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子仪,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郭子仪功勋卓著,郭子仪在讨赏的时候,郭子仪为什么不要高官只要6个大美女?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少年将军,如罗成,周瑜,霍去病等。他们在年轻时就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值得令人敬佩。可在中国也有许多老年将军,如黄忠,李克用等。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郭子仪也是这样一位老将。他在年轻时便有勇有为,进入老年时,更是凭一己之力挽尽大唐王朝危局。
01
称赞郭子仪是大唐王朝的续命者,一点也不为过。在《新唐书》中记载,在安史之乱时,唐王朝大军被乱军击败,全仰仗郭子仪保卫皇帝,击败敌军。不仅如此在政府军惧怕叛军力量时,郭子仪和他的大军没有后退,反而英勇上前与安史联军战斗。他积极召唤手下大军,号召士兵就算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会放弃。
郭子仪不仅能征善战,还有容人之量。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朝廷武将重臣。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因平叛有功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惧怕郭子仪刁难于自己,便想与他划清界限。这使大唐王朝需要一位像郭子仪一样的大将去讨伐河北,而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起初李光弼认为郭子仪没安好心,是想借刀杀人。
在临行前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我一条命是不值得珍惜的,恳请你放过我的妻子儿女。郭子仪说这是什么话?你我同朝为臣,英雄相惜。我器重你,尊重你的为人才推荐你平定河北,哪里还有什么私人恩怨呢?李光弼听后纳头便拜,从此和郭子仪成为了好兄弟。
虽然老将军年事已高,但却有一片爱国之心。老将军征战沙场,给周围的少数民族部落留下深刻印象。周围少数民族部落也因为惧怕郭子仪而不敢反叛唐王朝。李家皇族也对郭子仪十分器重,皇帝每次会见外臣时,都要夸赞郭子仪对国家的功劳。在郭子仪去世的时候,皇帝表现的非常痛苦。《新唐书》记载,皇上为纪念郭子仪连续5天不上朝。带领百官前往郭子仪灵棚吊唁。郭子仪丧葬一切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并且在他的下葬仪式上,皇帝和百官都痛哭流涕,显得十分舍不得他。郭子仪作为臣子能够受皇帝如此优待,也体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
02
功劳过高一定会受到君王的怀疑和小人的妒忌,郭子仪将军也一样。由于并没有向鱼朝恩行贿,郭子仪也受到了鱼朝恩的排挤。他常常在代宗皇帝的耳边进献谗言,阻挠代宗皇帝郭子仪。为了激怒郭子仪造反,他还挖了郭子仪的祖坟。
由于身边人在耳边不断说郭子仪的坏话,加之郭子仪功高震主,所以代宗皇帝不免也对他起了疑心。为试探郭子仪是否有谋反之心,唐代宗使出了第一招给郭子仪-----升官。唐代宗下令,加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尚书令一职务十分重要唐代基本上是太子担任。
代宗皇帝这一手帝王之术玩的真是溜。尚书令是唐代最尊贵的官职地位极高,又因为尚书令属文职官,所以不掌兵权。倘若郭子仪接下,则可以彰显李唐王朝对功臣的优待。如果不接受,则可以证明郭子仪并无谋反之心,没有居功自傲。皇帝诏书颁布以后,郭子仪亲自赶往皇宫面见代宗皇帝,向代宗皇帝说明其中利害关系,向代宗皇帝表忠心并表示自己不会接任这一职务。其言外之意就是在向代宗表明自己忠于李家,忠于大唐。
03
虽然郭子怡自己不会反,但难免有人会借助他的名声。想到这里,戴宗皇帝决定使出第二招----搞臭郭子仪的名声。在郭子仪拒绝担任你尚书令之后,代宗皇帝再次下令,为嘉奖功臣赐予郭子仪许多美女侍妾。此时的郭子仪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了这些女孩子都正值青春。收下这些女孩郭子仪是不会遭受骂名,舆论会说他好色。可如果不收下,则无法打消唐代宗的疑心。两害相衡取其轻,郭子仪决定收下这些美女。为了自保,郭子仪也学着汉朝萧何的故事自污其身。
郭子仪把自己的家修筑的十分豪华,家中实用摆件十分名贵,有的东西甚至皇宫里也没有。不仅如此,郭子仪还十分高调的炫富,他命令仆人们穿着十分豪华的服饰在大街上行走,并宣说自己是郭家的仆人。他还命令侍卫把家里的门打开,让外面的人随时参观他的豪华家庭并且允许外人评论。
在宴请王公贵族时,他常常把自己的珍宝美气堆积在一起为客人展示。郭子仪还经常命令美女陪酒作乐。有人规劝郭子仪,您继续这样做您的名声会受影响而郭子仪却笑着回答,如果不这样做早就没命了呀。
虽然高调炫富,但郭子仪也时时保护着家人的安全。有一次一个叫卢杞的人前来拜见郭子仪。郭子仪并没有向他展示玉器,也没有请美女出来敬酒。等客人走后,郭子仪的儿子问他,您为什么不向她展示您的富有呢?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相貌丑陋。如果派侍女敬酒,侍女们一定会讥讽他的脸。难免卢杞会心怀怨恨,倘若他一朝得志第1个收拾的就是咱们郭家。后来卢杞成为了丞相,果然不如郭子仪所料,对曾经讥讽过他的人痛下杀手,毫不顾忌。
