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真正欣赏的大将,并不是关羽,而是这3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描绘成了忠义的代表,他不仅战斗力很高,军事能力强,而且为人忠义,对刘备非常忠诚,可以说,在演义中,关羽除了高傲点,没啥缺点了。曹操当初为了得到关羽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到最后更是把赤兔马也送给了关羽,可是最终也没能留下关羽。不过即便如此,曹操也没有对关羽多加阻拦,反而是赞叹关羽的忠义。从演义中的描述来看,曹操确实是非常欣赏关羽的。
不过如果我们从正史来看,曹操对关羽却并非真正的有多欣赏,顶多就是当作一个还不错的将领看待。
在击败吕布时,关羽曾经想要向曹操讨要秦宜禄之妻,结果由于他多次向曹操提及这件事,曹操留了个心眼,想看看这个女人有多漂亮,结果秦宜禄之妻果然漂亮,于是曹操将其占有,拒绝了将其送给关羽。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对关羽的态度,要是曹操真的非常欣赏非常看重关羽,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女子送给关羽?如果说是因为此时关羽还是刘备的手下,那为何之后关羽投降曹操,曹操也没有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这不就说明曹操对关羽根本没有那么看重吗?
而且关羽投降曹操时,曹操只是任命他为偏将军,没有封侯封爵,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是因为后面阵斩颜良,立下大功得来的。所以曹操对于关羽的感情,其实并没有演义中所描述的那么深,曹操只是把关羽当作一个能力不错的大将对待,曹操本来就是一个爱才之人,他喜欢关羽的人品,但并非真正欣赏关羽!事实上,曹操真正欣赏的人是这三人!
作为五子良将之首,曹操对张辽的欣赏大家其实都是理解的。最开始张辽投降曹操时,曹操就已经直接封他为关内侯了,之前张辽跟随吕布时已经展现了他超强的能力,赢得了曹操的好感。之后他更是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合肥之战,张辽以800骑兵冲击孙权大营,大胜而归,成功的鼓舞了曹军的士气。当时合肥城只有数千曹军,而吴军有10万,合肥能够守下去,很大程度是因为张辽的行动提升了曹军的士气,打击了吴军的嚣张气焰!
合肥之战后,曹操来到当年张辽的战场,感叹良久。曹操感叹些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但合理推测应该是感叹张辽太猛了,军事能力太强了,这仗要是换成他自己上,估计都打不出这么好的战果,这不就是曹操对张辽的欣赏吗?而在曹操感叹之后,史书中紧跟一句“乃增辽兵”,可以看到,曹操是非常欣赏张辽的忠勇才能的,开始给张辽增加兵权了。曹操这个人,向来对外姓将领防范甚严,在张辽这里,他做出了改变!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因为郭图的谗言,张郃被迫投降曹操。而曹操见到张郃主动来降,非常高兴,当即对张郃升官加爵。
《三国志》: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曹操直接将张郃比作韩信,并封张郃为都亭侯,这比关羽投降曹操时的待遇可好多了。之后张郃也是从征四方,屡立战功。汉中之战时,夏侯渊被斩,张郃临危受命,统领汉中曹军,成功的稳住了曹军的军心,可见当时张郃的声望已经是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之后曹操更是对张郃假节,让他统领汉中的所有军务!
事实上,在所有外姓将领中,原本于禁是最受曹操欣赏信任之人!于禁和曹操相知三十年,基本可以算是最开始跟着曹操打天下的那一波人,再加上于禁本身治军严明,军事实力强,所以其实在襄樊之战前,于禁是所有外姓将领中,曹操最欣赏、信任之人!没有襄樊之战,五子良将第一人不一定会是张辽,很可能会是于禁。
只不过于禁比较倒霉,遇到了襄樊之战。当时襄樊之战的主帅本来不是于禁,曹操本来想让曹植统领七军前去救援,结果曹植喝的不省人事,没个主帅样子,于是曹操把曹植给换成了于禁。对于曹植来说,他这是因祸得福,而对于于禁来说,这可就是无妄之灾了!因为水淹七军那一仗,无论是换做任何人前来,都会遭到大败,就算曹操亲自前来也一样!因为于禁根本不是输在战术上,而且输在了洪水之上。
据史书记载,当时连日暴雨,大水平地数丈,曹军大多是北边来的军队,没有大战船,根本无法作战,只能往高处跑。而关羽有水师,有战船之利,可以站在船上进攻曹军,所以曹军根本无法抵挡,这么大的水,打不赢、跑不掉,没东西吃,只能投降!而曹操其实也是知道于禁的不容易,他并没有怪于禁打输了,他是怪于禁为何要投降,而不是去死?
其实在那个年代,打仗输了投降是很正常的行为,当年关羽不就投降了曹操吗?可是于禁倒霉就倒霉在他旁边有一个庞德,这个庞德宁死不降,很有气节,这一下就把于禁给衬托得胆小怕事了。要是没有庞德,估计曹操也能理解于禁,没办法的事嘛。但庞德在那边一对比,曹操就感叹了,我这么欣赏信任的于禁,怎么到头来却不如庞德呢?这能怎么说呢?只能怪于禁运气太差,不来襄樊,啥事没有!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