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排在凌烟阁首位凭借的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李渊在位时,封其为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还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无忌力也'';李治即位后,封其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说起凌烟阁,必然会想到唐朝的开国24功臣。本文要说的主人公正是这24位功臣当中文官排名位列第一位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他出身名门望族,世代官宦。他的先祖是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来更姓为长孙氏。他爷爷是北周高官,受封平原公。长孙无忌爸爸叫长孙晟,在隋朝当右骁卫将军,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虽然出生于将门之中,然而他却并不擅长于率兵打仗,由于他博览群书,使得他对于军事上面的一些谋略都还是比较精通。他的父亲去世的比较早,因此,他和他的妹,自小就在他的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也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年龄相近,两个人从小便是要好的朋友,自从他的妹妹嫁给李世民过后,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了。
自太原留守李渊起兵以来,长孙无忌被授封为渭北道行军典签,之后他便随同李世民南征北战,李渊建立唐王朝之后,长孙无忌又被为上党县公。正在这个时候,由于李世民在朝中深得人心,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妒嫉,于是在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企图谋害李世民,但最终没能成功。
李世民问长孙无忌:现在已经出现了危机,下面该怎么办呢?长孙无忌便召来了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一同商议,最后长孙无忌劝说李世民应该要先发制人,抢夺皇位。
随后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时常劝告李世民要赶紧先动手,不然恐日久会生事端。而李世民仍然犹豫不决。由于突厥兵南下犯境,太子李建成便向唐高祖李渊建议调派秦王府的将领前去平定战乱,他想借机架空李世民的底台,然后再侍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自然也不傻,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意识到也只有先下手为强了,于是便与长孙无忌商议后,又会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商议,策划了玄武门政变之事。
在玄武门之变过后不久,李世民便逼得高祖李渊将皇位退让给他,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长孙无忌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功晋封为齐国公,赐封1300户。
后来长孙无忌又担任宰相一职,在长孙无忌任职期间,曾有人私下诋毁他而言他权势过重,而唐太宗李世民则对此并没有在意,他召见长孙无忌时告诉他:我与你之间并没有什么好猜忌的,如果有什么事情相互隐瞒,那么我们君臣之间就不能够好好地沟通了。
玄武门之变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又加封长孙无忌为郡公,到了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又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但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处事小心,他坚决不受,唐太宗则不允他的这种推辞,作了一首《威风赋》来表彰他。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命人将二十四位曾经立有非凡功勋的大臣们的画像画于凌烟阁上,而长孙无忌也因其功勋卓著,劳苦功高而被排在了第一位。
从《唐律疏议》来看,这家伙是一个法学专家,很有本事。对于治国理政来说,法律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即使在当代,很多国家领导人也是法学专业出身的。其中他对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本质、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见识颇具现实意义。又主张''德主刑辅''。在刑法上,主张礼刑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并以儒学为前提,把先秦儒法两家的基本主张融为一体,即将儒家所强调的德化、礼教和法家所强调的政教、刑罚视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次,民族关系上,统治者采取了长孙无忌的谏言,适时攻打东突厥,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安定与统一。在贞观晚期,长孙无忌竭力谏言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改变了唐太宗想要立李泰为太子的初衷。
和当时的很多大臣相比,长孙无忌并不能说是最优秀的,但是为什么他能够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位呢?
首先,长孙无忌的资历是非常老的,和魏征,尉迟恭,程咬金等半道加入李世民阵营的人而言,长孙无忌一开始就直奔李世民而去了。此后他跟着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还直接参与了决定李世民命运和唐朝命运走向的玄武门之变。
其次,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有莫大亲戚关系的,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皇后。凌烟阁是在公元643年建起来的,当时的唐朝太子还是长孙皇后的长子,长孙无忌的外甥李承乾,包括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最爱的儿子李泰都是他的亲外甥。
第三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长孙无忌对李世民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唐太宗该立李治为皇太子,并且把长孙无忌封为太子太师,这可以说是对他的巨大信任,李世民早年间还曾把长孙无忌和黄帝的力牧,齐桓公的管仲。
贞观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而被废除,而剩下的太子人选则就落在了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身上,也就是魏王李泰与晋王李治,当然长孙无忌则极力推崇立晋王李治了为太子。因为他知道李治生性懦弱,没有一点强势,而他也就会继续保障自己的地位。唐太宗知道长孙无忌的心思,他希望贞观政治在他死后能仍然持续下去,于是在临终之际,立李治为太子,是为唐高宗。
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被提升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执掌门下省事。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唐高宗欲立武昭仪为后,而长孙无忌则坚决反对。显庆四年,有人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等人谋反,武昭仪的心腹之臣许敬宗负责追查此事。
韦季方被迫自杀,而许敬宗则借机诬陷长孙无忌,唐高宗免去了长孙无忌的职务,而他的家人则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都说伴君如伴虎,无官一身轻。
''废王立武''的皇后之争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真相仍然是权力斗争。长孙无忌满以为李治还是当年那个小孩,不敢干什么出格的事儿。可是他无论如何没想到李治敢把和他同级别的顾命大臣褚遂良给贬出去。直到褚遂良被贬谪,他才知道自己的权力有多脆弱。
其实长孙无忌的权力一直都是来源于李治,因为皇上是他亲外甥,所以大家都怕他,可是他错把这个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直到最后他才发现,皇帝要办他,只需要薄薄的一纸诏书而已。
褚遂良一走,长孙无忌的阵营就开始崩溃。加上一群妄图上位的如许敬宗,李义府(笑里藏刀的典故来源)等人的补枪,长孙一党很快就被消灭了。
高处不胜寒,处世还须文武之道,当一张一弛。
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皇权暗涌:李治治下王萧之死的权力困局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以“谋行鸩毒”的罪名废黜王皇后与萧淑妃,将二人囚禁于别院。然而,这场宫廷清洗的终局远比史书记载更血腥——武则天在李治尚在世时,便命人将王...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武则天独揽大权之谜:权力博弈下的李治真相在中国古代男权主导的帝制体系中,武则天从才人到皇后,最终登基称帝的历程堪称传奇。这一过程中,唐高宗李治长期被贴上“懦弱无能”的标签,但历史真相远比表面复杂。通过...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