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追赵云的真实目的何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在长坂坡之战时,刘备等人在惨败后逃离了战场,有人前来报告说,赵云去投奔曹操了。当时张飞就恼怒万分,要去寻找赵云,还说找到后就一枪刺死他。那么张飞去追寻赵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真的要和赵云相遇交战,并能按照他说的刺死赵云吗?
一、寻找赵云的张飞。
在长坂坡之战时,刘备和张飞杀出重围。在此时刘备身边仅有百余骑跟随,其他人都不知下落。此时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他向刘备报告说,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刘备当时就怒叱道,赵云和自己是故交,岂肯背叛自己。
但是张飞的看法却不一样,他认为现在刘备阵营势穷力尽,赵云也有投奔曹操,去寻求荣华富贵的可能。糜芳有在旁边说自己亲眼看见赵云西去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张飞听后说自己要亲自去找寻赵云,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于是张飞不顾刘备的劝说,带领手下二十余骑来找赵云。
不过我们看张飞去寻找赵云的过程,就会发现是虎头蛇尾的。张飞并不是按照他说的,带领部下冲入曹营,来寻找赵云,而是带领这部下来到长坂桥就停止了行动。他让部下在马尾拴上树枝,在桥东的树林中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张飞本人则立马在长坂桥上,向西观望。
二、嫉恶如仇的张飞。
如果赵云背叛了刘备,张飞是必然要找他寻仇的。张飞此人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他最看重兄弟间的情谊,也同样最仇恨背叛。当年徐州兄弟失散,关羽来到了曹营之中,在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回报曹操的恩义。但是这件事也引发了张飞对他的误会,认为他卖主求荣,不讲信义。
于是在古城相会的时候,张飞面对迎来的关羽举矛便刺。他对关羽大肆兴师问罪,指斥关羽的不义行为。关羽为了表明心意,斩杀了蔡阳,这才解开了这场误会。在得知真相后,张飞方才大哭参拜关羽,与他相认。
对兄弟情义如此看重的张飞,对赵云自然也是一视同仁。赵云在公孙瓒之时就与刘关张相识相知,用关羽的话来说,就如同大家的兄弟一般。如今糜芳言之凿凿,说赵云背叛刘备投奔了曹操,张飞怎么会不火冒三丈呢?正是对赵云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才使得张飞一定要追讨背叛的罪责。
张飞的武艺与赵云不相上下,他没有必杀赵云的能力。但是如同当年对待关羽一般,张飞就算是千难万险,也绝不会放过背信弃义的叛徒。这正是张飞所说的撞见赵云后,一枪刺死他的原因。这虽然是一句气话,但也表达了张飞的心情和誓言。
三、张飞追寻赵云的真实意图。
我们看张飞追寻赵云的过程,这中间就出现一个疑问,既然是张飞要找赵云寻仇,为什么走到长坂桥就不走了?那他找赵云不就成了一句空话,更不要说一枪刺死赵云了。那么,张飞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其实此时的张飞早已经不是古时的张飞了。在张飞来到荆州后,有徐庶、诸葛亮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仅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作为一员成熟的武将,要智勇双全才行。因此,张飞开始学会动脑,形成了粗中有细的性格。在此后的作战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飞多次使用计谋,出奇制胜的军事行动。
在张飞离开刘备去追寻赵云的时候,刘备就多次阻拦。刘备出于对赵云的了解,根本不相信赵云会背叛自己。在正史中说到这件事时,刘备甚至把手中拿着的手戟投向报告人。在张飞离去时,刘备还拿当年关羽的事情提醒张飞,自然会对张飞的心里有所触动。
这样,张飞的这次追寻赵云的举动,就有着特殊的目的。张飞经过思考,也认为赵云背叛刘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张飞认为有必要去探察一番,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张飞的心中,有着两个方案,分别对应为赵云是否投降了曹操。
如果赵云投降了曹操,他肯定会带领曹军跟踪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张飞就有了与赵云交手的机会。在两虎相争的情况下,张飞一定会拼尽全力,和赵云决一生死。在这场决斗中,张飞真的可能有一枪刺死赵云的机会。
