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筠(?-960年),初名李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五代时期著名将领。
擅长骑射,骁勇善战。初隶于后唐秦王李从荣,迁控鹤指挥使。进入燕王赵延寿幕中,献策驱逐契丹军队。投靠刘知远,拜博州刺史。追随郭威攻破汴京,成为后周开国功臣,拜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抵御北汉和契丹。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宋,遣使慰谕,兼任中书令。李筠忠于后周,悬挂郭威画像,拒纳闾丘仲卿建议,勾结北汉和李重进发动叛乱,兵败自焚而死。
人物生平
应募从军
李筠(?-960年),初名李荣,避开周世宗名讳,改名。自幼善于骑射,能开百斤硬弓,连发连中。后唐时,应募入伍,隶属于后唐秦王李从荣麾下。后唐末帝清泰初年(934年),迁控鹤指挥使。
后晋出帝开运末年(94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兵攻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灭亡后晋。李筠成为燕王赵延寿的部将,出谋联合晋军诸将击败契丹留守将领耶律解里部队,收复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此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李筠率部投靠,拜为博州刺史(治今山东聊城)。
后汉末年,枢密使郭威出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保举李筠为先锋指挥使,兼北面缘边巡检。后汉乾祐三年( 950年),郭威南向攻打汴京,令李筠与郭崇威随从作战,在留子陂击败后汉大将慕容彦超(刘知远同母异父之弟),建立功勋。
佐命后周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开国称帝,是为后周太祖,评论功劳,拜李筠为昭义军节度使(管辖泽、潞、邢、洺、磁五州,治所在潞州)、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此后数年,后周世宗屡次与北汉构兵。李筠驻守潞州,屡派奇兵击破支援晋阳(北汉首府)的辽军,因功加封兼待中。从显德二年(955年)到显德六年(959年),李筠连年与北汉作战,先后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县)与长清寨等,俘获北汉刺史和大将数百名。后周世宗即位后,因功拜检校太尉。
后周恭帝二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派遣使者加兼中书令,喻示李筠入朝。李筠当时打算拒绝受命,经过左右苦苦劝阻,李筠才迎接使节,安排酒席,奏响音乐,但是,不一会,就取出后周太祖皇帝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壁上,对着画像哭泣不已。李筠的部下看到这个场面,非常恐惧(新王朝建立,如果再继续思念旧王朝的一切,都表示是对新王朝的反对,李筠这样做,实际上是暗示来的使节,他反对赵匡胤),于是告诉使节说:“令公这是喝酒醉了,才这样做。希望你不要介意”。
密谋反宋
李筠表面归附宋朝,实际上一心准备伐宋以报答后周。北汉皇帝刘钧听说这件事后,秘密派人用蜡丸藏的书信约定李筠,准备同时出动军队攻击北宋。李筠的大儿子李守节哭着劝说李筠不要这样做,李筠不听。
赵匡胤知道后,亲自写信安慰李筠,且并提拔李守节为皇城使。李筠借这个机会,派李守节到朝廷察看政府的动向,李守节到达汴京后,赵匡胤在接见他的时候说:“太子,你怎么会来这里?”李守节十分惊讶,用头撞击地面,说道:“陛下怎么会说我是太子?这肯定是有坏人陷害我和我父亲!。”赵匡胤说:“我听说你几次劝你的父亲服从朝廷,可是,你的父亲不听,所以派你来朝廷,是想我杀掉你。你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我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你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我已经做了皇帝,你怎么就不能稍微让我一点呢?”。李守节飞马回到潞州,把这些话告诉李筠,李筠于是让部下撰写布告指控赵匡胤谋夺帝位的罪状。
联合北汉
建隆元年(960年)4月14日,李筠逮捕监军周光逊,派遣牙将刘继冲等人把周光逊送到北汉,并请求援助。派遣军队袭击泽州,杀掉刺史张福,占领泽州。
府中从事闾丘仲卿建议:“你以一支军队起兵反抗大宋王朝,形势非常危险。虽然北汉答应支援,但是也得不到太多的帮助。大梁的军队强大,和他们交战,恐怕失败。不如西下太行山,直接抵达怀州、孟州(河南省孟县),堵塞虎牢关,占领洛邑,然后再向东方夺取天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李筠说:“我是周朝的老一辈将领,和世宗皇帝柴荣如同兄弟,皇宫禁卫军的官兵,都是我很熟悉的人。一旦听说我军到了,肯定会响应我的行动,不要担心不会成功”。没有采纳闾丘仲卿的建议。
