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晋文公是晋国的第二任霸主,在战国时期成为称霸一方的霸主。这位霸主62岁的时候才即位,短短用了五年时间就称霸了一方领土,与晋国之前打下的雄厚基础有关,他的父亲晋献公在位期间,曾经大面积的扩充了国土,他的弟弟晋惠公在位期间也保存了国力。
除此之外,晋文公能够顺利称霸,还是因为善用人才,他从年幼之时就已经有好几个大臣对他为命是从。在称霸之前,更是有一批可信任的忠臣。除此之外,还有周天子的信任有关。有了周天子的正统上的保护,晋文公开拓事业就顺利多了。
一、雄厚的基础
虽然晋文公重耳是在62岁的时候继位的,但是他上位之前,晋国的实力其实是非常雄厚的。他的父亲晋献公在位期间,曾经灭掉了耿国,魏国和霍国,以及后来的虞国,最大程度地扩充了晋国的国土范围。
晋文公在位期间,当时晋国的面积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东接壤齐国,西接壤秦国。他的弟弟晋惠公在位期间,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国力。进后宫虽然对于当时的其他国家来说,名声上并不好,但是对于晋国自己而言是非常好的。
因为他多行不义之事,当年,晋惠公上位还是依仗秦穆公的力量才成功的,晋惠公登上王位之后,也没有兑现与秦国的承诺,保住了秦国的国土。
而且在秦国处于饥荒之时,晋献公还趁机攻打了秦国,崛起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所以在他在位期间,晋国的国库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提高的。所以即便晋文公在62岁的时候才继位,只要他不随意挥霍,保持晋国了实力,他就已经有一半的成功几率了。
二、晋文公善用人才
晋文公从小就喜欢结交士人,他还没有成年之时,就已经有好几个才能出众以及品德高尚的朋友跟随着他了。这几个人一直跟随着他,直到他继位。
晋文公还有一个非常忠心的大臣叫做介子推,寒食节就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特许的。晋文公在外流亡的那些年,介子推忠心耿耿,一直跟随着他。
有一次重耳生病,当时正处饥荒年代,没有食物可以让他充饥,手下的人走投无路不知如何是好时,介子推竟然用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然后煮熟了给重耳吃了下去,重耳慢慢好了起来。
等到重耳回到晋国继位之后,他给所有曾经支持他和帮助他的大臣们封了爵位,给了奖励,可是唯独忘了这个曾经削肉给他吃的介子推。当时介子推的朋友们劝他去晋文公面前领赏,但是介子推是一个高风亮节之人,他不希望自己去邀功。
其实当时介子推生活的并不好,他的朋友看不下去了,就主动去晋文公面前说起当年,晋文公才记起这位曾经救他性命的大臣。于是亲自跑去了晋文公的门诊面前探望,谁知道介子推已经背着他的老母到了深山老林休养去了。
晋文公不甘心,于是带着人进山,但是那座山非常的陡峭,一般人上不去,手下就给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四面烧山,这样介子推无路可走就会主动下山。
但是这样做会危及到介子推的性命,所以他命人三面烧山,留一个口让介子推下来。谁料其中有小人作梗,竟然四面烧山,介子推无路可走,这场山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才被灭了下来,等到他们上山之后才发现介子推于老母亲紧紧相依在一起,只剩下了一堆尸骨。
晋文公非常的伤心,这位大臣对自己忠心耿耿,自己不仅忘了他的贡献,而且竟然杀死了他。这件事成了他一辈子的伤痛,为了纪念介子推,他成立了寒食节。
寒食节的这几天,百姓和官员都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寒食,好让介子推找到回家的路。像介子推这样的忠臣,晋文公身边有很多,他不仅重用他们,而且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所以晋文公成功的原因也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
三、周天子的支持
春秋战国时期顺延了周朝的天子制度。虽然礼崩乐坏,但是在法律上还是依附于天子的。如果晋文公取得了周天子的认可与支持,那么晋国的势力范围会进一步的扩大。
所以晋文公想方设法想要得到周襄王的支持,有一次他得到一个消息,周襄王正驻扎在黄河的边上,而秦国的军队正想要把周襄王送回京都。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如果能够抢在秦国前面,把周襄王安稳的送回老家,那么晋文公就能够在周襄王面前邀功,这样他离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虽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人情世故上是有悖常理的。
秦国的君主是辅佐晋文公上位的人,虽然可能倾国心思不纯,想要吞并晋国,但是好歹也是帮助过晋文公的人,如果想要在秦王的手中夺走周襄王的美差,那么于情于理都是不合理的。
正当晋文公犹豫之际,他手下的大臣赵衰一番话说服了他:“你在外漂泊多年,到了如今这个年龄才重回晋国,为的不就是统一大业吗?我们祖上与周天子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守护周天子是我们的使命,如果这次机会被秦国霸占了,那么称霸天下的伟业很难就实现了!”
