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最终逆袭成三分天下的蜀国之主,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他具有性格的优势。
刘备在性格上属于强型,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无论碰到什么打击、挫折、失败,他都不灰心。刘备出身贫苦,但是这一性格优势,使他具备了众多富家子弟不可企及的最大财富。有了这一精神财富,他就可以从无到有。
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是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英雄人物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这一点,一个出身低微的平民就没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从平民中崛起的人,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只有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希望获得成功。刘备的一生是一个艰辛曲折的历程。早年他凭借“讨黄巾”有功,得到县尉的官职,但是他没有后台,督邮来了,想淘汰他。他求见督邮,督邮不理会他。他气极了,破门而入,把督邮绑在树上,鞭打数百下。
督邮哀求,乃自解其印绶“系督邮颈”,而弃官亡命。这是他年轻时代做过的一件痛快事,但也是一件伤心事。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徐州的地盘,又在群雄角逐的兼并战争中失落了。以后又多次失败,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是无论他走到哪里,依附何人,他总是壮志不衰,败而不馁。尽管一次次失败,但仍然一次次东山再起。在荆州数年,尽管他曾感慨“日月
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并由此怆然泪下,但他决不自暴自弃,决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处于依附他人的境地,仍然不断地访求人才。他遇到诸葛亮时已年近五十,人说五十而知天命,可他屡经挫败,历经艰辛之后,依然“志犹未已”。
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就开诚布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番话充分显示了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试想,如果刘备的意志薄弱又缺乏斗志,在遭受失败以后消沉颓废了,放弃了奋斗的目标,那么还会有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李白)的波澜壮阔的场面吗?这成功者的桂冠还会属于他吗?
欧洲民间流传着一则“蜘蛛结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苏格兰国王在抗击英格兰国王入侵的战斗中,六次都失败了。他被迫逃到荒僻山林,躺在一间茅草屋中,灰心丧气准备认命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茅屋顶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蜘蛛曳着蛛丝荡向房梁,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再来,第二次失败了,又来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七次,一根蛛丝才粘住房梁。
苏格兰国王看到这种情景一跃而起。他想蜘蛛失败了六次还不甘罢休呢,我为什么不可以再干?他克服了悲观绝望的情绪,重新召集队伍,终于经过第七次奤战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刘备的艰难险阻远远超过了这个苏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只失败了六次,刘备一生的失败岂止六次。如安喜尉,弃官亡命,第一次。高唐尉,打败仗,逃奔公孙瓒,第二次代徐州牧,被吕布乘虚袭取,第三次。在小沛,又被吕布袭击,逃奔曹操,第第四次。
在曹操帮助下东击吕布,后又遭失败,第五次。与曹操战于徐州,败绩,逃奔青州,第六次曹操破袁绍,南击刘备,刘备逃奔荆州,第七次。曹操南征,刘备逃奔夏口,第八次。
而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中他不听诸葛亮的劝阻,贸然进军与东吴交战。因为连营七百里,结果因犯兵家所忌,遭吴将陆逊火攻,兵败罗贯中三国演义而归。刘备的这次失败,与他在益州、汉中胜利第二十一回后的骄傲情绪有关。但即使遭受如此大败,他依然折而不挠,临终前仍然留2字遗命:“讨贼”。
讨贼两字一语道破他成为霸业的真谛,也为他正名,他是不会为失败一一哪怕是重大的失败所压倒的。因此,从刘备成功的各种因素来看,正是他所具备的主观条件符合了客观实际的要求,オ使他步入了成功者的行列。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