刘均派遣内园使李弼携带诏书、金银绸缎、良马赏赐给李筠,李筠随即派遣刘继冲到晋阳,请求刘均出动军队南下,自己为前锋。刘均又同样通知辽朝,可是辽朝的军队还没有集结,无法出兵。刘继冲告诉刘均,李筠希望不要辽朝的帮助。刘均立即举行阅兵式,发动全国的军队。准备从团柏谷南下攻击北宋。北汉的官员在汾水河边设宴饯行,左仆射赵华劝告北汉王朝皇帝刘均说:“李筠这个人,做事情非常轻率,对宋朝的军事行动,我估计一定不能成功,可是陛下您却发动全国的力量支持,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刘均没有接受。
刘均和率领北汉军到达太平驿,李筠亲自迎接,刘均让李筠在赞拜不名,坐的座位在宰相卫融的上面,封他为西平王。可是,李筠看见刘均的仪仗队和卫队人数少,而且懦弱,心里面很后悔和这样的国家结盟,又告诉别人说自己深受后周的恩惠,不忍心辜负后周王朝。但是,北汉和后周世仇,刘均听到李筠的这些话,也不高兴。李筠即将回到潞州,刘均派遣宣徽使卢赞作为李筠的监军官,李筠更加不高兴。卢赞有次面见李筠,和他商量事情,李筠对他不理不睬,卢赞很生气,一甩衣袖就离开。刘均听到卢赞和李筠之间有矛盾,于是派遣卫融到军营中调解。
兵败自焚
李筠留下李守节守卫上党,而自己率兵南征。不料赵匡胤已抢先一步,派遣大将石守信和慕容延钊等两路出兵夹击李筠,慕荣延钊北出泽州高平县(今山西晋城市高平),首战打败李筠的军队,斩获三千人。紧接着,赵匡胤御驾亲征,同石守信等会师,在泽州城以南打败李筠的三万主力部队。李筠被迫北还,坚守泽州。赵匡胤亲自督战,攻下泽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
宋军乘胜转攻潞州,李守节无力抗击,举城投降,晋南叛乱遂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辉煌与繁荣著称,然而,每一个朝代都有其兴衰更替,唐朝也不例外。在唐朝的尾声,出现了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唐哀帝李柷。一、早年生活...
李柷 2025-03-11 五代十国的开端与朱温的崛起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和政治动荡的时期,它的开始标志着唐朝的衰落和分裂。这一时期的序幕拉开于公元907年,当时唐朝的权臣朱温废黜了末代唐帝李柷,自立为帝,建立了后梁,从而...
李柷 朱温 2024-04-12 唐哀帝退位之谜:一段承载爱情与权力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有许多皇帝因为各种原因被迫退位。其中,唐哀帝李柷的退位尤为引人注目。他在退位后第二年就去世了,那么是谁逼迫他退位的呢?...
李柷 2024-01-26 唐代末位皇帝唐哀帝李柷: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悲剧人物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然而在唐朝末年,却出现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悲剧人物——唐哀帝李柷。本文将以唐哀宗个人生平简介为核心,探讨这位末代皇帝的一生。...
李柷 2024-01-10 李柷是谁?他为什么要叫唐哀帝?标题:李柷为什么要叫唐哀帝——历史的反思 首段: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的名字被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唐哀帝”,这背后...
李柷 2023-06-27 唐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昏君还是明君?标题:唐哀帝是昏君还是明君——历史的反思 首段: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唐哀帝”,有人认为他是昏君,有人则认为他是明君。那么,...
李柷 2023-06-27 唐哀帝李柷正确读音是什么?怎么读?标题:唐哀帝李柷怎么读——历史的反思 首段: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唐哀帝”,有人认为他是昏君,有人则认为他是明君。那么,唐哀...
李柷 2023-06-27 唐哀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叫唐哀宗?标题:唐哀帝为什么不叫唐哀宗——历史的反思 首段: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唐哀帝”,有人认为他应该被尊称为“唐哀宗”。那么,为...
李柷 2023-06-27 唐哀帝有后代吗?他们都去了哪里?标题:唐哀帝有后代吗——历史的反思 首段: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备受争议。他被称为“唐哀帝”,有人认为他没有后代,有人则认为他有后代。那么,唐哀...
李柷 2023-06-27 古代交通不便出门十分麻烦 古人出门费用很贵吗对古代交通不便,那么,出行费贵不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李柷,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柷 2022-10-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