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喜欢文史的读者都知道,宋朝是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宋真宗曾写诗赞扬读书的好处。说白了就是在大宋朝,最好的职业不是做生意赚钱来得快的商人,而是寒窗下勤学苦读的书生。他们参加科举入仕后,能实现人生梦想,有妻子、房子、票子、车子……此文聊聊实行这个政策的缘由和出现的众多大年龄青年的问题。
(一)为啥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宋朝实行重文抑武政策是有缘由的。之前的五代十国,社会动荡不安,皇位更迭频繁,一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才改变了这个局面。因此宋朝历代皇帝都十分反感武臣,忌惮他们有难以估量的杀伤力,动辄就施拳脚动刀枪,稍有不慎就改朝换代。文臣们可就不一样了,喋喋不休很烦人,但手无缚鸡之力,虽然嘴上功夫厉害,相对来说却好控制得多。
因此宋朝是武将建国,文官治国。为了安抚好文官,一律实行高薪,据说任何一个朝代官员的工资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除了工资丰厚外,过年过节还会发福利,遇到特殊的喜庆日子还会发奖金。与此同时,监督惩罚制度也比较宽容,官员犯了错误,能免的免,从轻发落。
“乌台诗案”苏轼在报告中发牢骚差点被杀只是个案,那是有人想报复。官员在某个地方干得不顺心,只要向上级打报告,申请调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基本都会被批准。
那时官员的数量十分庞大,常常是一个职位有两三个人担任,外搭还有后补的,彼此间互相包庇、互相勾结的事时有发生。简而言之,福利待遇好,冗员多,办事效率低。
(二)科考成为男人热捧的职业
既然官员的生活如此潇洒幸福,科考成了天下男人心之向往的热门职业。不管是天生聪慧伶俐机智的学霸类人物,还是耕田农夫茶馆伙计,不少人都头悬梁锥刺骨,苦读三九,勤练三伏,一心想考取功名,入朝做官。俗话说成家立业,在当时那些男人心中是先立业后成家。毕竟能冲过科考这座独木桥的寥寥无几,能上位当官的更是少数,不少人今年没考取明年再考,就这样周而复始一直到考取才罢休。因此不少男人到了中年也未娶妻,社会上出现大量剩男。
挤过科考独木桥,当上官的未婚书生,成为选择女婿人家的抢手货。在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的已婚书生成了负心郎。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读者朋友很熟悉吧,他的哥哥曾布贵为一国宰相,当时也很有名气哦,只是在文学艺术上没有特别的贡献,名声没有兄弟的大。
他的妻子叫魏玩,可以与同时代的李清照比肩,算得上一代才女。
曾布入仕后,整天忙着在官场上打交道,忘了自己还有老婆。以后虽然将妻子接了过来,也很少回家,每天花天酒地,让魏玩守活寡。更为恶劣的是,竟然跟两人的养女发生了私情,魏玩最终郁郁而亡。
陈世美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负心郎的典型代表。历代以他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和戏剧不少。他是宋朝人,起初只是一个穷书生,妻子竭力支持他读书。他成了状元后,隐瞒已婚的事实成为了驸马,最终被包拯铡死。
读者朋友可能说这不是真人真事。但大家知道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时社会中没有这类突出的典型事儿,作者不会凭空想象得出来吧?
(三)嫁女成了沉重的负担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宋朝有女的家庭真格儿是千挑万选女婿。归根结底一句话,当官太太最好。但能在科考发榜时抢到榜上有名的未婚书生当女婿的,毕竟是少数,不甘心的人家只好来年再抢。就这样年复一年,产生的剩女硬是越来越多了。
嫁妆和彩礼是我国古代常见的婚嫁习俗,但据说宋朝以前,先秦根本没有嫁女要嫁妆这回事,汉唐时代有些改变,为了让女儿体面的出嫁,准备一份或多或少的嫁妆。宋朝不仅需要嫁妆,随着剩女的不断增加,花费且越来越大。
只有把女嫁出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哟。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奢华攀比之风盛行的宋朝,水涨船高的嫁妆,不说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就是好些名人也感到吃不消。
大文豪苏轼在日记中写到,宋徽宗初年,他将自家在开封那里的一块好地卖了9400贯,为嫁女置办嫁妆。他苦涩地称为“把家卖了来嫁女”。宋神宗的弟弟杨王赵颢,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几个女儿到了当嫁之年时,当老爸的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也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准备嫁妆,不便找其他人筹款,只好找到当皇帝的哥哥,请求预支俸禄来置办嫁妆。
据说南宋初年,四川华成县令做了一个调查,本县到了婚嫁年纪还没出阁的姑娘有数百人之多。原因就是置办不起昂贵的嫁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口数量是个重要的指标,人口少了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的地方官会勤政谋政,通过摸底测算,规定了嫁妆的限额,男方索要的嫁妆若超过限额要受到经济惩罚。当时福州的地方官下达了嫁妆置办不得超过100贯的限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嫁女难的问题。
科举制度和崇富攀比心理,使宋朝出现了剩男剩女这样一个历史奇观。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始于嫌隙,终于相知:李遵勖与万寿公主的婚姻蜕变史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当科进士李遵勖与宋真宗胞妹万寿公主的联姻,本应是一段佳话,却因容貌差异演变成惊动朝野的风波。这场始于嫌隙的婚姻,在权力、人性与情...
宋真宗 2025-05-20 韩绛:北宋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韩绛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活跃于北宋政坛,历经多朝,留下了诸多值得探寻的足迹。韩绛的生平概述韩绛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
宋真宗 2025-05-07 吕端:北宋“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吕端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大事不糊涂”的特质,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官至宰相,...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4-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