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跟错刘备,否则早就一统中原?
很多人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对诸葛亮的感觉就是“神机妙算”,甚至会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神人。其实,诸葛亮在匡扶汉室的时候确实立下了一些功劳,但是小说和电视剧里面都夸大了他的能力。
现在看来,诸葛亮仅仅是一位比普通人更加聪明,更加有军事谋略和治理能力的人。有人说,因为诸葛亮一生跟错了刘备,否则早就一统中原了,最终壮志未酬,不能完成夙愿,悲凉死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事实并非如此。
到底跟刘备是对是错?
东汉末年,刘备顺势而为,当时在卖草鞋的他放弃这个营生,有了挽救汉室江山的想法。从此,他开始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进行招兵买马,然后吸引了关羽和张飞,也有了桃园三结义。虽然关羽和张飞能力都很出众,但是这两个人都是习武的,必须要找一个习文的军师来给自己出谋划策。
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确实很有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请他出山。他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位明主,辅佐明主在乱世中取得好的战果。当刘备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深受感动,认为自己找到了英主。
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却发现,刘备爱哭而且容易冲动。在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被杀以后,不顾当时的情况直接讨伐东吴。结果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兄弟报仇,反而把自己也折了进去,落得一个在白帝城托孤的下场。到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就认为诸葛亮选错了主子,如果选择的是曹操可能早就一统天下了。
其实,诸葛亮选择刘备,并非是一个错误决定,而是一种必然和命运的安排。
先不说当时的各方势力是否看得上诸葛亮,就说曹操一直在北方经营,应该根本没有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虽然曹操“爱才”是出了名的,可是他也是很有选择性的。对于一个出身茅庐,毫无名气,不知深浅的谋士,即使曹操真的得到诸葛亮,也不一定重用。
另一方面,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他投身到刘备集团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不说他的名号不为曹操、孙吴了解,就算真的去投,也预计到不会得到什么发展。毕竟,曹操、孙策身边有很多能人才子,多他不多,少他不少,这与刘备这种草根势力完全不同。
说的通俗一点,诸葛亮自己认为:有高超的能力、智商和傲气,想练个“小号”,从头到尾发展壮大,这才有成就感,这才能够拿到第一军师的权利和威名。去万花丛中寻一点“彩头”,没什么意思,所以才要选择刘备。
诸葛亮因为信错了马谡,导致北伐失败?
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就交代过诸葛亮,让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他之所以会做这样的交代,是因为他了解诸葛亮很欣赏马谡,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军事和谋略。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按照刘备的交代去办,在诸葛亮讨伐雍闿时候,马谡献出的计策让他得到了南中人的人心。
这件事情以后诸葛亮就更器重马谡,之后开始了北伐,选择先锋时候诸葛亮执意要用马谡。但是战斗的时候却不听诸葛亮的指挥,私自做主在山上扎营,认为这样能够在战斗时候占据更有利的优势。但是,对手却把马谡取水的路断了,导致大军得不到水,最后以大败告终。
在这一次战斗失利以后,诸葛亮也因此失去了街亭。失去了北伐的跳板,只能败回到汉中,不得已“挥泪斩马谡”。有人说,诸葛亮因为信错了马谡,从而导致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用人不当。这个重大的失误直接导致北伐失败,也加快了蜀国灭亡的步伐。其实,信任马谡并非是一个错误决定,只能算是用人不当。
从马谡的平汉南建议看,马谡其实是一个有才能的谋士,他的分析非常适合当时的情形和形势,对于诸葛亮的建议也是正确的。也正因为此,诸葛亮先是稳定了蜀地周边,这才能安心北伐。
可是,马谡只能算是一个谋士,而不是一个可以领兵打仗的前锋。谋士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大局,查缺补漏,这才给出一个正确的详细的计划和策略。而前锋将军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都是临战立即做出决定。虽然很多将军不能在战场做出最完美的指挥,但是只要能够不做出最差的那一个,就算是卓越的。
因为,战场风云变化,对方的将军也是要匆匆做出决定,不完美的指挥并非一件坏事。现在看来,马谡并非一个合适的将军,而是一个卓越的谋士。所以说,诸葛亮信任马谡并没有错,只是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算是用人失误,五次北伐失败可不是一个马谡就可以决定的了的。
另外,诸葛亮不应该娶黄月英?
诸葛亮在当时是美男子,但是他娶的老婆却很丑。有人说,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大错误,应该找一美若貂蝉的女子与之相配,娶了黄月英还留下一世“差评”,开了个坏头,好不划算。
其实,先不说黄月英是否难看,且说她的出身。黄月英可是黄承彦的女儿,而黄承彦是当时的名士,跟当时很多的名人关系都很好,甚至还跟刘表也是连襟关系。另外,黄月英的舅舅是东汉末年的荆州名将蔡瑁。诸葛亮答应娶长相丑陋的黄夫人为妻,自然多了岳丈可以依靠,这其中关系不言而喻。
刘备之所以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因为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力举荐,而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的原因还是他从当地一些名士中得知诸葛亮的“高明”。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在当地出名的呢?仔细想想其中有很多深意。
再者,有史料记载,黄月英才能很高,并不低于诸葛亮,甚至当地民间还认为黄月英温柔贤惠,聪明伶俐,是一位楷模。
所以说,诸葛亮能够娶到黄月英是一福气,并非是错误的决定,甚至黄月英长相丑陋也并不一定是实情,有可能是小说故事故意夸大,编写而来。另外,黄家家境优越,即使相貌不如人意,靠衣装打扮,也可以化解不少,必定不会寒酸。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和刘备、刘禅奉献了全部的心血和才能,后人评价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刘备在蜀汉站稳脚跟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与曹魏势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说:
说难听点,他(诸葛亮)就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且不说诸葛亮的能力到底是高还是低,就说后来的五次执着北伐,给蜀地也带来了不少战争压力。可是宿命也好、时运也好,入蜀地之后的诸葛亮胜少,难多,身体都被熬的吃不消。所以,易中天老师的这几句评价也并非毫无道理,反而显得挺透彻:诸葛亮并非神人,他已经尽力了,靠一己之力一统中原?孔明哪有那么大能耐。
人总会有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可是诸葛亮的人生轨迹并非全是因为自己的抉择而决定的。刘备去世后,蜀地虽然稳定,但已有颓势,再加上北伐无功而返,这让诸葛亮有了“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懊悔和不甘。可是,天下局势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的才能而改变,而是因为无数人的行为选择而微妙变化的。
三国势力的不断变更决定了蜀汉最终的结局,曹魏可以笑到最后,也并非全部是因为曹操或者司马懿一个人的功劳,诸葛亮也没有逆天改命的能力,一切都是大势所趋,时事弄人罢了。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