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关羽张飞的地位变迁,可以看出哪些端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有过一句名言,被后人流传至今。一旦有大佬要拉拢下属的时候,就会说出这句名言。这句名言就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名言是当年张飞丢失了徐州,连同刘备的妻子也失陷后,感到羞愧要自杀的时候,刘备为阻止张飞说出来的。不过,这句话是刘备的真心话吗?
一、名言的由来。
在东汉末年的战争中,刘备凭着个人的能力,在北方转战。终于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借着救援徐州的名义,得到了徐州牧陶谦的器重。在陶谦去世时,为了让徐州在虎视眈眈的曹操手下得以保存,陶谦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刘备多次推让不得,只得接受了下来。
刘备因此从一个没有地盘的军事势力,成为盘踞一方的诸侯。可是正当刘备想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他也成为各方势力眼中的猎物。由于刘备没有得到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让他的根据地多次易手。最早一次易手就发生在吕布袭取徐州期间。
吕布在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逃到徐州投奔刘备。刘备想要利用吕布的实力,便把他留在了徐州。谁知道在刘备出兵攻打袁术期间,吕布起兵袭取了徐州。这使得刘备成为了失去根据地的孤军,险些陷入绝境,而这次徐州的守将就是张飞。
刘备在出兵的时候,留下张飞守卫徐州。他针对张飞的缺点,专门叮嘱他不要饮酒误事。张飞答应得很好,可是却因为喝酒打了吕布的丈人曹豹。怀恨在心的曹豹勾引吕布夺取了徐州,张飞也只得仓皇逃走,连刘备的家眷都丢在了徐州,落入吕布之手。
在张飞来见刘备的时候,关羽询问刘备家眷的下落。张飞回答说都失陷在了徐州,引来了关羽的责备。羞愧难当的张飞为此要自杀谢罪。刘备急忙拉住张飞,对张飞说出了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也就是这句名言的由来。
二、刘备说此话的用心。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对张飞说出这句名言呢?这句话其实包含着刘备的三层意思。首先,这句话是刘备的救急的话。因为当时张飞因为羞愧要自杀,刘备为了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就用这句话来为张飞下台阶,来减轻张飞的负罪感。
因为关羽、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在刘备的事业中,对他们两人缺一不可。如果张飞自杀,不但会给刘备的实力带来严重的损害,还会给刘备带来重色轻友的恶名。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不会眼看着张飞自杀。
第二层意思是刘备内心真实的心思。那就是在刘备的眼中,妻子的重要性确实比不上张飞。在史书中对刘备的评价是,刘备颇有汉高祖之风。汉高祖的为人大家都很明白,他的老婆吕雉被项羽抓去,他根本就不管不问。在彭城之战失败的时候,为了逃命,他连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都多次丢下车去。
有了汉高祖的榜样,刘备自然对自己的妻子同意也不看重。为了他争夺天下的野心,那些人都是可以牺牲的。所以当张飞要自杀的时候,刘备情不自禁地就说出了那句名言,这句名言中自然有着他的真实情感。
第三层意思也是做给吕布看的。在当时徐州已经落入吕布的手中,刘备的家眷也成为吕布手中的一个筹码。为了让吕布手中的这个筹码失效,以免吕布用它做文章,刘备就故意采取轻视的态度,让它失去重要性。这样刘备的态度,使得吕布对刘备的家眷失去兴趣,从而达到保护家眷的作用。
事实上,刘备的态度确实让吕布受到了迷惑。在刘备向吕布低头服软后,吕布就给了刘备驻扎的地区,送了粮草,还把刘备的家眷送还了他。正是刘备的态度,让他的家眷安全返回了他的身边。
三、信与不信这句话的后果。
不过刘备的这句名言,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范围。大家在称赞刘备大度的同时,对此也有着一定的疑惑,那就是他自己真的相信这句话,真的也是这样行事的吗?其实,刘备当时的表现就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内心,细心的关羽发现了这一点,而粗心的张飞没有发觉,结果两人后来的仕途也就此发生了变化。
这个表现就是,在张飞说刘备的家眷失陷在徐州的时候,刘备沉默不语。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刘备对他的家眷还是很在意的。他没有当时就用那句名言来宽慰张飞,只是在张飞要自杀的时候,才赶快用这句名言救下了张飞的性命。
这个细节当然被细心的关羽觉察到了。因此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关羽始终守护住刘备的家眷。在下邳被曹军攻陷的情况下,关羽依然不管不顾地要回到下邳。最终关羽人困马乏,被曹军包围在土山之上。在张辽前来劝降的时候,关羽和他约法三章中,专门把优待刘备家眷作为其中一条。
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也时刻保护着刘备的家眷。就这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把刘备的家眷送回到刘备的身边。而相比之下,张飞信了刘备的那句名言,在徐州战败后,就根本不管刘备的家眷,径自去芒砀山落草去了,途中还不忘自己娶了夏侯渊的侄女。
正是关羽不相信刘备的名言,用性命保护了刘备的家眷,结果他成为刘备最信任的人。在刘备的阵营中,关羽位居武将之首,后来被刘备封为唯一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关羽被刘备指派镇守荆州,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方诸侯,在当地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相比关羽而言,张飞这个相信刘备名言的人,地位远远比不上关羽。他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独自带兵打仗的资格。在入川之后,张飞虽然屡立战功,可是在选择镇守汉中的太守时,刘备依然没有任用张飞,而是用了地位在张飞之下的魏延。这其中的滋味,估计张飞应该有所醒悟了吧。
结语: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确实是刘备的名言,不过这只不过是安抚张飞的权宜之计,刘备是否真心相信,只有他自己清楚。结果相信了这句话的张飞,在徐州失陷的时候,连徐州都不回,刘备也不找就自谋生路去了。而不相信这句话的关羽,却始终保护着刘备的家眷,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结果两人原来不相上下的地位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关羽因此成为刘备最信任的人,连荆州都能够放心的全权托付给他。而张飞则虽然在战场上屡建功勋,却在汉中太守的选用上,败给了魏延。这就是两人对那句名言的态度,为自己带来的后果。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