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类似的案件,但不知为何,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相反。有的时候,历史还会发生一些反转事件,明明占据优势的一方,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反而是开局如地狱难度一般的人,却赢得了胜利。例如,历史上经常拿来对比的吴三桂和朱棣就是典型的案例。
众所周知,吴三桂和朱棣都曾经造过反,但最终,朱棣取得了成功,而吴三桂却是一败涂地。但客观的说,其实当年最开始的时候,吴三桂的状态要比朱棣好得多,如果真的要投票选获胜者的话,吴三桂可能会得更多票数。
但诡异的是,吴三桂最终却是输的那么惨,反倒是朱棣一路高歌猛进。那么问题来了,这又是为何呢?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分别聊一聊这两个人造反的历史过程,首先来看一下吴三桂。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吴三桂造反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容易就被康熙皇帝平定了,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据史书记载,吴三桂在当时应该是清代最有威望的大将军,而且由于云贵地区不安稳,所以吴三桂手上至少掌握着20万的大军。
而根据当时的历史缘由,这20多万大军都需要由朝廷供给,而吴三桂自己本人有大量的搜刮民脂民膏,所以他的收入和大军实力甚至还超过了清代。

另外,根据学者统计,由于吴三桂本人颇有才干,所以吴三桂的势力早就已经渗透进了西南地区,一旦发生暴动,那么整个西南将会落入吴三桂之手,这是肯定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康熙前后三次威逼吴三桂,迫使吴三桂造反,结果,历史的走向就是一边倒。
1673年吴三桂起兵,一个月时间,拿下云贵地区,第二年开春,吴三桂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四川,一路进湖南。史书记载,湖南提督惨败,湖南巡抚放弃长沙。至于说四川巡抚,这些人根本无法抵抗吴三桂的大军,干脆和广西巡抚一起选择投降吴三桂。
就这样起兵,不过一年多,吴三桂直接掌控了西南诸多地盘,整整五个省份成为了他的根据地。
然而,事情还不止如此,察哈尔王和王辅臣趁机作乱,清代北边处于极端的动荡之中。
按理来说,以这样的开局,吴三桂不说取得最终的胜利,至少也能瓜分天下,甚至让清代伤筋动骨,宛如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般。

与之相比较而言,朱棣的状况咋尴尬的多。据史书记载,朱棣一开始就被围困在王府之中,手上拥有的初始力量也不过是800人。当时北平城被朝廷掌控,城外还有三万人在宋忠的带领下虎视眈眈。
如果与吴三桂相比较而言,朱棣简直就是地狱难度开局,而且是处处受制。但是朱棣的确不是凡人,他首先靠着算命吹牛的本事,忽悠了北平指挥,紧接着,800人拿下了北平城。之后就是秋风扫落叶,直接利用城外驻军的家属,瓦解了城外的三万大军。
不过,即使是如此,朱棣面临的局面也依旧很难。因为朝廷第一批大军有30万人,而且兵精粮足,第二批大军有50万人,而且有全国的力量进行支撑。朱棣只有一个小小的北平城,缺少大军,缺少粮草,甚至还缺少了大义之名。
不客气的说,如果拿两者的开局进行对比,那么,90%的人都肯定会认为吴三桂与胜率更大,朱棣肯定会完蛋。
但历史的走向却是出乎意料,在之后的历史中,朱棣第一战就打垮了耿炳文的30万大军,第二战又打垮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之后虽然一直被围困,但又在老和尚的指挥下单刀直入,直接破了南京城一举成功。
至于说那位开局迎面至少占七分的吴三桂,他则走向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首先,吴三桂取得空前胜利以后却停滞不前拒绝渡江作战,其结果是非常致命的,首先是察哈尔王被制服,紧接着是王辅臣被搞定。更为要命的是,耿精忠虽然率领不少大军,但是却被郑经捅了一刀,两人大打出手,清军趁机捡便宜。

就这样,耿精忠在内外夹攻之下崩溃,台湾也因此狼狈而退。到头来,只剩下吴三桂被三面围攻,再无之前的优势。
当然,吴三桂也不是怂人,之后登基称帝鼓舞人心,然后又两次与清军大决战,狠狠的挫败了清军。但惋惜,吴三桂只能坚持到这里了,因为刚刚打了两场胜仗,他就死去了,然后就是小皇帝接位,紧接着就是战争结束了。
因此,我们拿着后半段进行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吴三桂与朱棣比较起来,至少输了三个方面,这第一个方面自然是勇气,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朱棣始终一往无前,甚至可以不要大后方直接突击京城,然而,吴三桂瞻前顾后,没有了胆量去赌博,所以放弃了第一年的大优势,让队友全军覆没。
这第二个方面也很致命,那就是年龄。人家朱棣正处在壮年时期,可谓动力十足。但吴三桂已经是垂垂老矣,所以虽然它足以打垮清军,但是等他一死掉,那么战局就崩掉了。对此,不少学者感慨,康熙皇帝运气是真的好,这一点建文帝可是远远比不上的。
最后一方面也是最为致命的,那就是对手匹配机制。虽然朱棣的战斗能力可能比吴三桂要强很多,不过,朱棣面对的对手,除了第一波比较正常以外,之后最为重要的几波战斗,基本上都是猪队手,完全是王者与青铜的博弈。吴三桂就没这运气了,虽然他的对手没有一个名将,但这些人里面每一个都很均衡,除了少数几个猪队友以外,大多数都是比较正常的水平,那自然就没有了优势了。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吴三桂开局大好,但是对手不弱,而且自身问题多多,所以优势也就变成了劣势。朱棣虽然开局如地狱难度一般,但是匹配机制匹的好,而且他敢打敢拼,身体素质好,所以最终取得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永乐大帝的雄图:朱棣登基后的改革与扩张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永乐后宫血案:朱棣屠杀三千宫女的真相与权力逻辑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