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封建社会没有现在的时间概念,从汉武帝开始皇帝拥有年号。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寓意也很明确。以一己之力从一个放牛娃到王朝的开国皇帝,创造洪大武功的伟大帝王。永乐皇帝也是如此,他一个藩王身份带着八百人通过四年的时间推翻了建文的江山。可能很多人会发现永乐这个年号曾经出现过,但丝毫不影响永乐大帝的宏大理想和政治抱负。他希望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上开创一个辉煌的盛世,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不过在位其一系列暴政,导致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
第一:朱棣灭方孝孺十族,首次开创先例,是暴君,同时励精图治
1:明成祖朱棣历史评价很高,同时毁于参半,方孝孺是典型的例子
清朝人编修的明史当中,对于朱棣给予极其高的评价。“远迈汉唐”是对朱棣在位22年所做出历史功绩的肯定,事实证明这个评价比较客观。也许有人不服气,他的诸多历史功绩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相信很多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觉得他很伟大。与此同时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残酷暴政等恶名也围绕在他身上展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方孝孺,他原本是建文忠臣。只因不肯顺从朱棣,最后被凌迟处死,诛灭十族。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文人。
严格意义讲方孝孺之死并不能完全责怪朱棣,在那个儒家文化昌盛的时代忠君爱国的思想特别突出。不过话说过来,都是朱家人做江山,换谁做都一样。朱棣打进南京城之前姚广孝交代他:“方孝孺断然不能杀,杀了他会绝了读书人的种子。”打进南京城后建文帝不知所踪,让方孝孺草拟登基诏书,而且当着明孝陵朱元璋陵墓的面。方孝孺不断不肯顺从,而且破口大骂。情急之下方孝孺说你诛灭我十族又如何?他的学生好友遭其所害,这场动乱中八百多人牵连进去被杀害。
2:励精图治的还是他,历史功绩明朝皇帝里头首屈一指
提及明朝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什么,“锦衣卫,东厂”等让人不寒而栗,实际上明朝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功绩。比如说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平定安南,建立奴儿干都司等。郑和下西洋一共七次,有六次是在永乐时代完成的。等于说明朝的诸多功绩都是在永乐时代完成的,这么大的功业即使是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也不能跟他相比。其非凡的远见丝毫不亚于汉武帝跟唐太宗,明史对他“远迈汉唐”的评价也实至名归。
3:外国学者对朱棣评价很高,勤政方面朱棣又是拔得头筹
明朝勤政加上能力突出的皇帝只有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英国学者曾经评价朱棣:“他在位8062天,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对外要征战,对内要处理朝政。朝廷规定正月初十到正月二十是国家法定休息日,规定朝中取消宵禁。如果百姓有冤屈需要沉冤得雪的,可以写一道奏疏由通政使司直接呈给皇帝阅览。任何人都有双面性,不能看他做的诸多不好事情,就全盘否定他的历史功绩。
第二:晚年虐杀宫女一案为历史诟病,里面疑点诸多,基本可以否认
1:只有朝鲜史书有记载,明史以及明实录对此没有提及
提及明朝历史,最有权威的当属明史跟明实录。熟悉明朝永乐年间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晚年曾经因为一点琐事杀害无辜的人,导致后宫三千宫女被凌迟处死。据说行刑之前,朱棣都会亲自前去观看。“李朝实录”中记载了这一事情,因此很多人拿朱棣做的这件事情来批判他残暴。明史跟明实录这种官方权威的书籍,丝毫没有记录一点有关这件事情的笔记。一切都是孤证,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2:凌迟的数量太大,三千宫女每个人前去观看,每个人割三千多刀
明朝被判处凌迟酷刑最有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大宦官刘谨,另外一个是明朝末年的名将袁崇焕。每个都是被割了三千多刀,需要考验行刑者的各方面心理素质。史书记载大宦官刘谨整整割了三天,才气绝身亡。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三千多宫女每个人隔三千多刀,一个个观看总共要9000多天才能看完。朱棣才在位22年,按照这个时间推算根本不成立。更何况我们都知道朱棣是一个精力旺盛,勤政有作为的千古明君。
3:永乐狂虐后宫宫女的案件发生在永乐后期,这时朱棣下罪己诏又一疑点
朱棣一生做了那么多大事,永乐十八年朱棣开始迁都北京。历时一年多最终迁都成功,未过多久便发生了北京三大殿被雷电轰击烧毁的现象。这时没多久便爆发了著名的唐赛儿起义,联想到一起最终朱棣下了罪己诏大赦天下。这个时候兴起狂杀宫女的案件史书上肯定有明确记载,之所以没有做出描述,很显然说明这是后世对于朱棣暴政故意抹黑的。
结束语:不吹不黑的说朱棣的确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一代雄主,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推向鼎盛。不过五次远征蒙古后面几次无功而返,劳民伤财未能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仅仅过了20多年后,便爆发了明朝历史上最为耻辱的土木之变。皇帝亲征被俘虏,功过两面看待。总体而言,朱棣也是被黑得最惨的帝王之一。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