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哪怕一个不懂历史的人,也能凭借常识,判断出皇帝身边的宠臣应该善始善终这件事,可这个常识在雍正继位后就被打破了,因为康熙刚驾崩没多久,他就处死了父亲身边,兢兢业业工作了六十年的心腹,那么,被处死之人是谁,雍正又为何要这么做呢?
01九子夺嫡的胜者
康熙在位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他头疼的大事,他的儿子们为了皇位,手足相残,最让他痛苦的是,他对此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因为如果出手阻止,到时候推举不出来一个人做皇帝,自己死后清朝就可能会面临分裂的危险,这段历史也被后世之人称之为“九子夺嫡事件”。
九子夺嫡并非意味着康熙只有九个儿子,实际上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只是其他的儿子都认为自己实力不够,没有参与到夺嫡事件中来。在这九个儿子当中,共分出了三个阵营,他们分别是以皇太子为首的太子党、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
其中,最强大的要数八爷党,九位皇子中它就占了四人,此外还有满朝文武官员的支持,是当时最有希望夺得皇位的派系,最弱小的就是四爷党了,四皇子胤禛原本没有想夺取皇位,他只是想依附在太子手底下效力,可太子被废后,他也因过去参与夺嫡这件事儿而不得不被卷入旋涡当中。
众所周知,康熙过后的清朝皇帝正是雍正胤禛,那么他是怎么获取夺嫡的胜利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简单的“人性”二字。
胤禛知道,无论这些皇子们怎么争斗,到最后还得是康熙皇帝拍板才能继位,所以与其互相争斗,不如讨好父亲。为了讨好康熙,胤禛特意把自己打扮成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进而使得他在康熙眼中,成为了为数不多,不愿意手足相残的儿子之一。
不过仅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因为除了参与夺嫡的九个儿子以外,康熙的其他儿子也都是与世无争的模样。为了让父亲能对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胤禛特意找了个机会,把儿子弘历带到了康熙面前,据史料记载,这是康熙为数不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有母凭子贵的说法,到了胤禛这里,就变成了父凭子贵。
最后,再加上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位大臣的支持,胤禛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后来的雍正皇帝,他一继位就一改韬光养晦、与世无争的形象,后来的日子里,剩下的八位皇子死的死废的废,一个都没能逃过他的利爪。
02父亲的宠臣
雍正刚继位,还不懂得如何做皇帝,他之所以能除掉其他几位皇子,靠的是父亲诸位旧臣的帮助,而在这些旧臣当中,对雍正帮助最大的,还得数太监赵昌。
赵昌是康熙儿时的小伙伴,从康熙八岁登基那年起,他就一直跟随在康熙身边,承担着配康熙玩耍、读书以及照顾康熙起居的责任。据很多当时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所说,赵昌是一个十分合格的仆从,他心思细腻,处处都能为康熙着想,由此可见,赵昌能得到康熙的宠爱,并非全靠儿时的感情。
作为康熙最信任的人,赵昌平日里的工作可谓十分繁忙,不仅整个后宫都要由他管理,就连很多政务方面的问题,皇帝有时候也要交给他去代劳,久而久之,赵昌就成为了皇宫中,皇帝身边的第二号人物,他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所有官员都不敢惹他,生怕他在皇帝面前参自己一本。
赵昌兢兢业业的跟随康熙工作了六十年,直到康熙驾崩,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歇着,新皇雍正继位时,很多朝堂之事,雍正都不能很好的处理,于是他每每都只能找到赵昌帮忙,问赵昌如果是父亲康熙,会怎么处理。
就这样,赵昌从康熙时期康熙身边的红人,摇身一变又成为了雍正时期雍正身边的红人,这种待满朝文武无一不眼红,然而,很快,这些人再也不眼红了,因为雍正继位后没多久,就下令处死了赵昌。
03赵昌的死因
赵昌的死,一方面和雍正本身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则至今充满着疑问。首先说说雍正的性格,从雍正继位就手起刀落处置掉其他几位皇子来看,他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这样的人处死赵昌,似乎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理由即可,而这个理由,就是那充满疑问的另一方面。
皇帝要杀人,一定要有名头的,否则就会被人说成是昏君,进而有丢掉威严的风险,那么赵昌作为跟随康熙六十年的红人,他有什么罪过是不得不被处死的呢?如果按照清朝的法律来说,赵昌根本没有任何罪过,他的死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
赵昌之所以被杀,民间又两种推测,一种是他单纯知道得太多,而另一种则是他对雍正的皇位有威胁。说他知道得太多,这点相信大家很好理解,凭借他的资历,掌握皇宫上下,甚至文武百官的各种消息都是小问题,这种人一旦能为自己所用当然最好,可他偏偏是康熙的宠臣,而不是雍正的宠臣,因此雍正只能痛下杀手。
而第二种说法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当时民间流传着雍正得位不正的故事,说康熙之所以宣布让雍正继位,不是因为康熙选择了雍正,而是雍正篡改了康熙的遗诏,虽然口说无凭,但从雍正杀掉康熙的宠臣赵昌这件事来看,或许赵昌知道其中的内幕。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雍正,你会放心让赵昌活着吗,万一哪天他被其他皇子拾掇起来,将这件事翻案,到时候恐怕不仅自己皇位不保,脑袋都要搬家,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情,只能将当事人灭口。
04结语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昌是康熙时期的宠臣,但却不被雍正所待见,这种事在古代经常发生。不过有句话说的好,人类能从历史上学到的经验是,人类从不会从历史上学经验,赵昌以为自己是康熙身边的宠臣,就丝毫没有危机意识,根本没想过拯救自己,从而大意失生命。
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孝敬宪皇后:无子无宠表象下的帝王敬重与历史地位在清朝雍正朝的后宫中,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常被后世贴上“无子无宠”的标签。然而,透过历史档案与宫廷实录的蛛丝马迹,这位稳居中宫九年的皇后,实则以独特的政治智慧与...
雍正如何继位的 孝敬宪皇后 2025-08-05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 胤祕读音考据:从康熙皇子到汉字本义的深度解析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