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敢不敢入侵永乐年间的大明?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从努尔哈赤在明朝末期起兵反明以来,明朝就好像一栋地基不稳的楼房,被努尔哈赤在楼外狠狠地踹了一脚,摇摇欲坠。就等着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在房子内部闹腾起来,最终将大明王朝这栋两百多年的房屋彻底损毁。
很多人都会叹息大明最后灭亡之时,崇祯帝在煤山之上保住了自己最后的尊严。也有人会为这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而悲伤。那么当努尔哈赤起兵之时,遇到的是大明军力最为强盛的永乐时期,大明灭亡的命运,会不会改变呢?努尔哈赤会不会遭到惨痛的失败呢?
努尔哈赤如果在大明朝那个时候敢于反抗大明,失败是一定的!只不过区别在于努尔哈赤会怎么死、以及多久、会由谁来平息这场大明朝内部的叛乱?我们可以尝试从文化,军事,经济三个角度来稍加分析,就能知道努尔哈赤在那个时候进攻明朝,输得冤不冤?
明朝永乐时期的军事实力,实在不是努尔哈赤能够撼动的
如果说明朝在朱元璋手上,是草创时期,在制度和形式上到处都是创业的痕迹。虽然那个时候的明朝军队,精兵悍将更多,士兵也更加有血性。但是要说明朝军力最为鼎盛的时刻,还是要属永乐皇帝朱棣在位的时候。

永乐皇帝在登基之前就经常带兵深入蒙古,打击元朝残余势力。而他为了夺得皇位,也是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可以说在明朝皇帝当中,朱棣是除了朱元璋以外最能打的那个。他要不没什么事情就北上进攻蒙古诸部落,刷一刷军功。要不就组织规模极其庞大的海军舰队,向外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军力。
这个时候的大明是能够没事找人打架的时代,在北京的京营兵力十多万,而且都是精兵悍将,并非经过土木堡之战过后重建的京营,两者在战斗力和士气方面不可同日而语。而在蒙古部落的兀良哈三卫,也是极具战斗力的边防力量,在靖难之役当中多次帮助朱棣在关键时刻翻盘。
努尔哈赤在万历年间起兵之时,具体兵力并不详细。然而根据《李朝宣祖实录 卷三十》记载,“努尔哈赤部下,原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皆精勇惯战”。努尔哈赤作为建州女真的一个部落统治者,拥有五、六万的兵力还不算过于离谱。但以这些相对悍勇的兵力去进攻明朝永乐时期的边境,实在是不够看。
在经济方面,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肯定不如大明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直到大明灭亡,明朝的经济实力都远远超过了女真部落。明朝初年,全国的经济重心都在于恢复元末时期战乱所造成的破坏。在朱元璋和建文帝时期,这种经济建设方针尤为明显。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以后国内外战事明显减少,经济建设的重心又回归到商业发展之上。
从1405年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1403年(永乐元年),民间交铁课79800多斤,并疏浚大运河,修筑永乐大典,北边和蒙古进行作战,南边还在欺负越南。可以说永乐年间雄厚的国力以及经济实力足以支持明朝,同时开展两场战争,而不耽误民生发展。
而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作为渔猎民族,其主要经济产业,几乎没有。其出产以人参等山货为主,其部落经济自给自足,盐、铁等战略物资严重依赖于明朝供应。在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因为战乱而死之后,明朝给努尔哈赤补偿了几十份敕书,就是可以和明朝进行经济贸易的通行证,在部落当中是很值钱的硬通货。这样的建州女真部落,以这样的经济怎么才能支撑它和庞然大物明朝的战争呢?
落魄的明朝读书人在女真部落当中,也是很稀罕的
在永乐年间文化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于《永乐大典》的编撰。因为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也比世界其他各国的百科全书要早好几百年。而且在永乐年间,建立了多个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永乐年间的明朝,不仅在文化与商业上和其他国家有充分的交流。在军事上也和当时世界上几大强国有过切磋,比如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就都在明朝水师手上吃过亏。
而建州女真直到建立清朝以后,才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下来。在此之前很多投奔辽东地区的明朝读书人,都被当时的满清政权引为座上宾。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女真族在文化上面确实不值一提,而满族文字也是在皇太极时期才慢慢完善起来。而明朝的诗词歌赋什么的,当时的女真部落也没有什么人物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在文化上建州女真和明朝,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结语:大明永乐年间,不管是在军事,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制度上,都全面领先于努尔哈赤起兵时的建州女真部落。努尔哈赤率领的这些女真八旗精锐,虽然可以一时侵略进入大明境内,但是他们靠什么扛住明军随后的报复行动呢?
明成祖朱棣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本性,必然会对辽东地区这部数万人的部落武装,进行残酷的报复。而摄于大明国威,不管是北边的蒙古部落还是南边的朝鲜,都不会接纳建州女真入境逃窜。那么如果努尔哈赤以这样的状态去进攻永乐年间的大明,只能说是取死有道耳!
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萨尔浒之战:明军若想取胜需破解的四大困局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决定国运的转折点。明军集结20万精锐(含朝鲜联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却在5天内被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全歼三路,阵亡将领300...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爱新觉罗·多铎:清初开国名将的功过人生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朝初年宗室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他...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7-30 多铎与豪格:清初权力漩涡中的双雄对决在清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多铎与豪格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军事天才与政治强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记。若以“谁更厉害”为评判标准,需从军事才能、政治博弈...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铎 2025-07-29 科尔沁最后的公主:寿安固伦公主与清蒙联姻的落幕在清朝与蒙古长达三百年的联姻史中,科尔沁部始终占据核心地位。从太祖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科尔沁部共迎娶12位清室公主,同时输送58位公主远嫁草原,缔造了“一门...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寿安固伦公主 2025-07-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