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五日,“马嵬驿兵变”爆发,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带领嫔妃、随臣出逃长安,而太子李亨和将军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之后李亨北上灵武称帝。称帝之后的唐肃宗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叛方面,却没想到因为他的放纵,反而助长了后宫和宦官势力的膨胀,为大唐埋下了更深的祸患。
安史之乱爆发,北上灵武称帝
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子,在李瑛因武惠妃的陷害而被废杀之后,李亨被立为太子。武惠妃虽然在不久后便去世了,但宰相李林浦和杨国忠等势力仍然对李亨形成了巨大威胁,可以说李亨的太子生涯一直是危机重重、谨小慎微的。李林甫后来去世,李亨的政敌便仅剩下了一个杨国忠,这为后来的马嵬驿兵变埋下了伏笔。
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一路摧枯拉朽,先攻洛阳、后破潼关。次年六月十三,唐玄宗带领部分妃嫔和朝臣逃出危机重重的长安,准备入蜀避难。
逃难队伍多达3000人,而光属于李亨的后队人马就多大2000人,于是太子李亨派心腹宦官李辅国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发动兵变对付杨国忠。在队伍到达“马嵬驿”之后,士兵因饥疲劳顿,队伍发生骚动,李亨随即发动兵变,杨国忠被乱刀砍死,其子杨暄和韩国夫人也被乱军杀死,之后又逼死了杨玉环。
陈玄礼虽然配合李亨发动兵变,但他还是忠于唐玄宗的,因此兵变之后父子两人便分道扬镳,唐玄宗继续入蜀,而李亨则在李辅国和张皇后的建议下,掉头北上前往灵武。
天保十五年(756年)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并在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正式称帝,改年号为至德,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励精图治,一心平定叛乱
李亨登基之后,便立即投入到了平乱大业当中,他先是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次年又任命郭子仪推荐的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
七月十七日,李亨以正副元帅广平王李豫、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李亨命令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兄弟,回纥太子叶护大喜,称广平王李豫为兄。
乾元元年(758年)至乾元二年(759年),在唐肃宗的支持下,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率军与叛军多次交战,多次击败叛军。而之后叛军内部也发生变故,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来史思明又杀死安庆绪,再后来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所杀。
在唐肃宗时期,唐朝官军与回纥军队多次大破叛军,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战争终于开始出现转机。然而此后唐肃宗却没有听从谋士李泌的建议直捣叛军老巢,错失歼敌良机。之后又在相州之战中派出宦官鱼朝恩监军,结果因为鱼朝恩插手军事,导致唐军战败,又在鱼朝恩的蛊惑下罢免了郭子仪兵权。
唐肃宗虽然一心平乱,叛乱也的确出现了被平定的曙光,然而由于最终的失误,终其一生还是没能彻底平定叛乱。在平叛的同时,唐肃宗也在尝试改变自天宝以来的政治、经济弊端,想要延续唐王朝的盛世,可惜这一目标同样没有成功。
皇后与宦官崛起,为后世埋下祸根
或许是被叛乱牵扯了大部分精力,宦官和皇后的崛起并没能引起他的重用。在其放任之下,深受其宠信的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开始操纵军政大权,而张皇后同样也开始干预政事。
尤其是李辅国与张皇后两人,一个居内、一个居外,两人相互配合,把控朝中大权,大肆打击异己。建宁王李倓曾多次向肃宗奏言此事,李辅国与张良娣反诬奏建宁王“恨不得为元帅,谋害广平王”,肃宗一怒之下,赐死建宁王李倓。
与李亨为太子时期的境况极为相似,此时的太子李豫地位也极为危险。张皇后早先一心想要废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奈何长子李佋早夭,次子李侗年幼,始终未能成功。但这并没有让张皇后放弃,她又想要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
作为权力欲极重的两人,张皇后与李辅国最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为了对抗张皇后,李辅国于是转而投靠太子李豫,两人便围绕太子的废立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上元二年(761年)末,肃宗患重病,不理朝政,即命太子监国。尤其是次年唐玄宗去世之后,唐肃宗的病情也更加严重。张皇后为了一己私欲,便开始加快了废立太子李豫的步伐,她先是要太子李豫杀死李辅国、程元振,在被拒绝之后,便想要杀死李豫。结果事情败露,李辅国率兵直入皇宫,囚禁张皇后,杀越王系、兖王僴。
就在这一晚,唐肃宗也同时病死宫中,终年五十二岁。唐肃宗之后,唐王朝宦官专权现象日趋严重。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
李亨 唐肃 2025-09-15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安庆绪之死:唐室叛将的末路与权力游戏的终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邺郡,一场改变安史之乱走向的权力更迭悄然上演。安史集团第二代领袖安庆绪,这位曾弑父篡位、与唐军对峙的枭雄,最终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沦...
唐肃 2025-05-3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秋风与苦难中绽放的人文关怀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