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留下上亿赔款,这些钱最后怎么样了?清朝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因为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正是因为如此,清朝才遭到西方列强国家的瓜分。特别是1900年的时候,慈禧向世界宣战,最终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与世界列强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其中,辛丑条约里面就有一条,就是要求中国赔偿450000000白银!然而这么多的钱,当时的清政府,可是没法一次性付清。一直到清政府灭亡了,这上亿的债款依然没有还清。后来孙中山以及蒋介石赔偿了一部分,不过还是没有还请,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债款才彻底的作废。
当时的清朝建立以来,特别是在康熙年间,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个时候,清朝也有了炮火,论军事实力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毫不逊色于西方列强国家。
只是从乾隆以后清朝就开始慢慢的衰落,这就导致了清朝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知识上,都慢慢的落后于其他西方列强国家,所以被西方列强国家侵略的事件才开始发生。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一个国家想要强大,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不然你只有被迫挨打的份,清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那么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迫挨打了呢。其实这还是要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说起,这个时候是清朝逐渐走向灭亡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也是清朝第一次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第一次签订的条约便是我们熟知的南京条约,此条约内容就是向英国赔款2000多万元,从这以后西方列强国家就感觉清朝十分好欺负,于是就开始永无休止的瓜分清朝。
而清政府对此也做出了很多革新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让清朝变得强大,能与西方列强国家抗衡。但是这些运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还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慈禧的独权所导致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政府从1840年到1901年这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各种不公平的条约。这些条约加起来,总共要向西方列强国家赔偿5亿多的白银。而清政府那个时候已经十分的穷了,根本赔不起那么多条约里面所包含的白银。那么这些白银最终是由谁赔偿的呢?
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以后,便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个时候清政府已经灭亡了,按理说清政府欠的那些外债应该是两清了,可是西方列强国家却不愿意。而孙中山那个时候也刚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为了让中华民国在世界上,得到西方列强国家的认可,于是就打算继续偿还那些清政府所欠下的旧债。
孙中山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应该就是为了让西方列强国家短时间之内,不在针对中华民国政府。其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中华民国政府,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在此之间,能够更好地成长起来,以便成长到能对抗西方列强的时候,那么这些债务自然也就不用再偿还了。
孙中山的这个想法虽说很不错,可是事实上,却事与愿违。因为越是这么做,西方列强国家就越是猖狂,最终的效果却是事而起反。中华民国政府也因为一直偿还那些债款,所以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在这期间依然受到西方列强国家的侵犯与骚扰。
孙中山去世以后,南京政府的掌权人就成了蒋介石。而蒋介石和孙中山一样,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赔偿西方列强国家那些债务。而蒋介石在对日作战期间以及与共产党作战期间,每时每刻的搜集大量白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还完那些债款。
在这期间蒋介石累计搜刮了大约6亿白银,然而这些白银即便全给了那些西方列强,可是剩余的债务依然没有还清。而西方列强国家也没有打算放弃剩下的债务,就像是一个贪婪的野兽,依然吸取着南京政府的血液,感觉就是不把你榨干,不罢休的样子。
蒋介石的做法,我个人感觉还是有一些不妥,毕竟那个时候一起联合对抗法西斯,所以那些债款,其实没必要再继续还给那些西方列强国家了。把这些债款用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岂不更好?这样的话,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了,也就有了话语权。我想这个时候,那些西方列强国家,即便再想要那些债务,我们也有能力不给他们。
