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陆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侄子,大司马陆抗的族兄。
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陈毖,拜偏将军、巴丘督,册封都乡侯。迁武昌右部督,随军进入寿春。后拜荡魏将军,加号绥远将军。
吴景帝孙休继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即位,迁任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又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宝鼎元年(266年),迁左丞相。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而闻名。
建衡元年(269年),去世,时年七十二。
人物生平
手不释卷
陆凯出身于江东名门吴郡陆氏,是丞相陆逊的侄子。吴大帝黄武(222年-229年)年间,陆凯曾担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所任职之处都有治绩。
后转拜为建武都尉,并统领军队。陆凯虽身任武职,但仍手不离书,尤其喜爱《太玄经》,论评推衍该书的含意,用蓍草卜筮便见应验。
致身军旅
赤乌五年(242年),陆凯任儋耳太守,与将军聂友率兵三万进讨朱崖和儋耳二郡,战后因功转拜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255年),陆凯又率军在零陵讨伐山贼陈毖,成功将陈毖斩杀,因功任巴丘督、偏将军,封爵都乡侯。
同年,又转为武昌右部督。当时寿春正发生毌丘俭、文钦的叛乱,吴国亦派兵前往援助,陆凯随军出征。后改拜为荡魏将军、绥远将军。
位列宰辅
永安元年(258年),会稽王孙亮被废,由孙休继位。陆凯改拜为征北将军,假节,遥领豫州牧。
元兴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病死,由孙皓继位,陆凯又改拜为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军事,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
甘露二年(266年),孙皓派大鸿胪张俨和五官中郎将丁忠至西晋都城洛阳为司马昭吊丧。张俨在归途中病逝,而丁忠回来后则向孙皓建议应趁西晋没有防备而袭取弋阳,但陆凯劝阻,认为西晋力量强大,灭蜀后向吴国求和只是了储备力量,而这样袭取弋阳郡不见得有什么利益。孙皓听从陆凯的建议,并与西晋断交。
同年,吴国改元为宝鼎,陆凯升任左丞相。
节概梗梗
孙皓不喜欢别人看自己,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陆凯劝谏道:“君臣之间没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发生不测,大家就不知道该如何寻找您了。”于是孙皓才允许陆凯可以抬头看自己。
孙皓迁都武昌时,扬州地区百姓对逆流供应武昌用度深感痛苦,而且当时政事颇多失误,百姓贫穷匮乏。陆凯於是上奏要孙皓不应迁都,亦要当一个体恤平民生活的贤君,认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令人民生活改善,亦可增强国力。最终孙皓还都建业。
而殿上列将何定是佞臣,但深得孙皓宠信,陆凯却当面斥责他说:“你看前前后后奉侍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看到你有无法预料的灾祸!”何定因而痛恨陆凯,想去中伤他。但陆凯却不以为意,用心公事,上疏指示都不作修饰,由心中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恳切。
临终进言
建衡元年(269年),陆凯病重,孙皓派中书令董朝问陆凯有什么遗言要交待,陆凯上言说:“何定不可以重用,应让他担任京城以外的职务,不应把朝廷大事委托他。奚熙是个小官,却在浦里建起自己的田园,想恢复严密的旧规模,也不可信任。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以及臣的族弟陆喜、陆抗,他们或者清白忠诚勤奋,或者资质才智丰茂超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贤良辅臣,希望陛下对他们着重留神和考虑,向他们询问时务,使他们各尽忠诚,补正陛下出现的一些过失。”不久,陆凯即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孙皓对于陆凯多次直言劝谏甚至违逆旨意其实十分不满,加上何定的多次恶意中伤,就对他更为愤恨。但陆凯始终是重臣,难以用法律去惩罚他,而其族弟陆抗当时亦是大将,所以惟有容忍。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次年,陆凯一家便都被孙皓迁往建安郡。
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濮阳兴字子元:三国东吴权臣的姓名密码与命运沉浮在三国东吴的政治舞台上,濮阳兴(?—264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因迎立暴君孙皓而身死族灭,其生平事迹被《三国志》等史籍详细记载。而关于他的姓名...
孙皓 2025-08-19 血色朝堂:东吴末帝孙皓的屠刀与王朝的丧钟东吴末代皇帝孙皓(242年—284年)的统治史,堪称一部以杀戮为底色的权力悲剧。这位264年登基的暴君,在短短16年间以极端手段清洗朝堂,将忠臣良将推向绝路,最...
孙皓 2025-07-10 孙皓“调包”疑云:一场历史与传说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末章,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盛传“真孙皓已死,现帝位者乃其舅家子何都”的说法,甚至引发临海太守奚熙起兵讨伐的闹剧。这场持...
孙皓 2025-07-09 丁奉:三国烽烟中的八旬宿将,见证王朝兴衰的“活化石”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武将:他历经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君主,从东汉末年的烽火连天活到西晋初年的天下一统,以85岁高龄见证了整个三国时代的兴衰存...
孙权 孙皓 2025-06-20 三国最坏的人物是谁:历史镜像中的道德困境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的时代,若要评选“最坏的人物”,注定会陷入罗生门般的争议。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董卓的焚掠洛阳、孙皓的酷刑暴政……这些名字如同历...
曹操怎么死的 孙皓 2025-06-18 孙权与孙皓:隔世君王的时空错位在三国东吴的帝王谱系中,孙权与孙皓的名字相隔三十余年,却因特殊的身份关联引发历史遐想。作为东吴基业的开创者与终结者,这对祖孙的命运轨迹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奇妙交错—...
孙权 孙皓 2025-06-03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的三国终结之战公元280年,随着晋军攻入建业城(今江苏南京),孙吴末代皇帝孙皓面缚投降,持续近六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正式终结。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不仅标志着西晋王朝完成...
孙皓 2025-05-30 韦曜以茶代酒:一盏清茶背后的君臣博弈与历史隐喻公元273年的东吴宫廷宴会上,酒香弥漫中,一位老者端起茶盏,向暴君孙皓遥敬。这杯本应盛满烈酒的器皿,因一则“以茶代酒”的典故,成为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与权力暗流的独...
孙皓 2025-05-16 三国鼎立终章:魏蜀吴的兴亡次第与历史回响公元280年,当西晋水师战船逼近建业城下,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献玺投降时,三国鼎立的格局终于画上句号。这场持续六十年的分裂局面,其终结顺序暗含着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孙皓 2025-04-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