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汉傅介子故事,欢迎关注哦。
李白在他的《塞下曲其一》上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意思是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诗中“斩楼兰”的典就是出自《汉书·傅介子传》。

王昌龄在他的《从军行》中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跟李白的《塞下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在他的杜甫《忆昔二首》中说:“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意思是大唐何时才能出现傅介子这样勇猛的人物来以雪国耻,只要国家能灭寇中兴,我个人做不做尚书郎倒没关系。
汉昭帝时期,楼兰等西域国家倒向匈奴,竟杀害使者还掠夺财物。后来傅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出使楼兰、等国,并且设计斩杀楼兰王,为汉朝挽回颜面。当时这些西域国家摇摆不定,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只能选择一边倒向。但楼兰这样的小国竟然都敢违背外交规则,斩杀汉朝使者,这已经触犯了汉昭帝的底线。
西汉时期,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西汉与匈奴一直在争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权。西域诸国有的国弱里小,有的趋炎附势,没有定性,一会倒向匈奴,一会服从西汉,就看匈奴和西汉哪个强大了。
西汉昭帝时期,西域的楼兰、龟兹、大宛等国降匈奴,杀汉使,与西汉为敌。由于山高路远,西域诸国又反复降叛,搞得大汉朝也没下定决心该怎么办才好。西域诸国的这些让人气愤的作为,惹怒了一个勇士,他就是平乐监傅介子。
傅介子豪侠仗义,认为读书无用,大丈夫应当为国杀敌,平叛降乱。傅介子主动请缨,出使大宛,顺便奉旨责问楼兰、龟兹。
傅介子到了楼兰之后,严厉斥责楼兰王安归为何擅自杀掉汉使,并称大军不日将来讨伐。安归被傅介子的气势吓到,连连认错,表示悔过。傅介子随即赶赴龟兹,龟兹王也被傅介子的气势压倒,承认错误,表示与大汉结盟。
傅介子正在龟兹的时候,正好得知匈奴使者也到了龟兹。傅介子,带领随从,杀奔匈奴人住地,斩杀全部匈奴人,并将匈奴使者脑袋割下带回长安,震动西域和长安。

傅介子回到长安后,对当时的权臣说,楼兰、龟兹时降时叛,仅仅责问训斥不足以惩罚他们所犯的错,更不能保证他们臣服,他想再去一趟龟兹,刺杀龟兹王,以威慑西域诸国。
霍光对傅介子的想法很赞成,但是他建议去刺杀楼兰王,因为楼兰更靠近大汉。
傅介子招募了百余名勇士,直奔楼兰而去,但楼兰王安归身边卫士众多,无从下手,便决定智取。
傅介子假装要离开楼兰,对送行的楼兰官员说,我奉天子命来赏赐,你们大王怎么不专门接见,太傲慢了。这些金银财宝我只好送给其他国家了。
楼兰官员见傅介子随身确是带了很多财物,赶紧回报安归。安归起了贪心,连忙专门设宴款待傅介子。傅介子为了将戏做得逼真,拒绝了安归的邀请。这一下,安归着急了,再三来请傅介子,最后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到傅介子营帐中款待。
酒过三巡,傅介子故意将财物露出来给安归看。安归看见无数金银财宝,开心到眩晕,开怀畅饮,喝到酒醉。
傅介子看见时机已到,请安归屏退左右,称有天子密诏。这个时候,安归满脑子都是金银财宝,对傅介子的话是言听计从,立即屏退卫士。
傅介子见计谋成功,便摔碎酒杯,埋伏的勇士听到暗号立即涌出,乱刀砍死安归,枭下安归首级带回长安。
汉昭帝命令将安归首级悬示阙下,以震慑有异心的西域诸国,并封傅介子为义阳侯,以表彰其勇猛机智,为大汉所立不世之功。汉昭帝封新的楼兰王为鄯善王。自此,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再也没有叛汉。
处理好楼兰的事情后,傅介子携带楼兰国王的首级凯旋长安。朝廷里的大官、将军们都佩服傅介子的勇敢、机智,为维护汉王朝的天威,立下了大功。

汉昭帝褒奖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册封傅介子受封义阳侯,刺杀楼兰王的两位壮士者皆补为侍郎。后来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取“善”之意。
其实,傅介子的这场刺杀行动,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我想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肯定也有过千百种的假设,不成功便成仁。以身许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或许,英雄就该如此。
所以,后来的定远侯班超就曾以傅介子为榜样:“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也在西域建立了不世功业,他长驻西域31年,出入之处,莫不宾从,同异俗之心,得远夷之和,探索之路,皆前世所不至,盖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
几百年后的李白、杜甫等大唐诗坛泰斗们,在读到傅介子的故事,也心潮澎湃,纷纷歌颂,留下千古名篇。
李白和杜甫与其说是歌颂傅介子,倒不如说是歌颂一种精神。因为傅介子孤胆英雄、斩楼兰王,代表着一种壮士雪耻的精神,历经安史之乱的几位诗人,目睹大唐为反叛的胡夷所欺,怎能不念傅介子,怎能不怀雪耻之志?尤其是杜甫,他不仅历经安史之乱,还目睹了吐蕃趁安史之乱侵占大唐土地。
如今千年已经过去,当年的英雄依然活在我们心中。能够被后世敬仰、在星空闪耀的人,一定是对时代、民族、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仙”李白与“唐宋八大家”的“缺席”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命题。当我们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八位散文巨匠的名单与李白并列审视时,会发现这一现...
李白 欧阳修 2025-09-24 唐代三李:诗坛星辉的浪漫交响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被后世并称为“唐代三李”。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诗歌造诣的高度概括,更折射出唐代由盛...
李白 李商隐 2025-09-24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高适与李白:盛唐天空下的双星轨迹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