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春季,孙殿英以军事训练位掩护,将葬有乾隆皇帝的东陵地宫盗掘。之后清末皇帝溥仪派遗臣前往东陵地宫去处理善后的工作,将乾隆皇帝及其随葬之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骸骨,重新收敛。在清理过程中,众人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现象。
宝熙在其所作日记中,如此描述:
午后于石床西边两棺之间发现后妃玉体一,幸未损伤脱失。敬审其貌,颏多皱纹,齿未全脱,似五六十岁人,而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
在同行之徐榕生的日记中,也有着对此具尸体“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的具体描述,证实了宝熙所言非虚。
后经证实,此举尸骨就是《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影视作品中“令妃”的历史原型,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1、关于令妃魏佳氏的死因猜想
历史上的令妃,薨逝于乾隆四十年,距离清东陵被盗掘已经150多年之久,其尸身依然够能保持“丝毫未腐”,甚至“笑容圆相”清晰可见,说明其体内留有类似水银等相当浓度的化学药物。
这种化学药物的出现,有两种可能:1、令妃生前被人下毒谋害;2、令妃死后被人药物处理。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将令妃所出皇十五子永琰,秘密立为皇位继承人,写入传位诏书;而令妃则“巧合”的病逝于两年以后的乾隆四十年。鉴于前朝历代帝王为避免“母壮子弱”而出现母后擅权或外戚专权等灭国之因,后世诸多学者猜测或许是乾隆皇帝狠心将令妃毒杀。
但同时,历史上的令妃曾经在10年之内为乾隆皇帝繁育6胎:四位皇子、两位公主;曾经稳居“摄六宫事”皇贵妃之位长达10年之久;曾经获得乾隆皇帝长达20年的盛宠。由此,也有学者推断,或许是乾隆皇帝出于对令妃故去的悲痛,命人在其薨逝后予以药物处理,以求长期保持其笑靥容颜。
2、令妃魏佳氏的死因真相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在原配嫡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崩逝后,性情大改、风流成性,六次南巡更是留下无数香艳故事。再加上后世对于乾隆皇帝多以负面评价为主,以致逐渐坐实了乾隆皇帝无情毒杀令妃魏佳氏的历史真相。
但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乾隆皇帝果真狠心到毒杀令妃魏佳氏吗?或许,我们冤枉了乾隆皇帝。
3、死状安详
在处理清东陵善后事宜的宝熙等人日记中,对于令妃尸身的情况有着明确的描述,其中“笑容圆相,有如古佛”、“面目如生,并有笑容”等的记载都直接证明了令妃病逝时的具体状态。也就是说,薨逝于乾隆四十年的令妃魏佳氏,即使不是面带笑容地离开人世,也必定是安然离世,并无痛苦。
如果令妃是被乾隆皇帝毒杀,或者是被乾隆皇帝长期投毒让令妃慢性中毒,以致在乾隆四十年毒发身亡,也必定是痛苦万分、狰狞面孔,断然不会出现“笑容面相”。
4、乾隆皇帝的恩宠,并非虚假
嘉庆元年,在完成乾嘉皇权的禅位更迭后,乾隆太上皇携新皇嘉庆前往祭拜孝贤皇后富察氏、孝仪皇后魏佳氏陵墓。在乾隆太上皇所作悼诗的备注中,乾隆太上皇如此说明:
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附孝贤皇后之侧,今伊子绍登大宝晋册为孝仪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贵之义也,名正顺言欣。
也就是说,直到将魏佳氏追封为皇后,将皇位禅位于其所出皇十五子永琰以后,乾隆皇帝才觉得“名正言顺”,才觉得能够对得起这个被自己恩宠了20年的魏佳氏。
另外,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来看,令妃生前就已经佩戴了皇后才有资格佩戴的“东珠朝珠”;另外,令妃薨逝后,乾隆皇帝将其仪仗增加18件,达到了76件,超过了同一等级之慧贤皇贵妃的56件;甚至超过了孝贤纯皇后的59件。
这都说明,早在令妃薨逝之前,乾隆皇帝就已经将其当成了皇后,只不过碍于对皇十五子永琰皇储身份的掩护需要,不便于将其册封为后罢了。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对于魏佳氏的恩宠和感情绝非虚假,根本没有狠心毒杀的可能。
5、“母壮子弱”的情况并不会出现
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的皇十五子永琰,在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皇储的乾隆三十八年,已经年满14岁,按照清朝帝王的亲政年龄划分来看,即使此时的永琰接过乾隆皇权,登基为帝,也足可以君临天下,实掌朝政大权。
也就是说,即使抛开当时的乾隆皇帝依然春秋鼎盛、身体稳健,根本没有驾崩的迹象不说,哪怕乾隆皇帝立马驾崩,永琰立马继位,也绝不会留给令妃临朝称制甚至参议朝政的机会。因为“母壮子弱”而带来的母后擅权或者外戚专权等情况,根本就不会出现。所以,乾隆皇帝根本就没有毒杀令妃的动机。
自孝贤纯皇后崩逝以后,魏佳氏逐渐占据了乾隆皇帝的内心,在继皇后并未被明确废除的前提下,成为“摄六宫事”的皇贵妃,并稳居后宫之主长达10年之久。再加上10年生育6胎的恩宠,加上“子以母贵”传位于皇十五子永琰的恩宠,乾隆皇帝对于令妃的感情即使有着政治考量在内,即使并非真心,也绝不会达到狠心毒杀的地步。
在清代“刘罗锅”刘墉的家族传说中,其父刘统勋“为正国法而杀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在正史中以“清介持躬,精明果决”著称,却在民间叙事里被赋...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6-27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最后的汗王与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脉在18世纪中叶的伏尔加河畔,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震撼了世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部众,用血肉之躯突破沙俄围追堵截,最终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乾隆传位嘉庆:权力平稳过渡与王朝延续的考量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禅位于他,改元嘉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乾隆在综合考量个人健康、政治稳定以及王朝未来...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6-25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乾隆不立永璇:皇八子失宠背后的立储密码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储,将颙琰之名写入传位诏书。这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抉择中,皇八子永璇彻底失去继位可能。作为乾隆早期成年的皇子,永璇为何在储位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24 永璂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生母为继后那拉氏,其人生轨迹与皇位继承的擦肩而过,是清朝皇室权力博弈、个人资质、家族变故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嫡子身份的虚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6 乾隆南巡:六次下江南的时间密码与帝国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皇帝的南巡堪称一场持续三十年的行为艺术。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这位六旬老人六次巡幸江南,每次历时均在四至五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3 乾隆与叶卡捷琳娜:18世纪东西方帝王的时空错位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两位同时代的帝王——清朝乾隆帝与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各自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他们的在位时间高度重合(乾隆1735-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清朝甘肃冒赈案:百余官员血染刑场,乾隆朝最大贪腐案的震慑与反思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一场以赈灾之名、行贪腐之实的惊天大案震惊朝野。甘肃冒赈案不仅创下乾隆一朝单案诛杀官员最多的纪录,更暴露出清朝官僚体系系统性腐败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史迹消亡之谜在清朝后妃群体中,乾隆帝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电视剧《如懿传》原型)的命运堪称最离奇的存在。她生前贵为中宫之主,死后却遭遇史籍删削、画像销毁、神牌不设的极端待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