晋文公思前想后,支持赵衰的想法,愿意出兵一事,于是在第二年的3月份,他就出兵包围了周襄王所在的阳樊,刺杀了王子带,把天子安稳的送回京都。
这样一来,周襄王对于晋文公的信任就大大增强了,因为在很久之前除了齐桓公对天子忠心不二之外,就没有哪个称霸的大臣这么做过。周襄王为了奖励晋文公,分给了他好几个城池。
四、总结
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很有雄心,他出兵收复了周围的好多个小国,大大扩充了晋国的面积。虽然晋惠公总是行不仁不义之事,但是从国家层面讲,还是保存着晋国实力的。
所以晋文公上位之前,就已经有了大好的基础,短短用五年时间就能称霸,也不是没有可能。晋文公之所以在62岁的时候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善用人才。
以介子推为代表的这批大臣对晋文公忠心耿耿,晋文公也没有辜负他们,礼贤下士,一片均呈祥和的气象。他能够在短时间内称霸,这些大臣们就是他的结实的臂膀。
晋文公虽然是割据一方的宗主,但是从正统上来讲它还是周天子的臣子。所以他抢在秦国的前面把周天子保护起来,这样他在统一霸业的路上就顺风顺水了。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践土会盟:读音背后的春秋霸业密码“践土会盟”四字,既承载着历史事件的厚重感,又暗含着汉语音韵的精妙性。其正确读音为jiàn tǔ huì méng,每个音节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春秋时期晋文公称...
晋文公 2025-08-01 晋悼公与晋文公:跨越百年的祖孙霸业传承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版图上,晋国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霸业雄踞中原,而晋文公与晋悼公两位君主,恰似镶嵌在晋国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明珠,以祖孙关系串联起晋国...
晋文公 2025-07-18 践土会盟:春秋霸权的巅峰仪式与周礼体系的最后余晖公元前632年夏,河南原阳西南的践土平原上,晋文公重耳以盟主身份召集齐、鲁、宋、蔡等八国诸侯歃血为盟。这场被后世称为“践土会盟”的盛典,不仅标志着晋国取代齐国成...
晋文公 2025-07-15 践土之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下的权力游戏与春秋秩序重构公元前632年夏,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的黄土高台上,晋文公重耳身着玄色冕服,接受周襄王授予的“侯伯”金册。这场看似尊王攘夷的礼仪盛典,实则是春秋霸权更迭的转折...
晋文公 周襄王 2025-06-27 晋国:春秋时代的超级霸主与战略引擎在春秋五霸的璀璨星河中,晋国犹如超新星般闪耀。自晋文公城濮之战奠定霸业,至三家分晋终结春秋,这个横跨黄河中游的巨型诸侯国,始终以“战车千乘”“带甲百万”的雄姿主...
晋文公 2025-06-20 狐偃读音考辨与历史人物探微:从音韵到春秋霸业的智慧符号在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狐偃”这个名字如同一枚青铜鼎纹,既承载着晋国霸业的密码,也暗含着汉语音韵的奥秘。作为晋文公重耳的舅舅与首席谋士,狐偃(hú yǎn)的...
晋文公 2025-06-19 晋悼公与晋文公:双峰并峙的霸业传奇在春秋时期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晋国两位君主晋悼公与晋文公犹如双子星座,以各自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晋国的霸主之路。前者以雷霆手段实现中兴,后者以大器晚成开创霸业,二人虽...
晋文公 2025-06-19 践土会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与春秋秩序的重构践土会盟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主持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诸侯盟会。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后,联合齐、宋、鲁、蔡、郑、卫、莒等国,于践土(今河南原...
晋文公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