实际上郭子仪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春秋时代,齐国公接见门客时,就曾命令侍女敬酒。有一个门客相貌丑陋,惹得侍女笑了一下。这个门客拂袖而去,转身投靠敌国,差一点儿把齐国打亡国。所以郭子仪这样做是在防微杜渐。
郭子仪是唐代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尽管当时他已 八十多岁,但他还是在为国家拼命。虽然功劳很大,但也懂得尊重皇帝。可以说郭子仪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明朝才子冯梦龙先生,将郭子仪的故事收录在《智囊全集》中,就是以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警醒世人。倘若郭子仪没有如此高的智慧,那么他的下场绝对会是灭族!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才是永恒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白虎星三世轮回:罗成转世背后的隋唐英雄宿命论在隋唐演义的民间叙事中,白虎星转世的故事如同一根贯穿时空的银线,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三位名将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传说不仅承载着古代民众对英雄轮回的浪漫想象,更...
郭子仪 2025-09-05 李嗣业与郭子仪:盛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李嗣业与郭子仪两位名将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陌刀阵破敌的勇猛闻名,后者以统筹全局的智略著称。若以军事才能为标尺,二人恰似利刃与权杖的完美互补...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拜寿:忠孝两全与家族兴衰的千年叙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汾阳王府内张灯结彩,七子八婿身着绯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齐聚中堂为郭子仪祝寿。这场盛况被《旧唐书》记载为“笏床重叠”的奇观,后演变为...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八子结局考:盛世功臣家族的兴衰镜像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智慧,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再造大唐。其家族因军功显赫,形成“八子八女皆显贵”的盛况。然而,随着时代...
郭子仪 2025-08-05 历史草船借箭的真实主角:从演义到史实的探寻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令周瑜惊叹不已,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然而,当...
诸葛亮 周瑜 2025-07-30 三气周瑜:文学虚构与历史真相的碰撞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三国演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其中“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将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对决推向高...
诸葛亮 周瑜 2025-07-15 周瑜:三国东吴的军事脊梁与战略先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烽烟四起。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东吴政权的核心支柱。他不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更是孙吴政权从地方割据...
周瑜 2025-07-14 小乔之死: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可能在三国历史与文学交织的宏大叙事中,小乔作为周瑜之妻,以其倾国之貌与贤淑之名,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形象。然而,关于她的死亡真相,史书却未留下明确记载,反而在民间传说...
周瑜 2025-07-10 周瑜:东吴柱石与三国格局的奠基者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周瑜如同一颗璀璨的将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远的政治谋略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东吴政权...
周瑜 2025-07-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