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唐高宗李治跟武则天感情很深,事实上两人之间也有激烈的权力斗争。唐高宗一方面倚重武则天,另一番面又对她有所防范,但他又确实对武则天有一定的感情,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致使养虎成患,为李唐种下了祸根;虽然武则天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武则天参与朝政是有一个过程的。自从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到宫中,武则天的地位就一路飞升,她入宫第二年就被封为二品昭仪,然后很快就开始威胁到王皇后的地位。只过了四年的时间,李治就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古代皇帝废后,是很重大的事情,这不仅仅是皇帝的家事。所以李治废立皇后的行为,引起了很多朝臣的反对,其中包括两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李治仍然力排众议,立武则天为后,可见李治对武则天多么宠爱。
武则天通文史,有治国才能,她总是适时在李治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李治恰巧罹患风疾,病发时头晕目眩,目不能视。于是他就让武则天参与朝政,病情严重时,甚至把很多政务都委托给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个善于弄权的人,她趁机在朝中培植党羽,排斥异己,李治当然会有所觉察。后来李治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他就想收回部分权力,但是武则天又不愿意,于是两口子之间少不了争执摩擦。
帝后之间出了矛盾,最先知道的当然是皇帝身边的人,当时有一个大宦官王伏胜,不太受武则天待见。这个王伏胜就想借这个机会扳倒武则天。武则天喜欢道教,跟宫外的道士郭行真有联系,有时把道士请进宫里。有一天,王伏胜拿着一个木头人呈给李治,说是道士郭行真遗留之物。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相信厌胜之术。所谓厌胜之术,就是为了诅咒或者害死某人,就比着他的形象弄一木头人,然后施行法术。这个木头人酷似李治,李治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看了木头人之后,非常愤怒,想不到自己信任的皇后居然如此歹毒,要把自己置于死地!李治当即召来丞相上官仪,把这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上官仪。上官仪听出了李治的意图,于是说:“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君臣二人于是就商议废后事宜,而且说办就办,李治命上官仪马上起草废后诏书。
提到上官仪,有必要介绍几句。这个上官仪不仅在662年拜相,成为李治朝的百官之首,而且他还是一位诗人,他开创的上官体在诗坛上也是独树一帜。只不过唐朝出的大诗人太多了,之后的李白杜甫光芒万丈,掩住了他的光辉。但上官仪给朝廷写写文告诏书之类,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他成了当时朝廷的一支笔。也正是因为他有这个才能,又是百官领袖,所以废后之事,李治才会找他。
但是武则天可不是凡人,她在朝堂里面有很多耳目,废后之事很快被她知道,她急忙找到李治,一方面为自己申辩,一方面讲述自己为李治生儿育女和操持政务的不易。当然两人具体讲了什么史书并无记载,但我们可以做一下推理。王伏胜所献木人,可以说漏洞百出,诅咒皇帝那是多么机密的事情,怎么可能遗落他人之手?这点小把戏以武则天的智慧,不难戳穿。再说,李治对武则天既有感情,又要仰赖她处理政务,再加上李治优柔寡断,素来耳根子就软,被武则天说服不是太难的事情。两人说来说去,最后弄得李治倒下不来台了,他索性把责任都推给上官仪:“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既然皇上把这事推到上官仪的身上,那就万分好办了。之前曾经发生过废立太子的事情。李治原本立李忠为太子,但是武则天后来做了皇后,又生了儿子李弘,她就利用自己对李治的影响,硬把李忠废掉,立自己三岁的儿子为太子。上官仪原本是李忠的僚属,于是武则天就把废立太子的事硬安在上官仪的身上,说上官仪和王伏胜勾结,图谋不轨。既然有了罪名,下一步就是执法了。上官仪被灭门,家产被抄没,当然还捎带上王伏胜。
幸运的是上官仪的儿媳和刚出生的孙女上官婉儿幸免于难,被打入掖庭当奴隶。而这个上官婉儿,才学不次于他的祖父,后来居然成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负责武周朝的文诰,名重一时,赢得“巾帼宰相”的美誉。后来他还成了唐中宗的皇妃,一边管理内廷,一边负责朝廷文诰,她都快赶上武则天了!不过后来李隆基政变,她最后死于李隆基之手。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