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策和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临死前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孙权,孙权比得上孙策吗?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输旧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孙策和孙权的能力,是再符合不过了。孙策的行事与孙权不同,他是以开疆拓土为目标,但是孙权进取之心不足,一生几乎都在被动防守应战,难得鼓足勇气出去打几仗,又被人刷了,唯一一点火苗就这样被熄灭了。而孙策做事风格和孙坚有点相似,在经过董卓之乱和袁氏兄弟争霸后,认为除了汉室,其他诸侯都是割据势力,没有什么不能征伐的。
孙策从兴平二年(195年)东渡长江,到建安五年(200年)平定江东,短短六年不到的时间,孙策就打下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平均一年不到就打下一个郡,称孙策为汉末三国战神也不为过。以致曹操把孙策看成同辈竞争对手,时常感叹这个疯狂勇猛的年轻人很难与他争锋(猘儿难与争锋也),在官渡之战即将爆发的压力下,曹操只能对孙策实行和亲对策(这招董卓也对孙坚用过,被孙坚严词拒绝了,不过孙策为了安曹操之心,答应了和亲)。但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却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很明显只是把他当成后辈来看。而陈寿在对比孙策、孙权对待张昭的态度后,也用了一句话来总结,“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
孙策
还有孙策并不仅打仗勇猛无敌,他也擅长谋略布局,连东吴著名毒舌虞翻也对他推崇备至,“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而且孙策在十岁左右时,就以爱结交名士而声名远播,周瑜听到孙策的名声,也专门从舒县跑到寿春去拜访他。因为他们都是帅哥,年纪相同又一样志向远大,所以两个一见如故,成为有断金之义的发小。应周瑜之邀,孙策全家搬到舒县,附近名士都来投奔他,江淮一带的人也都向往和孙策结交。
《三国志》: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策能成功脱身袁术掌控,带兵统一江东,就能看出他很有谋略。而且孙策比孙坚幸运,有周瑜、张昭、张纮等人作为谋主,规划战略布局,成功瞒过曹操,在曹操深陷官渡大战泥潭时,准备出兵偷袭许都,迎回汉献帝。惋惜在出征前被人刺杀,不幸病重而死,不然三国的格局必然重写(正像郭嘉所说的,也只能看出孙策性急,对自身安全不重视。但是演义借郭嘉之口杜撰孙策少谋,乃匹夫之勇耳,就有点过份了)。但也正因为孙策被人刺杀成功,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刻意丑化,才会给人留下孙策是无谋莽夫的固化形象。
《三国志郭嘉传》: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刘晔:孙策多谋而善用兵。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谋而有成,所规不细。
张纮:策才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
一、年少闻名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大哥。孙坚起兵讨伐黄巾军时,孙策和家人都留在了寿春,后应总角之交好友周瑜邀请,搬到了舒县居住。初平二年,孙坚死后,年仅十七岁的孙策将孙坚灵柩接回,葬在了曲阿,事后孙策渡江住在了江都,并把乌程侯的爵位让给了弟弟孙匡。孙策在江都时,数次拜访名士张纮,向他请教天下大势,张纮先是以服母孝推诿,后被孙策的真诚和志向打动,向孙策建议率部南渡以江东为基业,并答应服孝后出山相助。
因为徐州牧陶谦十分忌惮孙策,孙策只能带着家人以及吕范等部下迁徙到曲阿,投靠时任丹阳太守的母舅吴景,孙策也因此招募到了几百名部下。孙策带着几百人去讨伐泾县山贼祖郎,却被祖郎带人偷袭,要不是程普拼死相救,差点就交代了。后与吴景合兵一处,赶跑了祖郎。后来在虞翻投效担任功曹时,这个犯上直谏的毒舌,因为极度推崇孙策,又因孙策喜欢轻骑外出打猎,虞翻曾经劝说孙策,身为诸侯应当保重自己,不要行白龙鱼服之事,以身犯险。孙策认为说得很对,却还是我行我素。
