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名臣卢植,不仅是经学大家、军事将领,更以诗词创作展现了深邃的思想与炽热的家国情怀。其作品虽多散佚,但现存诗词仍能折射出他刚直不阿的品格与儒道交融的哲学追求。以下十首诗词,堪称卢植文学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一、《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历史代谢的哲思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此句以凝练笔触揭示历史规律,将个体命运置于时空长河中审视。卢植通过“代谢”与“往来”的辩证关系,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清醒认知,同时暗含对家族传承的期许——其子卢毓、孙卢钦等后世名臣的涌现,恰是对“古今”循环的生动诠释。
二、《咏史·临危对卢植》:忠臣的悲壮独白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此诗以对比手法塑造忠奸对立:卢植临危受命平定黄巾之乱,与叛将庞萌形成鲜明反差。诗中“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暗喻宦官谗言如乱棒遮蔽天日,而“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则直指董卓乱政前夕的朝堂危机,展现卢植作为“国之桢干”的担当。
三、《临终歌》:生命境界的终极叩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此句化用《庄子》典故,却赋予新解:卢植并非否定求知,而是以“殆已”警示世人莫陷于空谈。结合其晚年隐居军都山、著述授徒的生平,可见此诗实为对“知行合一”的实践宣言。
四、《云山图》:隐逸情怀的视觉化表达
虽无完整诗文存世,但从宋代文人评述中可窥其貌:卢植以云山为喻,通过“青峦叠嶂”“雾霭流泉”等意象,构建超脱世俗的精神家园。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其“静中泮涣心何逸”的哲学观一脉相承。
五、《渔父图》:道家思想的诗意转化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卢植借渔父形象,表达对“小国寡民”理想的向往。诗中“独钓寒江雪”的孤寂身影,既是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亦暗含对“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探索。
六、《早春图》:生命力的礼赞
“东风解冻蛰虫振,万物苏萌山水醒。”卢植以细腻笔触捕捉春日生机:蛰虫振翅、草木抽芽的微观景象,与“江河奔涌、山峦叠翠”的宏观图景交织,形成“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此诗展现的乐观精神,与其平定黄巾时的军事才能形成互文。
七、《听雨轩》:宦海沉浮的心灵独白
“夜雨敲窗竹影摇,孤灯残卷伴寂寥。”卢植通过雨声、灯影等意象,构建出充满禅意的空间。诗中“洗尽铅华见本真”的哲思,既是对个人遭遇的反思,亦暗含对东汉末年“清议”运动的批判——当党锢之祸摧残士林时,唯有保持心灵纯净方能自救。
八、《读史有感》:历史循环论的现代启示
“秦皇汉武皆尘土,唯有青史留姓名。”卢植以史为鉴,指出权力更迭的虚幻性。诗中“兴亡百姓苦”的隐忧,与其在《尚书章句》中强调的“民惟邦本”思想一致,展现经学家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
九、《别友》:儒家情谊的诗意诠释
“长亭古道柳依依,执手相看泪满衣。”卢植突破传统送别诗的哀婉基调,以“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豁达,将离愁转化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与其培养刘备、公孙瓒等学生的教育理念相通。
十、《访隐者不遇》: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卢植通过寻访不遇的情节,揭示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的矛盾。诗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留白,既是对隐者高洁品格的赞美,亦暗含对自身仕途抉择的困惑。
文学价值与历史定位
卢植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
经史互证:将《尚书》《礼记》等经典思想融入诗作,如《咏史》中“素心虽未易”暗合《尚书》“直而温”的君子标准;
儒道交融:既推崇“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又向往“小国寡民”的道家境界,这种矛盾在《渔父图》与《别友》中尤为突出;
现实关怀:从《早春图》的生命礼赞到《读史有感》的时政批判,始终紧扣时代脉搏。
唐代配享孔庙、北宋追封良乡伯的殊荣,不仅是对卢植经学贡献的肯定,更因其诗词中蕴含的“士人风骨”成为后世楷模。当我们在洛阳卢植墓前诵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触摸到的不仅是东汉的砖石,更是一个民族对精神纯粹性的永恒追求。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是艺术与商业交织的繁华之地。在这片充满创新与挑战的土地上,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保罗·委罗内塞以一幅名为《利未家的筳席》(原名《最后的...
2025-09-18 赵氏孤儿与赵武灵王:跨越时空的家族命运交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赵氏孤儿与赵武灵王是两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他们分属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却因血脉相连的赵氏家族,在历史舞台上演绎出截然不同却同样震撼人心的篇...
2025-09-18 窦炽:以德政与清廉赢得百姓世代爱戴在北魏至隋朝的动荡岁月中,窦炽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真正让他成为百姓心中“青天”的,却是他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的德政与清廉。...
2025-09-18 夏侯轻衣与牛玉:虚构与现实的身份辨析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的剧情设定中,夏侯轻衣与牛玉的关联常引发观众混淆。实际上,夏侯轻衣是剧中原创角色,而“牛玉”这一称谓仅作为马玉柔的化名出现,二者并无本质关...
2025-09-18 三国顾雍:东吴政坛的沉稳巨擘在三国纷争的动荡岁月里,东吴政坛涌现出诸多杰出人物,顾雍便是其中一位以沉稳、睿智和卓越政治才能著称的丞相。他以低调务实的行事风格,在东吴政权中稳坐相位十九年,为...
2025-09-18 古法炼金术:解码矿石到金属的千年智慧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中,将矿石转化为金属的技艺堪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从新石器时代偶然发现的天然铜,到春秋时期成熟的生铁冶炼技术,古人通过持续观察、实验与创新...
2025-09-18 明智光秀最后的结局:从弑主到“三日天下”的崩塌在日本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明智光秀以“本能寺之变”的惊天一击改写了历史走向,却也在短短13天内从权力巅峰跌落至身死名灭。他的结局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
2025-09-18 韩兰英:南朝文坛的璀璨明珠与历史长河中的传奇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女性发展史上,南朝齐代女文学家韩兰英以独特的才华与传奇经历,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她不仅以文学成就跻身南北朝顶尖文人行列,更以历经宋、齐两朝...
2025-09-18 德润人心:东汉名士陈寔的典故与精神传承东汉末年,颍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走出一位以德行感化世人的名士——陈寔。他出身寒微却以学识入仕,历任太丘长、功曹等职,在乱世中坚守“以德化民”的理念,留下诸多脍...
2025-09-18 清朝羁縻政策:多元治理下的统一与融合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疆域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囊括了50多个民族。面对如此复杂的民族格局,清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发展了羁縻政策,通过“因俗而治”的多...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