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有很多惨无人道的刑罚手段,其中凌迟最令人闻风丧胆。可能听名字还不足以感受凌迟的恐怖之处,实际上被判以凌迟处死的犯人,最后会被千刀万剐,感受最极致的痛苦,然后慢慢死去,可以说凌迟是毫无人性可言。历史上也有很多被判以凌迟处死的名人,有时候甚至会殃及家人。凌迟完的骨架一般人根本就看不了,生理上也接受不了,下面就来讲讲凌迟究竟有多丧心病狂。

凌迟又称为剐刑,即一刀一刀犯人身上的肉割下,直到差不多割完肉以后再处死犯人。千刀万剐指的就是凌迟。
凌迟一词最早见于荀子的:”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
其本义为丘陵之山势减缓,后引申于凌迟这一刑罚,即”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
凌迟多见于五代之后,宋代及明代史书均有记载,而元代的名曲《窦娥冤》中对穷凶极恶的张驴儿采取的极刑就是凌迟,描述是这样的:“张驴儿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另外,明朝刑罚中明文规定:“对于谋反、杀父母、乱伦、连环杀人等重罪采用凌迟处死。”

有史记载的就有明朝大宦官刘瑾,他就被明武宗处以“凌迟”之刑。据记载:刘瑾被判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分三日执行。第一天行刑三百五十七刀,结束回到牢房里还喝了两碗粥。第二日,为了不让刘瑾在行刑中途断气,刽子手就用渔网勒紧刘瑾,这样肉就会鼓起来,方便行刑。直到刘瑾被割足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断气而死。这段可没有一点虚构,是由当年监刑官张文麟详细记载的。不得不说,这个刘瑾的意志力还是非常强的,第一天被割三百多刀,还能喝下两碗粥,也正是一个硬骨头了。
除此之外,崇祯年间翰林院庶吉士郑曼,遭到温体仁诬陷,也被皇帝除以“凌迟”,判罚3600刀。后来的袁崇焕也惨遭魏忠贤等阉党的陷害,被处以“凌迟”,也一样是三千多刀。根据史料记载,袁崇焕被“凌迟”之后,刑场之上就只剩下一副骨架了,可见“凌迟”的残忍程度。这种残忍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当时不明真相的百姓,还哄抢割下来的肉。在那个时代,人们迷信至极,相信可以治病。
直到晚清时期,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被越来越多的人抗议,戊戌变法之后,清朝朝廷内忧外患,朝廷不得不打顺应民意修改法律,期间多位大臣都请奏删除“凌迟”、“枭首”等酷刑,光绪这才下旨删除,把“凌迟”等酷刑都用斩首代替。

①车裂
车裂是把罪犯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马车上,驾驶马车向五个不同的方向使劲拉,最后直到把罪犯的身体四分五裂,所以车裂又叫五马分尸。
车裂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其中最著名的受车裂之刑而死的就是当时秦国的商鞅。但在当时因为这种刑罚过于残酷,而有人主张废除这种刑罚。
汉高祖刘邦听取吕后的意见将功臣彭越以谋反罪处死,采用的刑罚也是车裂之刑。
②剥皮
剥皮,字如其意,就是将罪犯的皮活活剥下的刑罚,这种刑罚的残酷程度不亚于凌迟处死,可以想象这种刑罚的残酷之处。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剥皮刑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剥皮揎草”。
朱元璋当时对于贪官污吏等现象十分厌恶,于是用剥皮揎草的方式来震慑那些贪官,如开国功臣常遇春之弟蓝玉就是死于此刑。
明朝法律规定,贪官污吏、娶妻的太监以及谋反大罪都要处以剥皮或凌迟之刑。

③烹煮
烹煮在古代历史中也出现了很多次,因为烹煮时要用到鼎或镬(huo,四声),因此又叫镬烹、汤镬或鼎烹。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有句话:“臣令人持璧而归,欺大王之罪当诛,请就汤镬。”其中的汤镬指的就是烹煮之刑。
据说南宋时的奸臣秦桧就用过烹煮的刑罚来残害忠良。
④食人
古时候食人要么是天灾造成大饥荒,要么就是残忍的惩罚行为,但不管是哪一种,都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对食人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做了很多描述,如李逵的“醒酒汤”。
古代食人用于刑罚的主要是罪犯如果激起了极大的民怨,就可能被百姓吃掉其肉。
在汉末三国与两晋的动荡历史长河中,西晋“八王之乱”堪称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宗室内斗。这场持续十六年的战乱,将西晋王朝拖入深渊,而成都王司马颖作为“八王”之一...
2025-11-28 黄忠:三国蜀汉五虎上将的传奇老将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以老当益壮、勇毅冠三军的形象,在历史的长...
2025-11-28 徐盛:三国时吴国的铁壁猛将在三国纷争的烽火岁月里,东吴阵营涌现出众多名将,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东吴政权的稳固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徐盛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和灵活多变...
2025-11-28 程畿:三国时期蜀汉的忠烈之士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程畿以其忠诚、勇敢和坚定的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身为文臣,却在战场上展现出武将般的英勇无畏,其事迹令人动...
2025-11-28 杨阜:三国曹魏的忠义智勇之臣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的名臣。他以卓越的政治眼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刚直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2025-11-28 隋唐英雄演义罗成简介——隋唐十八杰中的传奇少年在隋唐英雄演义的璀璨星河中,罗成以其卓越的武艺、冷峻的外表和悲壮的结局,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作为隋唐十八杰之一,罗成的故事在《隋唐演义》《说唐》...
2025-11-28 傅嘏:三国曹魏后期的中流砥柱傅嘏(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出身北地傅氏这一世家大族,是西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曹魏尚书傅巽之侄。他以卓越...
2025-11-28 西魏文帝元宝炬:南北朝乱世中的傀儡开国之君在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西魏文帝元宝炬以北魏皇室后裔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既有着皇室贵胄的尊荣,又饱尝了乱世中傀儡...
2025-11-28 杜伏威: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爆发。在这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杜伏威作为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的杰出...
2025-11-28 杨洪:三国蜀汉的忠诚栋梁与战略智囊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一位兼具行政才能与战略眼光的核心官员。他以“忠清公亮”的品格和“经事能治”的才干...
2025-11-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