如果赵云没有投降曹操,他的行动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虽然张飞不知道赵云的目的,但是他可以肯定赵云的行为对刘备是有利的。他就有帮助赵云断后,保护他脱离战场的义务。这样一来,无论是哪种情况,张飞都要与曹军一战。
这才是张飞在长坂桥停下来的原因。长坂桥地形有利,张飞在设下疑兵,防止曹军强行渡河后,独自镇守桥头。张飞凭借自己的勇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抢先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如果赵云投靠曹操,就在这里与他决一死战,如果赵云没有投靠曹操,撤退而归,张飞就在此接应,为他断后。
事实果如张飞所料,在此后他得到了确切消息,赵云并不是背叛了刘备,而是去就刘备的家眷了。于是张飞便把自己的任务变为接应赵云。在赵云怀抱刘禅冲出重围的时候,张飞伸出援手,救下了处于危难之际的赵云。
在此后,面对曹操的众多名将和大军,张飞在桥头三声大喝,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至此张飞完成了断后的任务,安然返回刘备那里。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看到张飞智勇双全的行为,如果没有他的独断专行,刘备一行人很可能再次遭遇不测。
当时赵云去救刘备家小,并没有向刘备报告。如果没有张飞在长坂桥布置疑兵,预做准备,赵云很难甩开曹军追兵,回到刘备那里。更可怕的是,如果赵云把追兵引到刘备那里,没有准备的刘备一行人就难逃被曹军再次追杀的结果。因此,张飞在长坂桥的行动,与其是说为了追寻赵云,不如说是为了刘备断后,实际上张飞也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结语:
在长坂坡之战时,张飞得知赵云去投奔曹操的消息后,十分生气。他带领手下的二十余名骑兵去追击赵云,还扬言要一枪刺死赵云。其实张飞说的是气话,他对兄弟情义看得很重,自然对背叛的人恨之入骨。不过张飞粗中有细,他在长坂桥停留下来,并没有冲入敌阵。
这是因为张飞对赵云的行动有了预案,相对于惩罚背叛者,大家的安全更为重要。张飞主动担负起断后的任务,如果赵云背叛,就在长坂桥与他决一死战。如果赵云没有背叛,张飞就接应他返回,迎击曹操的追兵。张飞把长坂桥选为战场,先行占据了战场之利。
结果一切没出张飞所料,他解救了赵云,同时也成功完成了断后的任务。这一次张飞虽然犯了拆断桥梁的错误,显得使用计谋有些瑕疵。但也是从此开始,张飞逐渐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将领,在以后的战斗中奇计百出,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童渊三大弟子武力与功业之辨:赵云、张绣、张任的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学体系中,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堪称枪法绝巅,其三位弟子张绣、张任、赵云更以不同维度诠释了"枪王&a...
赵云 2025-09-03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是赵云的师兄吗?——历史迷雾中的师承考辨与人物解构在三国文化的传播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将曹魏名将文聘与蜀汉名将赵云以“师兄弟”关系相联结,甚至衍生出“文聘是赵云二师兄”的民间叙事。然而,当我们穿透野史的迷雾,...
赵云 2025-08-07 潘璋:三国时期的战术大师与争议将领在三国时期的烽火硝烟中,潘璋的名字或许不如关羽、张飞那般如雷贯耳,但他却以独特的战术智慧和争议性的人生轨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潘璋的...
关羽 张飞 2025-06-24 张飞的真正武器:从历史记载到文化符号的嬗变在三国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张飞“丈八蛇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转向《三国志》的史书记载,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浮出水面:这位...
张飞 2025-06-06 虎痴对决燕人:典韦与张飞的武力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力排行榜的永恒争论中,"典韦打得过张飞吗"始终是热门话题。这位曹营"古之恶来"与...
张飞 恶来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