孙中山和蒋介石虽然偿还了清政府所欠的一些外债,可是这些外债依然没有偿还完。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彻底认识到如果继续偿这些债务,那将会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这对自己的国家是极其不利,并且十分愚蠢的一件事情。于是新中国就不理会那些西方列强国家,久而久之这些条约自然就作废了。
然而事实证明,新中国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不仅彻底的打消了西方列强国家的一些气焰。并且为自己的国家节省了大量的钱财,为以后的新中国的事业以及发展埋下了铺垫。从这以后,才算是真正的两清了,清政府所欠下的那些烂债也就彻底结束了。
在这期间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当时清政府欠了西方列强国家很多外债,可是当时的段祺瑞也借了日本将近1亿的白银。借了日本那么多钱,段祺瑞肯定还不清了,于是段祺瑞就擅作主张的将东北抵押给日本。
所以日本才对东北那么情有独钟,于是日本就不停的向东北要债,当时东北的老大就是张作霖。而张作霖可是一个硬骨头完全不吃日本那一套,一直和日本拖着,这也是最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的原因之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段祺瑞欠日本这1亿白银也没有归还,可以说是间接的让日本帮忙偿还了一部分欠款,可谓是奇葩的一件事情了。
总之,清政府虽然欠下西方列强国家很多外债,但是孙中山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之后,也帮忙还了一部分,虽然没有还完,但也算是接了这个烂摊子。
可是欠的这些钱实在是太多了,在短期之内根本无法偿还完,而且这样的做法,还会让西方列强国家更加的猖狂。好在最终新中国成立,这才彻底的废掉了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从这以后清政府所欠的这些外债,算是彻底两清了。
在明末清初的辽东战场上,一位明朝边将的倒戈成为历史转折的关键注脚。李永芳,这位原抚顺千户所游击将军,以“明朝首位降清将领”的身份,不仅为后金打开了辽东门户,更通...
李永芳 2025-10-23 深宫权谋:慈禧宠信李莲英的隐秘逻辑在晚清风雨飘摇的紫禁城中,李莲英以宦官之身执掌宫廷权柄五十三年,成为慈禧太后身边最不可或缺的“影子”。这位出身河北农村的贫寒少年,如何从底层太监跃升为正二品总管...
李莲英死亡之谜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10-23 乾隆情深:忻贵妃薨逝后的五日朝堂空寂与帝王柔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初四,紫禁城内一片肃穆。年仅四十岁的忻贵妃那拉氏(后追封为忻贵妃)因病薨逝于永寿宫。消息传至养心殿,乾隆帝手中朱笔顿落,在奏折上晕...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忻贵妃 2025-10-23 帝王私欲录:解码清朝最荒淫君主的性瘾与权力游戏在清朝十二帝的谱系中,性欲与权力的纠缠始终是隐秘的暗线。从康熙的"三十妃夜宴"到咸丰的鸦片纵欲,从乾隆的江南猎艳到同治的娼楼...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3 礼教藩篱与权力博弈:贾琏疏离宝钗的深层密码在《红楼梦》的家族权力网络中,贾琏对薛宝钗的疏离并非偶然,而是封建礼教、血缘亲疏与权力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看似“无交集”的关系,实则暗藏多重社会密码。一、礼...
薛宝钗 2025-10-22 破局者李卫:从捐官到重臣的雍正用人密码在科举取士占据主流的清代官场,一个仅靠捐资入仕、文化程度有限的官员,却能在雍正朝十年间从五品员外郎跃升至一品直隶总督,李卫的仕途轨迹堪称清代官场的&qu...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李卫 2025-10-22 权力困局与制度悖论:清朝亡国前夕立宪失败的深层密码1912年2月12日,随着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轰然倒塌。这场终结背后,立宪派与革命派长达十年的博弈尤为关键。当立宪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仍在为“...
康有为 溥仪 2025-10-22 权谋与真情交织:赫舍里氏如何成为康熙帝的皇后并缔造传奇婚姻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康熙帝与赫舍里氏的婚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情感深度的佳话。作为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不仅以庶出之身突破传统门第观念登上后位,更以温婉...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2 九子夺嫡余波:雍正为何成为古代兄弟相残皇帝中的“头号黑锅侠”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兄弟相残的惨剧屡见不鲜:秦二世胡亥赐死扶苏,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弑兄,隋炀帝杨广鸩杀兄长杨勇……然而,在诸多“同室操戈”的案例中,雍正帝却因...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杨广 2025-10-22 雍正密立弘历:一场跨越三代的政治布局与帝王智慧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亲书密旨,将皇四子弘历立为继承人,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雍正帝基于政治现实、家族传承与个人才能的...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