《三国志程普传》: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
孙策、程普
二、投靠袁术 兴平元年,深感势单的孙策带着部下去投靠袁术。袁术非常赏识孙策,分出一部分孙坚旧部还给孙策。太傅马日禅代表朝廷安抚关东诸侯,在寿春以礼召见孙策,并上表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手下有个骑兵,犯罪后逃到袁术军营,藏到马厩中,孙策派人冲进袁术星中追捕,就地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才去拜见袁术,向他请罪。袁术说:“兵士犯罪,理当处置,有什么好请罪的。”从此军中对孙策更加敬畏。袁术手下大将桥蕤、张勋等人都非常敬重孙策,连袁术都常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曾经许诺孙策为九江太守,后又改用丹阳人陈纪。派遣孙策攻打庐江太守陆康前,答应他:“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结果孙策打下庐江后,又改用旧部刘勋担任太守。从此孙策对袁术更加失望,部下朱治等人也劝孙策早日谋划脱离袁术。
袁术
三、巧计脱身 兴平元年,刘繇担任扬州刺史,但是治所寿春已经被袁术占了,他只能渡江把曲阿当作治所。到了曲阿后,把丹阳太守吴景、都尉孙贲赶到了历阳。刘繇还把部下樊能、于糜派到横江津驻扎,派张英到利口驻扎,以此来对抗袁术。袁术就任命惠衢为扬州刺史,孙策舅舅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策堂哥孙贲一起率兵攻打张英等人,却一整年下来都没有攻下。孙策乘机对袁术说:“我家对江东人有旧恩,我愿意带兵去帮助舅父征讨横江津。只要横江拿下了,我就能在本地招募三万多人马,辅佐您匡扶汉室。”
袁术虽然了解因为自己许多许诺没有实现,孙策对自己很不满,但是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所作为,于是就答应下来。并上表孙策为折冲校尉、代殄寇将军行事,只配给孙策一千多名兵卒以及淄重,战马几十匹。于是孙策就带着这一千多名士卒和门客几百人起兵,到了历阳时,孙策的大军已经多达五、六千人了。期间孙策写信给发小周瑜,周瑜马上领兵前来相助,孙策大喜说道:“吾得卿,谐也。”因为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手下士卒没有不效死力的,而且孙策军纪严明,百姓又很拥戴他,所以孙策渡江后转战各地战无不胜,一路所向披靡。
四、横扫江东 兴平二年,二十岁的孙策带领周瑜、程普等部下,攻下横江、当立二地,张英、樊能等人打败而逃。接着又挥师渡江,进攻秣陵,大败笮融、薛礼二人,接着转兵攻克湖孰、江乘,兵进曲阿。刘繇不用太史慈为将,亲自领军和孙策交战,一战击溃,刘繇扔下大军远遁。孙策占领曲阿后,发布公告:“不管是刘繇、笮融的同乡或者部下来投降的,一律既往不咎。愿意从军的,免除全家徭赋,不愿意从军的,也绝不勉强。”公告发出后不久,来归附者四面八方而来,累计招得兵卒两万多人,战马一千来匹。孙策又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朱治大败吴郡太守许贡,许贡逃走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暂代吴郡太守。从此孙策威震江东,声势日盛。
袁术在得知孙策击败刘繇后,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派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也跟随他的伯父回到寿春。
建安元年,孙策打算攻打会稽,严白虎却纠集一万多山贼,在各个据点驻扎。吴景等人打算先攻破严白虎,再进军会稽。孙策却说:“严白虎等人没有大志,拿下会稽后再来擒拿他。”到了会稽,孙策采纳采纳他叔父孙静“示敌以弱、出其不意”之计,斩杀周昕攻下会稽。拿下会稽后,再引兵攻打严白虎,严白虎大败而逃。占据会稽郡后,孙策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任命吴景为丹杨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再从豫章分出庐陵郡,以孙辅为庐陵太守。同年,孙策派人拿着奏章拜谒许都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孙策
