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留下上亿赔款,这些钱最后怎么样了?清朝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因为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正是因为如此,清朝才遭到西方列强国家的瓜分。特别是1900年的时候,慈禧向世界宣战,最终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与世界列强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其中,辛丑条约里面就有一条,就是要求中国赔偿450000000白银!然而这么多的钱,当时的清政府,可是没法一次性付清。一直到清政府灭亡了,这上亿的债款依然没有还清。后来孙中山以及蒋介石赔偿了一部分,不过还是没有还请,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债款才彻底的作废。
当时的清朝建立以来,特别是在康熙年间,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个时候,清朝也有了炮火,论军事实力可以说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毫不逊色于西方列强国家。
只是从乾隆以后清朝就开始慢慢的衰落,这就导致了清朝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知识上,都慢慢的落后于其他西方列强国家,所以被西方列强国家侵略的事件才开始发生。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一个国家想要强大,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不然你只有被迫挨打的份,清朝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那么清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迫挨打了呢。其实这还是要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说起,这个时候是清朝逐渐走向灭亡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也是清朝第一次与西方列强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第一次签订的条约便是我们熟知的南京条约,此条约内容就是向英国赔款2000多万元,从这以后西方列强国家就感觉清朝十分好欺负,于是就开始永无休止的瓜分清朝。
而清政府对此也做出了很多革新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让清朝变得强大,能与西方列强国家抗衡。但是这些运动,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还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慈禧的独权所导致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政府从1840年到1901年这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各种不公平的条约。这些条约加起来,总共要向西方列强国家赔偿5亿多的白银。而清政府那个时候已经十分的穷了,根本赔不起那么多条约里面所包含的白银。那么这些白银最终是由谁赔偿的呢?
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以后,便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个时候清政府已经灭亡了,按理说清政府欠的那些外债应该是两清了,可是西方列强国家却不愿意。而孙中山那个时候也刚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为了让中华民国在世界上,得到西方列强国家的认可,于是就打算继续偿还那些清政府所欠下的旧债。
孙中山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应该就是为了让西方列强国家短时间之内,不在针对中华民国政府。其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中华民国政府,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在此之间,能够更好地成长起来,以便成长到能对抗西方列强的时候,那么这些债务自然也就不用再偿还了。
孙中山的这个想法虽说很不错,可是事实上,却事与愿违。因为越是这么做,西方列强国家就越是猖狂,最终的效果却是事而起反。中华民国政府也因为一直偿还那些债款,所以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在这期间依然受到西方列强国家的侵犯与骚扰。
孙中山去世以后,南京政府的掌权人就成了蒋介石。而蒋介石和孙中山一样,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赔偿西方列强国家那些债务。而蒋介石在对日作战期间以及与共产党作战期间,每时每刻的搜集大量白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还完那些债款。
在这期间蒋介石累计搜刮了大约6亿白银,然而这些白银即便全给了那些西方列强,可是剩余的债务依然没有还清。而西方列强国家也没有打算放弃剩下的债务,就像是一个贪婪的野兽,依然吸取着南京政府的血液,感觉就是不把你榨干,不罢休的样子。
蒋介石的做法,我个人感觉还是有一些不妥,毕竟那个时候一起联合对抗法西斯,所以那些债款,其实没必要再继续还给那些西方列强国家了。把这些债款用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岂不更好?这样的话,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了,也就有了话语权。我想这个时候,那些西方列强国家,即便再想要那些债务,我们也有能力不给他们。
孙中山和蒋介石虽然偿还了清政府所欠的一些外债,可是这些外债依然没有偿还完。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彻底认识到如果继续偿这些债务,那将会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这对自己的国家是极其不利,并且十分愚蠢的一件事情。于是新中国就不理会那些西方列强国家,久而久之这些条约自然就作废了。
然而事实证明,新中国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不仅彻底的打消了西方列强国家的一些气焰。并且为自己的国家节省了大量的钱财,为以后的新中国的事业以及发展埋下了铺垫。从这以后,才算是真正的两清了,清政府所欠下的那些烂债也就彻底结束了。
在这期间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当时清政府欠了西方列强国家很多外债,可是当时的段祺瑞也借了日本将近1亿的白银。借了日本那么多钱,段祺瑞肯定还不清了,于是段祺瑞就擅作主张的将东北抵押给日本。
所以日本才对东北那么情有独钟,于是日本就不停的向东北要债,当时东北的老大就是张作霖。而张作霖可是一个硬骨头完全不吃日本那一套,一直和日本拖着,这也是最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的原因之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段祺瑞欠日本这1亿白银也没有归还,可以说是间接的让日本帮忙偿还了一部分欠款,可谓是奇葩的一件事情了。
总之,清政府虽然欠下西方列强国家很多外债,但是孙中山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之后,也帮忙还了一部分,虽然没有还完,但也算是接了这个烂摊子。
可是欠的这些钱实在是太多了,在短期之内根本无法偿还完,而且这样的做法,还会让西方列强国家更加的猖狂。好在最终新中国成立,这才彻底的废掉了这些不平等的条约,从这以后清政府所欠的这些外债,算是彻底两清了。
在《红楼梦》的悲剧长卷中,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中极具争议与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以“脂粉队里的英雄”之姿执掌荣国府,却在权力倾轧、人性贪婪与命运无常的交织中,从“琏二...
王熙凤 2025-09-17 邢夫人与王夫人:荣国府妯娌间的权力暗战与伦理困局在《红楼梦》的权力场域中,邢夫人与王夫人这对妯娌的关系堪称贾府权力结构的缩影。她们的互动既非表面和谐,亦非彻底决裂,而是在宗法伦理、家族利益与个人野心的交织中,...
王夫人 邢夫人 2025-09-17 薛宝钗的命运终章:金簪雪埋与时代困局下的悲剧人生在《红楼梦》的宏大叙事中,薛宝钗始终是极具争议性与复杂性的角色。她以"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姿态游走于封建礼教与人性本真之间,最...
薛宝钗 2025-09-17 董鄂妃的真实历史:红颜薄命与帝王痴情的传奇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却耀眼,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董鄂妃,这位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以其绝世容颜、出众才情与温...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16 血色江湖:五枚师太为何对方世玉痛下杀手在中国武侠文化的长河中,方世玉与五枚师太的恩怨情仇始终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这位铜筋铁骨的少年英杰,为何会命丧于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尼之手?这场看似突兀的死亡背后,实则...
方世玉 2025-09-15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阮元:一代文宗,三朝阁老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官员、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杰...
阮元 2025-09-15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傅善祥最终下场:历史迷雾中的多重镜像1856年9月2日深夜,天京东王府内火光冲天,北王韦昌辉的刀斧手在血泊中翻找着东王杨秀清的首级。这位曾以“天父下凡”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领袖,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杨秀清 傅善祥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