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变法是战国时期申不害在韩国进行的一些列改革,使韩国百姓的生活逐渐变得富裕,但这一改革却没能使韩国长久的强盛下去,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战国的历史上,韩国相对于齐、秦等大国来说,相对要弱小一些。可即便如此,韩国能够在战国这个混乱的时代生存下去,同韩国君主臣子的治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历史上著名的“申不害变法”,更是将韩国的国势,一度推上了鼎盛。根据史料的相关记载“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由此可见,“申不害变法”对于处在战乱不断时代的韩国来说,有着很现实的历史意义。
作为法家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申不害主掌韩政的岁月中,韩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知道的是,处在中原地区的韩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四战之地的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弱小的韩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要尝试依附于强大的魏国而存在。而也就是在“申不害变法”之后,韩国的国力才名副其实的开始跻身于七雄的行列。可是,韩国的强盛并没有太长的时间,在申不害死后,韩国则又重新回到了过去的老路上。那么,战国历史上的“申不害变法”,为何没能使韩国长久的强盛下去?
首先,说到战国时期的韩国,我们便不得不提到韩国在地缘上的巨大缺憾,因为正是地缘上的缺憾,使得韩国注定不会长久的强盛下去。同魏国一样的四战之地,自然不必多说。而四战之地仅是地缘上的一个宽泛的总结,实际上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缘环境,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恶劣。战国的韩国,疆域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部分为上党地区,第二部分为宜阳一带,第三部分则为灭郑后的新郑地区。这个时候我们便能发现,韩国的国土,呈一个狭长的形状,战国初期的魏国一度形成了东西夹击韩国的态势。尤其是,韩国同上党地区的联系,很容易便被切断。
同时,韩国所拥有的地域,虽然皆为险要的地区,但是山地的众多,使得韩国的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于战国的大国,并不占据任何优势。同时,上党地区同新郑的联系并不紧密,使得上党更像是一个孤悬于外的存在。历史上秦取上党,仅是切断了新郑同上党的联系便已经做到。因为,如果韩国大军北上救援上党的话,秦军则会兵锋直指韩都新郑。由此可见,地缘战略上的始终被动,使得韩国根本不具备一个强国的根基,正是这样的情况下,“申不害变法”并不能有效根治韩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劣势。
当然,韩国无法持续的强盛,同“申不害变法”本身,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不同于“商鞅变法”从本质上又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迈进,“申不害变法”并没有触及变法的根本。在申不害执韩政期间,所讲求的同秦国的讲求法度并不一样,而是讲求“术变”。这个“术变”而是以权术的方式,提升君子的威信,以此来制衡群臣。并且,通过术治的方式,达到选贤举能的方式。这样的情况,虽然使得韩国在短时间内强盛了起来,但是随着君主与申不害的离世,因为未能触及根本,使得这场变法最终无疾而终。
反观“商鞅变法”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涉及的基本层面,即便秦孝公、商鞅离世。秦国的变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并且,因为地缘战略上的强势,使得秦国能够用相当长的时间,来沉淀变法的成果,而韩国却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战国历史上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完全可以当做是韩国的一次的“昙花一现”。因为,“申不害变法”虽然使得韩国在短时间内,国势得以增强,但并没有使韩国得以长期的强盛下去。而也就是“申不害变法”之后,韩国则又重新走回了过去的老路。
嬴驷,即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早年车裂商鞅巩固权力,中年任用张仪连横破纵,晚年却陷入精神崩溃、身体衰败的悲惨境地,最终英年早逝。这位曾...
张仪 商鞅 2025-09-03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商鞅变法:历史天平上的功过评说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由卫国入秦的商鞅主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核心,将秦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赢驷车裂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国家。然而,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新君赢驷下令车裂,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赢驷车裂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商鞅:功臣与罪人的双重镜像——从历史评价与制度变革看其历史定位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作为战国时期最富争议的改革家,其变法使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却也因严刑峻法与激进手段被后世斥为“刻薄寡恩”。这种矛盾...
商鞅 2025-07-29 战国七雄:除秦之外,谁执牛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兼并战争与制度变革交织的时期。七雄之中,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地理屏障与持续的人才战略,最终完成统一大...
商鞅 2025-07-29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了:多维视角下的历史必然性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从边陲弱国到战国霸主的蜕变。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不仅重塑了秦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更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其...
商鞅 2025-07-28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 商鞅的老师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多元解读商鞅,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其变法图强的壮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老师究竟是谁,却如同一团迷雾,至今仍笼罩在历史学家的争...
商鞅 2025-07-21 嬴驷诛杀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抉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溘然长逝,其子嬴驷即位后迅速下令逮捕商鞅,最终以谋反罪名将其车裂于市。这场震动秦国的政治风暴,表面是君臣反目,实则是新兴法家集团与旧...
商鞅 秦孝公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