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翻阅清朝史书不难发现,清朝历代皇帝的子嗣数量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康熙、乾隆动辄十几个皇子相比,身处清朝中后期的咸丰仅与当时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的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众所周知,这位同治皇帝6岁开始登基,可19岁便因病早亡了。对于他的死,众说纷纭,有2种说法比较流行:一种是官方记载,死于天花;另一种是野史说法,死于梅毒。

一国之君,帝胄之命,乃“生物之主,兴益之宗”,这些帝王拥有全天下最好的资源,在外人看来是风光无限的职业,崇高的地位,享受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耀待遇。只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皇帝也是普通人,他们往往也承受着形形色色的压力、考验和诱惑。
而这位早逝的同治皇帝,就因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才让自己一度留恋风尘。不曾想,这却成了他短命的重要原因。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当古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时,往往就会背负巨大的家族和社会压力,他们解压的方式除了买醉,便是流连于烟花柳巷之中。普通人如此,可这位同治皇帝的死,竟然也与此有关,不免让人心生疑惑。
01
身为独子,备受荣宠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爱新觉罗·载淳降临,这是咸丰皇帝的第一个皇子。在其之后,咸丰又得了一个小皇子,只是不幸夭折了,也就是说,载淳成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日后的同治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子承父业传承制度之下的封建帝王。
儿子的降临,让咸丰皇帝和还是懿嫔身份的慈禧喜出望外。对于咸丰皇帝而言,有了儿子,就意味着大清的香火不会断;对于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而言,则完美实现人生第一个“三级跳”:由懿嫔被晋封为懿妃、懿贵妃,最终在咸丰死后成为太后。要知道,这个“华丽转身”对慈禧的后半生太重要了。
作为未来的储君,咸丰必须给到儿子最好的教育。咸丰让大学士彭蕴章推举一位儒士进宫授课,彭蕴章推荐了曾经的进士李鸿藻,李鸿藻因此成为了载淳的第一位授业老师。
作为帝师,李鸿藻自然尽心竭力。但不得不承认,载淳没有什么天赋,也不勤奋。咸丰本以为随着孩子长大一点会有所改变,未曾想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早早出了问题。
1861年8月22日,31岁的咸丰皇帝因病而亡,6岁的载淳不得不继承皇位,是为同治皇帝,他是大清的第10位皇帝。
咸丰的离世,对于这位幼帝来说,身为母亲的慈禧自然对其关怀备至,几乎称得上是百依百顺。在这样的环境中,小载淳迷上了蹴鞠和蹶张(弩箭),终日嬉戏玩闹地度过了童年。或许正因如此,同治皇帝的童年倍受宠溺,因此染上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爱好。
咸丰去世后,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正式开启了“垂帘听政”模式。同治皇帝的天资并没有清朝前几位帝王那么好,又没有在父亲的庇护下把潜力挖掘出来,面对权力掌控欲极强的慈禧母后,同治帝不免表现出唯唯诺诺的性格。

我们知道,按照清朝惯例,少帝14岁便可以亲政,但由于慈禧对权力的渴望和把控,直到17岁时,同治皇帝才开始了亲政。只可惜,19岁时,同治皇帝便一命呜呼了。不禁要问,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2
沉迷声色,难抵诱惑
同治皇帝登上皇位没有经历过生死角逐,相比较那些为了皇位不惜兄弟相残的惨痛经历,同治皇帝这个皇位是水到渠成。
可是,这种“顺利”并没有实际意义,很明显,晚清江山都被慈禧一手掌控,所以生活在慈禧阴影里的这个“透明”皇帝,没有任何话语权。那么,同治皇帝究竟为什么会早亡?前文有述,这和他一贯的生活习性分不开。
不管正史还是野史,同治皇帝的死,与他“寻花问柳”有着直接关联,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载淳一开始并没有这个不良嗜好。
自从同治皇帝登基以来的十多年里,由于慈禧掌控朝纲,导致载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朝政,所以他终日里只能和宫女太监们厮混,生活作风更是如江河日下。在一些太监的蛊惑下,年纪轻轻的同治皇帝甚至开始沉迷声色,完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檐醉杂记》中记载,同治有一次又穿着便服跑出去玩,在宣德楼遇见了王庆祺。王庆祺歌唱得非常好听,同治龙颜大悦,就把他提拔上来。作为宠臣,王庆祺不思报效国家,专门搞一些歪门邪道,他偷摸给同治献上一些“少儿不宜”的图册,同治因此受到“启蒙教育”。
因为没有人约束,同治帝渐渐深陷其中。在娶了慈安太后介绍的皇后阿鲁特氏之后,同治皇帝有所收敛,因为阿鲁特氏雍容端庄,文才极佳,皇帝对她十分喜爱,夫妻感情十分融洽。但慈禧却对她十分讨厌。
慈禧认为,作为皇帝,不能独宠皇后,对于那些嫔妃也要“雨露均沾”。其实慈禧这么考虑,有2个原因。一是源于她自己选中的皇后富察氏没能封后,心有不甘;二也是怕慈安太后与同治皇帝联手,渐渐势大。因此,慈禧就不断地强迫儿子去亲近慧妃富察氏,疏远皇后。
有碍于母亲慈禧的威严,同治皇帝整日郁郁寡欢,更激起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叛逆心理。当他与自己的堂兄弟载澄混熟后,事态变得愈发严重。载澄与同治皇帝不同,他不仅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还能够随心所欲地出入烟花柳巷。由于两人年龄相仿,不知天高地厚的载澄经常入宫把宫外的见闻分享给同治皇帝,最终这位“损友”彻底把同治皇帝引上不归路。
不难理解,贵为皇帝,只要他愿意,宫中的佳丽是任他挑选的,可他却偏偏不喜欢在宫中玩乐,可见同治帝作为一个傀儡皇帝的“身心俱疲”。

03
因病早逝,死因成谜
据《清朝野史大观》描述,身为恭亲王的世子,有贝勒之尊的载澄从小就接受过正规教育,文武兼修。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途,反而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太岁,十分迷恋女色,尤其享受混迹于烟花柳巷的感觉。在载澄鼓动下,同治皇帝便开始偷偷溜出紫禁城,找地方发泄苦闷情绪,很快,他依赖上了这样的生活。
朝中群臣知道此事后,昔日的恩师李鸿藻等大臣纷纷上书规劝皇上,同治皇帝不但充耳不闻,反而激起了少帝内心的抵触情绪。他不再去著名的青楼,而是暗自去寻找暗娼解闷。或许就是这样的无节制生活,让他透支了身体,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的死亡。
对于同治皇帝而言,宫外的生活远离了母亲慈禧太后的管控,不管是麻木的还是发自肺腑的,总之是难得的快乐时光,这或许才是他最想要的。再者,他要用自己的行径去对抗慈禧的威逼。只是同治皇帝显然不懂得“色是刮骨刀”的道理,他已深陷温柔乡中而难以自拔。
不论是谁,长此以往,身体自然吃不消,即便贵为九五之尊,也没有办法能够抵御病毒的入侵与肆虐,何况当时的医疗水平极差,即便慈禧当时找来了全国最好的医生,也回天无术。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