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兄弟达二十六人,朱元璋立其为太子,为何无人争夺太子之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标是朱元璋用半辈子心血培养的,兄弟们根本不会去和朱标争皇位,朱棣他们都是朱标一手带大,长兄如父。在朱元璋眼里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儿子就是和其他儿子不一样,攻打南京时朱标出生,朱元璋立马在附近的山上了个碑,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朱元璋自封吴国公时朱标就是世子,称帝后第二件事就是立朱标为太子。朱元璋发火时只有朱标敢去顶雷,相比朱樉,朱棡,朱棣犯个错就能被朱元璋抽个半死,在朱元璋心里除了他的江山,第二就是马皇后和朱标这个儿子,其他的都得往后排。
马皇后只有朱标一个儿子,其他都是女儿。在朱元璋眼里只有马皇后和朱标才是可以嬉笑打骂的家里人,其他的都得靠边站。在朱标眼里朱元璋是他爹,在别的皇子眼里朱元璋是父皇,这就是差距。
朱标是历史上少有的权力极大的皇子,朱元璋真的是能给的都给能铺的路都铺了,他在文臣武将里威望都高,老一辈那几个也都认他,新生的也服他;兄弟里也都服这个大哥,朱标还冒死保过这几个弟弟,而且他心仁,谁闲的没事反这样一位大哥,而且你根本反不赢。
朱标其实算有能力,心宽仁厚。且朱棣没有理由造反,古代造反其实很难的,要师出有名。朱允文搞他那几个叔叔,人家兵也交了,权也交了,非要搞死人家,不给人家一点活路,逼着没办法,朱棣才造反的。

朱标在当太子期间满朝文武大臣都服朱标,如果当时朱标在活得更久一些的话,大明直接走向盛世的巅峰,而且朱标就是这些文武大臣的救命稻草。
朱标一去世朱元璋就开始大开杀戒,也就后来让朱棣有了机会。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当吴王,更何况朱标在朱元璋快要统一天下之前就和马皇后一起治理军务。
长兄如父,这是情感。而且朱标在朝中已经坐实坐死,政治上也绝无问题。朱标不死,满朝文武(就算没有蓝玉)都不会支持他以外的别人。朱棣也不傻,情感上他服朱标,政治上他压根搞不过朱标,根本不会有反心。
朱元璋对朱标真是手把手培养,寄予厚望,该做的坏人全他做了,把好名声留给儿子,朱标本事能力也撑得起来,谁能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然而即使朱标早逝,朱元璋冒着崩盘的危险也要把位子传给朱标的儿子,真是顶级亲爹。

实际上就是朱标的死才是朱元璋开始搞大清洗的原因,朱元璋先降罪于那些大臣们然后再让太子给他们求情开脱父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结果朱标早亡使得朱元璋性情大变,杀了功臣先不说,又整了一堆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这在明代中后期才体现)。
如果朱标继位就不会有朱棣什么事了,朱棣的叛乱全国上下都有涉及可以说是毁了半个明代的风水,注定了之后的不太平了。
朱标的弟弟们对朱标都很爱戴的这是发自内心的爱戴,而且朱允炆在位朱棣也不会去造反,要不是朱允炆削蕃做得太过朱棣都不会反,历朝历代削蕃有谁像他那么削的?要么逼死要么削成庶人。
朱棣本来也没想反,朱允炆刚继位就夺了叔叔们的军权,朱棣要是想反会交权吗?会把所有的儿子送去当人质吗?朱棣起兵的时候手上就几百人,他一个手握重兵守国门的藩王,要早有反心会是这个准备?永乐盛世证明他绝对不傻,朱棣是有能力的。

朱标是大哥,嫡长子,一手一脚带大朱棣,还帮老朱处理十几年朝政。还有朱标不死,蓝玉不死,蓝玉支持朱标是最强后盾。加上蓝玉军事才能吊打朱棣+其它藩王都绰绰有余。所以朱标不死,朱棣除非傻了才敢造反。朱棣个人能力就算不差,但他出身比不上朱标,这是硬伤。另外:提起清君侧,虽说确实是建文帝先下手的,但若是一味相信史书上的记载也不尽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唐以后帝王干涉史官的也不少,成祖总不会写自己的错,只能把罪名扣侄子身上。最后,朱棣与朱标最大的不同,有一点,朱标不是对兄弟出尔反尔之人。
当初靖难之役时,同是他兄弟的一位藩王与他共同举事,说好了天下共享,可成祖最后食言了,让那位王爷一直仇恨着他。之后一代代宁王都不满意成祖后代,所以武宗时的宁王才会谋反,若换了朱标不会这样的。
朱标是正统继承人,忠厚仁德,百官和藩王都服他,而且朱标一直很照顾朱棣,朱棣也很敬重自己的这位大哥,朱标当皇帝的话,后面就不会有削蕃,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更不会造反。
如果朱标上位,朱棣的北平边镇和他兄弟宁王的大宁卫等塞外防御体系会继续维持下去,至少一两代皇帝的时间不会发生成自明成祖时,那样不得不迁都北京堵北方塞外防御体系崩溃的漏洞的情况。而且就算是迁都北京也没完全解决这个事情,强势皇帝在位的时候,可以压着打,再不济也能固守防线,等到后来皇帝和朝廷稍有衰弱,北京城就屡次遭到边患威胁。

朱标是朱元璋完全是以接班人的要求培养的,这点朱棣没得比,而且,朱棣要是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争太子,朱元璋第一个揍他。老朱在当上皇帝后,好多政务其实都放手给朱标处理,而且,朱标作为所有兄弟姐妹里的大哥,威望极高,朱棣敢造反,朱标估计都没反应过来,朱棣就要被自己的其他兄弟联合起来搞死。
朱标早逝很惋惜,朱元璋为他量身打造的团队因其早逝而失衡,这才导致洪武后期对功臣武将的屠戮务尽。中央功臣宿将都没了,作为拱卫中央的藩王就少了重要的制衡力量。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