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有着很多政治宿敌,他们大多数人的实力相当,为不同的势力效力,他们彼此之间较量过很多次也难分高下。就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曾经多次交锋,俩人在战场上是寸土必争,针锋相对。然而在私下里,两人却是互相欣赏,令人津津乐道。再就是曹操于刘备,也是一对宿敌,俩人曾经彼此通力合作过,也从心底的认可对方,但更多的时间却是乱世之中的对手。
除此之外,战国时期曾经一同学习兵法,却分别效力于两国的师兄弟孙膑、庞涓也算是一对著名的冤家。他们虽出身同门,却反目成仇,最终一个落下终身的残疾,另一人则是兵败身亡。
当年,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迫害他,按照犯人的规格在其脸上刺字,还将其膝盖骨挖出,导致后者从此羞于出现在人前,想去哪里只能乘车行动。那么,受到了这样奇耻大辱,孙膑是如何复仇的,他采取的手段有多狠呢?
最初,孙膑与庞涓一同拜师学习兵法,而小说《东周列国志》则表示他们的老师就是那位著名的高人鬼谷子。总之,他们二人一开始的关系是不错的,师兄弟之间互相进步,也算是其乐融融。后来,庞涓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便先行离开,到魏国当了将军,而孙膑则在不久后受其邀请也来到了魏国。
孙膑满心欢喜来投奔昔日同窗,但庞涓的目的却是为了不让才华过人的孙膑比自己更得到重用。为此,庞涓利用职务之便诬陷孙膑犯罪,在其脸上刺下了代表罪犯的耻辱刺青。只是毁容还不够,为了让孙膑不被别人发现并挖掘才华,庞涓一狠心,直接对同窗施加了"膑刑",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挖去膝盖骨,但也有人认为孙膑是被砍掉了双脚。
孙膑变得行动艰难、不便见人后,庞涓便完全放了心,于是就任由孙膑住在魏国。尽管被同窗陷害,沦落到人不像人的地步,孙膑依然没有就此消沉,他借着一次齐国使者出访魏国的机会与其取得联系,并成功说服对方将自己带回了齐国。
来到齐国,孙膑先是通过献上赛马之策引得大将田忌将其奉为上宾,又被齐威王所信任和倚重。
这之后的十几年里,孙膑没有主动找庞涓报仇,但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的一天,孙膑等来了机会。这年,魏国进攻韩国,韩昭侯急忙向齐国求援,而孙膑则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直接指挥齐军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发。
作为昔日师兄弟,孙膑对庞涓的能力还是心里有数的,知道如果仅仅是如此简单的计谋,对方未必会轻易上钩。
于是,孙膑采用了"连环计"。进入齐国境内的第一天,他先是让士兵们在埋了十万个用来做饭的土灶;第二天,他让士兵们将灶减少到五万;第三天,他更是要求士兵们只设置三万个灶。得知齐军直奔大梁,庞涓当即决定率军回援,但他又害怕贸然撤军会被齐人以逸待劳打伏击,所以时刻谨慎小心,回撤的速度也是慢上加慢,力求稳妥。
结果,当他看到齐军的土灶越来越少时,当即喜不自胜,认为这是齐军怯战,所以进入魏国后就四散逃跑。于是,庞涓立刻做出了率领少数精锐快速追击,打士气低迷的齐军一个措手不及的决定。结果,棋高一着的孙膑早就在地形狭窄的马陵设下伏兵,估算好时间等待着庞涓的到来了。
终于迎来报仇机会的孙膑难掩激动的心情,派士兵将一棵大树的树皮砍下,露出其中的白色木质,并在其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字样。
天色渐暗,庞涓率领精锐部队意气风发地赶来,一眼就看到了大树上隐隐约约有字,他打着火把前去观看之际,齐军万箭齐发,将他身边的士兵射杀殆尽。见孙膑早已设好了埋伏,庞涓自知无力回天,便自刎而死,临死之前,他还十分不甘地大喊道:"遂成竖子之名!"。
从总体上看,孙膑对庞涓的复仇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孙膑将庞涓逼死,让后者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偿还曾经的过错,这属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其次,此战过后庞涓名声扫地,而孙膑则成为了人们眼中料事如神的大军事家,这是在社会评价上让庞涓承受孙膑当年所受的苦;最后,孙膑有些恶趣味的"树上题字"行为,则是从精神、情感上,让庞涓也承受自己当年感受到的绝望和痛苦。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其人生轨迹因一场惊天刺杀计划而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以自刎献首的决绝,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象征,其故事背后交织着...
樊於期 2025-09-19 孔庙有薛瑄吗?——从祀孔庙的明代第一廉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
孔子 2025-09-19 孙子兵法从未失传:一部兵学圣典的千年传承与全球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