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辨之战是刘备发动的汉中战役的一部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下辨之战,马超和张飞输给了曹洪曹休,很多人都对此十分费解:打曹洪曹休,一个马超就够了,怎么张飞与马超两大高手齐出还没打赢?
张飞马超输给曹洪曹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诸葛亮很清楚却不能对刘备明说:这次战役表明,“隆中对”的构想太过乐观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跟诸葛亮的预测有极大的差距。
在演义小说里,宽宏仁义的帝室之胄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下,指挥五虎上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得曹魏和东吴抱头鼠窜,但实际情况却是刘备集团的精英人才最少、占据地盘最小,刘备的“谋主”徐庶徐元直,拒绝刘备邀请的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都跑到曹操手下当了中层干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纯属虚构,他能在曹魏当御史中丞,就是因为话说得多、说得好。
刘备的高光时刻,是跨有荆益进取汉中,并在消耗战中拖垮了曹操:“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汉中之战以刘备获胜告终,但是在整场汉中战役中,也出现了一些令刘备比较不满意的情况——马超和张飞联手进攻下辨,旷日持久靡费钱粮,结果还打输了:吴兰任夔被杀,张飞马超撤回汉中。
这场下辨之战,在《先主传》和《武帝纪》中的记载基本一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小说里,马超和张飞随便拉出一个就能吊打曹洪,但是两大顶尖高手对付一个曹洪,最后还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这其中原因,诸葛亮应该是知道的,但即使他心知肚明,也不能对刘备说——如果把事情挑明,不但刘备会颜面扫地,自己的“隆中对”,也就成了夸夸其谈。
有人说曹洪击败张飞马超联军,是曹休曹文烈的功劳:“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
在出征前,曹操对曹休说:“你名义上是参谋军事,但实际上有最终决定权,你叔叔曹洪也得听你的!”
曹洪一听曹操这样安排,才知道自己这个统帅实际就是个牌位,也就乐得当甩手掌柜:“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事实证明,曹操的知人之明不在刘备之下,或许还在诸葛亮之上,曹休识破张飞的围点打援计谋,建议曹洪逮住吴兰猛揍。
吴兰当然打不过曹洪曹休,他一败涂地,张飞看取胜的把握不大,也就赶紧撤退了,在撤退途中,张飞马超联军不断被地方武装袭扰,连大将吴兰也被截住杀掉了。
能在正史中留下姓名的,都是重量级武将,张飞马超吴兰任夔四人出征,只跑回去马超张飞二人,刘备这回做了一把赔本买卖。
实事求是地说,张飞马超不但悍勇,而且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也远在曹洪曹休之上,但是这两位“有信布之勇”的“万人敌”还是打输了,这其中原因,还真不是兵马不足和指挥不力,输给了天时地利人和。
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孟子曾经做过精辟阐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演义小说中的刘备当然是一位志诚君子,但是当时的门阀士族乃至寻常百姓显然不这么看。曹操是“奉诏平叛”,刘备是“奉衣带诏讨贼”,但“衣带诏”的最终解释权在大汉天子刘协手里,而刘协又掌握在曹操手里,他完全可以让刘协布告天下:衣带诏纯属伪造,刘备就是叛逆,天下共讨之、人人得而诛之,附逆者诛灭九族!
即使有衣带诏原件,刘备也拿不出来,而当时的百姓只认天子,于是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曹操占据了绝对优势,所以“诸葛四友”中有三人长途跋涉投奔了曹操(等于入朝为官),而且曹操给那些人的官帽,远比刘备能拿出来的大好几倍——汉中之战相持阶段,张飞只是刘备封的征虏将军、新亭侯、巴西太守,马超只是刘备封的平西将军、都亭侯,他原先的“偏将军、都亭侯”官爵,早就在跟曹操打架的时候就被免掉了,而他自封的“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连刘备都不承认。
割据势力自封的两个杂号将军张飞马超,对战的是顶着钦命头衔的谏议大夫、都护将军曹洪和虎豹骑都尉曹休,您说战区世家大族和老百姓会支持谁?
这就是张飞马超面临的窘境:得不到战区民众支持,又不能纵兵抢掠坏了自己的名声,军需物资都需要从汉中乃至成都转运,还要防范沿途大小民团武装的截击,向出奇兵速战速决,计策又被曹休识破,张飞和马超就是再能征惯战足智多谋,也只能含恨接受失败的现实:跟曹军相比,我们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吴兰才会死于非命!
张飞马超面临的困难,刘备集团一直都有,而且直到最后也没有克服,这一点诸葛亮应该是十分清楚的,而这也跟他的“隆中对”描绘的美好前景截然相反。
诸葛亮抬举刘备:“将军既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在东汉末年,“帝室之胄”多如牛毛,根本就不算不上金字招牌——曹魏重要谋士刘晔,家谱比刘备还详实,他不也得给曹操打工?至于思贤如渴,曹操做得好像比刘备还彻底:“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刘备用人的原则是“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而曹操用人,不管你人品如何,只要你有能耐,我就给你高官厚禄。
曹操用人是半夜偷茄子不管老嫩,剜到筐里就是菜,这种千金买马骨的做法,结果是人才如过江之鲫,而刘备杀了张裕和彭羕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杰出人才来投奔了——刘备寄予厚望的孟达、黄权都投入了曹营,说明曹操曹丕比刘备孙权都有吸引力。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设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老百姓有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备没有看到那一天,但是张飞和马超却是感慨良多:“哪有什么箪食壶浆,我们得到的只是冷箭和砖头瓦块!”
张飞马超在下辨之战中显然是没有得到地方武装和战区百姓的支持,军事实力和指挥才能干不过民心向背,张飞马超之败,就败在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如果像项羽处在张飞马超的位置上,也只能无奈叹息:“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
张飞马超输给了曹洪曹休,输得也冤也不冤,读者诸君可以在这里设想一下:如果您处在张飞马超的指挥位置上,能用什么办法打赢下辨之战?
在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的荣耀殿堂中,马超始终是争议最大的存在。这位曾割据凉州、威震关中的枭雄,既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标签被史书诟病,又因“文韬武略过人”的才...
马超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汉中王封爵之谜:赵云为何止步杂号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后称王,对麾下将领进行大规模封赏。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分别被授予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之职,而战功赫赫的赵云...
赵云 马超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