五、讨伐袁术 建安二年,袁术占有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写信给袁术,劝其不可擅自称帝,袁术不听劝谏,两人从此绝交不再往来。同年,曹操派议郎王浦带着汉献帝的诏书,任命孙策为骑都尉、乌程侯、会稽太守,并配合吕布、陈瑀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以骑都尉统领一郡兵马不合适,派人向王浦透露点意思,王浦表代表朝廷封孙策为明汉将军。
当时陈瑀在海西驻防,孙策奉诏书整顿兵马,前去与吕布、陈瑀汇合,一起根据形势制定战略。孙策大军刚走到钱塘,陈瑀却派人拿着三十多枚印绶,秘密联合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地的祖郎、焦已、严白虎等贼帅,让他们为内应,等孙策大军一离开,就伺机夺取他的郡县。孙策察觉到这个阴谋,派遣吕范、徐逸领兵前往海西攻打陈瑀,陈瑀大败亏输,将士、妻儿等四千多人被生擒,陈瑀只身逃出投奔袁绍(陈瑀是陈登的堂叔,两人从此结仇)。
建安三年,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并出兵生擒祖郎、太史慈,平定丹阳后,任命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祖郎为门下贼曹。这时周瑜也带着鲁肃一起从袁术处脱身,孙策听到周瑜归来,亲自出迎,任命周瑜担任建威中郎将。同年,孙策再度派使臣前往许都进献礼物,朝廷任命他讨逆将军、吴侯。
孙策、周瑜
六、统一江东 建安四年,袁术病死后,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人因为仰慕孙策,想带着袁术部众和财物投奔孙策,不料被庐江太守刘勋半路截击,全部被俘。孙策非常厌恶刘勋,就假装和他交好,劝他攻取豫章上缭。刘勋出发后,孙策就和周瑜带军连夜突袭攻下了皖城,并击败前来支援的黄射。进入城中后,孙策安抚好袁术妻儿,城中有桥公二女,都是天姿国色,于是孙策和周瑜分娶大乔、小乔。
同年十二月,新仇旧恨之下,孙策率领周瑜、程普等人,向黄祖驻地沙羡发起了猛烈进攻,杀死刘虎、韩晞等两万多人,跳水溺死者达一万多人,只有黄祖只身逃走。孙策抓获黄祖妻妾子女共七人,并缴获船只六千多艘,财物堆积如山。
建安五年初,孙策乘大败黄祖之势进军豫章,在椒丘驻扎。孙策认为华歆虽然有名声,但是不是他的对手,怕战局一开民不聊生,于是让功曹虞翻去劝降华歆。虞翻在面见华歆陈明厉害后,华歆献城投降。孙策进入豫章后,将刘繇灵柩安葬,并善待刘繇长子刘基等家人,华歆等名士竞相赞颂。
七、谋取许都 自此,孙策占据六郡八十一州,统一江东。这时衣带诏事发,袁绍假借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两军在官渡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曹操担心孙策在他与袁绍大战时,在背后捅一刀,于是选择用和亲安抚孙策。曹操将侄女嫁给孙策四弟孙匡为妻,又为儿子曹彰迎娶了孙策堂哥孙贲的女儿,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礼辟策弟权、翊。
为了让曹操放心,孙策都答应下来,暗中却整顿兵马、部署各将,只等官渡大战爆发,孙策就能领兵偷袭许都,迎回汉献帝。期间陈登在射阳,屡屡挑拨严白虎等余孽在孙策背后捣乱,孙策为了不引起曹操疑心,也只能让射阳附近贼帅去攻打陈登,没想到却成就陈登威名(陈登传另写)。
曹操
八、英年早逝 惋惜人算不如天算,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孙策又外出打猎,因为所骑之马太快,其他随从都跟不上。突然孙策遇上了许贡三个门客,被弓箭射中面部负伤。孙策自知伤势太重,便请来周瑜、张昭等人托孤,并叫来孙权,把印绶传给他,说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当夜孙策就病重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为上虞侯。因此事,陈寿都看不下去了,认为江东的基业大都是孙策打下来的,而孙权大多在坐享其成,却又对孙策以及他的后代薄情寡恩,有违大义。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