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在对外战争方面却比不上他的父亲。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意义上讲主要把中原故地收复来就可以算是大一统王朝,这么一来北宋还可以说是个大一统朝代。然而北宋一百六十多年,也没有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在是一大遗憾。辽宋之间就领土而言爆发了许多军事战争,最有名的当属宋太宗时期的北伐。由于部署不当导致军队大幅度溃败,自个大腿上中了一箭,北宋君主被打的落荒而逃。这在古代历史上是少有的,唐宋元明清这么多太宗,最弱的当属宋太宗。宋朝终其三百多年,之所以被人所诟病主要还是对外战争。下面来说说宋真宗的故事。
011:以庶子身份继承皇位,发展经济等政策,勉强算得上守成之主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社会,尊崇的都是嫡长子继承。皇后所生的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况且他还有一个哥哥叫赵元佐,为赵恒的大哥。
宋真宗的继位说实话事出偶然,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他的继位在历史上存在争议,有人说他通过谋害大哥才当上的皇帝。对外还美其名曰:“大哥驾崩,临终前选择兄终弟及的制度。”
古代稍微有点头脑的政治家脑子里面都充满了自个的私心,古代政治斗争屡见不鲜。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赵光义不得不说有一定的政治魄力。按照兄终弟及的制度,赵光义死之后应该是他的弟弟赵廷美继位。
他却想方设法要谋害他,唯一的弟弟也被他谋害致死。皇位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时候赵恒的大哥赵元佐得知叔父赵廷美死后,突然疯掉了。老二又是因为疾病突发暴病身亡,按照宋朝的制度理应宋真宗赵恒当皇帝。
他当上皇帝后不久,也勤于政事。政治方面每当碰上国家出现大规模灾荒,就减免百姓的赋税,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经济方面重视农桑等政策,户口增加到416万户。到了宋真宗执政后期,户口翻了两倍。
022:澶渊之盟的签订维持了近一百年的和平,辽宋为兄弟之国,需交保护费
北宋自从宋太宗时期的北伐失败后,对辽帝国就一直存在阴影。慢慢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反过来看辽国看到北宋好欺负,经常无故在边境中挑事。从太祖到辽圣宗时代,国力逐渐增强。
草原民族崇尚武力征服,对于这么一个中原大国,早就垂涎已久。自从咸平二年开始,辽军在北宋境内接二连三的烧杀抢掠,屠杀百姓。给边境上的百姓带来了无限的灾难,虽然宋军进行过顽强抵抗。可面对机动性强的辽军来说,一切都没作用。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大宋宫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大辽萧太后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为了让辽帝国迅速发展起来,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景德元年秋天,辽圣宗耶律隆绪跟他的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燕燕带着20万军队南下,一度攻打到了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
澶州距离北宋首都开封近在咫尺,警报声一响,朝野上下一片惊慌。有人主张迁都到现在的江苏南京,还有人建议迁都四川。刚担任宰相一月的寇准坚决说道:“绝对不能迁都,如果谁再提迁都的事情就应该被斩首。”
宋真宗继续问:“爱卿,你还有什么办法?”寇准说办法也不是没有,如果皇帝你亲自出征,士气大振对国家只有好处。赵恒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慢慢每日告急的军报不断送到京城,寇准有意扣留下来。
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再把它一起呈交给皇帝。这个时候皇帝心想:“咬咬牙坚持下去,一行人动身前去澶州。”宋真宗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帮助下,到达了澶州附近。果不其然,宋军一看皇帝亲自来了士气大振。
辽军大将一度被射杀,这个时候萧太后就动了议和的心思。她让北宋降将王继忠传达议和的想法给北宋朝廷,这个时候朝廷同样派出了一个叫曹利用的人出使辽营。出发前夕,宰相寇准叮嘱道:“你小子如果超过30万两白银,我要你的人头。“
战争明明北宋占优势,赵恒对使者曹利用说道:‘实在不行一百万两也不是不可以。”经过曹利用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
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每年按时缴纳十万两白银,20万两岁币。等到曹利用回到大营的时候,皇帝急切问道:”是多少?“曹竖起了三个手指头,赵恒大吃一惊以为是300万两。坦言太多了,心想能够解决这个边境问题也值得。
当了解只花了三十万的时候心花怒放,对曹利用加以赏赐。
033:封禅之事劳民伤财,跟秦皇汉武相比完全不够格
通过以上的分析足可以看出赵恒这个人不能成大事,明明自己占优势还要签订这条约。晚年他所作的一件事情,更是让他离明君遥遥无期。根据史料记载,他是最后一个完成泰山封禅的皇帝。
远古时代便举行过封禅大典,我们的秦皇汉武更不能除外。宋真宗是什么人?他通过泰山封禅无非想证明自个是称职的好皇帝,其实他这完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元明清的大部分皇帝都比宋真宗强,其中还出现一些类似于元世祖,明成祖,清圣祖那样杰出的皇帝。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到泰山封禅?
元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政治中心在北京,遥控指挥全国。根本不需要去泰山封禅,完成自欺欺人的把戏;明朝之前的首都在南京,后来迁都到了北京。据说朱元璋有迁都西安的想法,由于太子之死让这想法未能实现。
清代也是如此,他们主要活动的政治中心都在北京。时代也不一样,打仗是按实力说话,并不是通过封禅能够解决的问题。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暴卒于衡州(今湖南衡阳),时年56岁。这位宋太宗八世孙、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的宗室宰相,在“绍熙内...
宋太宗 2025-09-03 小周后其实没有死?历史迷雾中的另一种可能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卢多逊:功过交织的北宋权相,能否冠以“好官”之名?北宋初年,卢多逊(934—985年)以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为起点,从后周进士起步,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官至宰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位以“...
宋太宗 2025-07-22 王钦若的籍贯考据:从临江新喻到北宋政坛的江南身影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宰相王钦若,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关于他的籍贯,史籍记载却高度一致——这位以“五鬼”之名载入史册的政治家,确凿无疑地出身于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
宋真宗 2025-07-22 丁谓:北宋权臣的功过与历史定位之谜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北宋真宗、仁宗两朝重臣。他以"才高八斗、机敏善辩"著称,却因&quo...
宋真宗 丁谓 2025-07-04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赵士程:南宋宗室情痴的专一婚姻与悲剧人生在南宋的烟雨江南,一段跨越世俗偏见的婚姻,将宗室亲贵赵士程与才女唐婉的命运紧紧缠绕。这位宋太宗玄孙之子的情感抉择,不仅颠覆了当时对再嫁女子的歧视,更以一生未娶的...
宋太宗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