里定居,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不过并不气馁,相反振作起来努力读书想到将来有所出息,以此来赡养母亲。乡试的过程中成绩优秀得到推荐来到了明朝的太学,进一步深造自己。有的时候太学学生们喧嚣不已,夏原吉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碰巧被朱元璋看到了,觉得这个人不平凡,日后可能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于是提拔其为户部主事,正式开始在户部任职。
2: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能够识别人才,严惩陷害夏原吉的人
夏原吉所在的部名叫户部,这里面的事情之繁琐让人很头疼。可是夏原吉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未免遭到一些小人的恶语中伤。有一个叫刘郎中的人,他妒忌夏原吉的才能。他有一个同党叫郁新,担任的是御史,专门负责纠察他人。受到好友刘郎中挑唆弹劾人家夏原吉,朱元璋一听就知道这是活生生的陷害。结果把他们二人给处死,一代明君并不糊涂,在处理大事情方面非常得当。
3:建文永乐年间因为能力出众,一度被皇帝所重用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夏原吉担任的是户部右侍郎,说白了就是管钱财的。第二天由此担任采访使,专门负责到各地去视察民情。巡视福建的时候,都会亲自查探吏治的好坏,由此得出老百姓生活好坏的结论。会做人也会做事情,得到老百姓的一直拥戴。朱棣起兵夺位后夏原吉建议朝廷跟朱棣打消耗战,建议不被采纳导致建文四年南京被攻破。夏原吉作为前朝重臣,有人建议要把他杀掉。朱棣是个爱惜人才的人,给了夏原吉一次机会。
第二:夏原吉治理水患得到朱棣高度赏识,很会做人,朱棣临死前提及他
1:朱棣为了试探夏原吉,让他去治理浙江水患,结果让朱棣出乎意外
朱棣夺位登基后,除了对方孝孺黄子澄这些顽固分子赶尽杀绝之外,其他的人才都不拘一格重用。其中就包括了夏原吉解缙等人,破格提升他为户部尚书。永乐元年浙西发大水,永乐皇帝让夏原吉前去治理。这可难倒了他,他只懂得如何算账,治水是个大问题。凡事他都事必躬亲,看了古代许多治理水患的例子,再加上同心协力两年后把灾荒彻底解决。就连黑衣宰相姚广孝都不得不夸赞夏原吉:“他真有上古仁爱之心”。
2:朱棣每次做的大事情,夏原吉都尽心尽力,他是一个合格的管家
朱棣一生所做出的历史功业在古代封建王朝里面实属罕见,因此得到了“永乐大帝”的称号。如果没有夏原吉对他的鼎力支持,一切不过是过往云烟。没过多久安南国发生叛乱杀害明朝使臣,这一举动激怒了朱棣。派遣八十万军队下安南,粮草等种种原因没有难倒他。编修永乐大典动用了人力物力,派遣郑和下西洋,永乐皇帝五次北征都需要夏原吉精打细算。经他之手的金银数以百万计,他却丝毫不贪,着实难得。
3:仅仅是廉洁很明显还不够,低调跟大智慧息息相关
永乐皇帝是个残暴爱杀的皇帝,许多大臣因此遭殃。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明初第一才子解缙,多次上疏惹怒龙颜。朱棣是一个脾气不好的皇帝,盛怒之下把他下监狱。不久暗示纪纲把解缙处死,他被杀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骄傲自负。反过来看夏原吉完全不是这样,朱棣每次上朝都会提前跟夏原吉商量好早朝的事情。进入大殿表情动作显得平和,非常低调。
能够做到廉洁公正低调这几点想要历尽五朝而不倒,2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大明王朝担任要职还是不够的,他身上还有大智慧。永乐十八年,明朝北京城的宫室建成。朱棣让夏原吉南下接皇太孙跟太子来北京。朱棣说可以慢慢来不及,夏原吉等人拖家带口徐缓前进,几个月的时间内到达了北京城。没想到朱棣还是不满意,夏原吉说道:“太子跟皇上您感情很深,多日未见甚是想念,故加速了日程。”
4:朱棣临死前说夏原吉爱我,执意北征把夏原吉逮捕入狱
朱棣跟夏原吉这两个人可谓是君臣一体心心相印,有点刘备和诸葛亮的味道。朱棣出生在燕地,多次奉命同北元残余势力作战。因此有相当的北征情节,永乐十九年,朱棣发起了第三次北征。朱棣提前让兵部尚书方宾,礼部尚书吕震,户部尚书夏原吉商议北征事宜。他们给出的答案让朱棣很不满意,方宾畏罪自杀,朱棣把他挖坟鞭尸。夏原吉因此被捕入狱,最后一次北征死在了征途路上。病逝于榆木川,临终前说道:“夏原吉爱我”。朱高炽继位后,把夏原吉给放了。
结束语:我们看夏原吉的一生,能够被五代帝王所重用,担任户部尚书如此重要的官职。没有一点能力相信明朝二祖肯定看不上,在屠刀下生存了27年也相当厉害。做人做事情双不误,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太少见。不但能干而且低调,最主要忠于国家,忠于皇帝这点更加难得!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