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景耀六年(263),魏国司马昭派兵,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军十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邓艾率三万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这三路大军,钟会兵力最多,是主力。
当姜维被钟会主力绊住之后,邓艾看到机会,率军偷渡阴平小道,穿越七百里无人区,翻山越岭,到达江由。
在江由的时候,江由守将马邈投降了,导致江由失守,绵竹不保,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放弃占据有利地形,放弃坚守,率御林军与邓艾的精锐野战军硬碰硬,最终,诸葛瞻兵败被杀,邓艾部直逼成都,刘禅见势不妙,直接投降了邓艾,蜀汉灭亡。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
这里面,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江由守将马邈投降,是不战而降?还是抵挡了魏军,失败后投降的呢?
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先看江由在哪里?江由在今四川平武东南。
当时,邓艾率军追击姜维部到达阴平,本来,邓艾想绕过剑阁,从汉德阳进入由、左儋道,然后到达绵竹,逼近成都。
邓艾邀诸葛绪一起走阴平道,但是,诸葛绪以没有收到向西进发的命令,直接拒绝了邓艾,从而进军白水,与钟会部会师了。此时,钟会派遣部将田章,从剑阁西南方直出江由。田章率军行进不到百里,遇到了蜀汉军的伏击,田章先击败了蜀汉军三校的兵力,于是,借此机会,邓艾让田章部为前锋,长驱直入。
三校是多少人?古时候,一校是一千人,三校就是三千人。
田章击败了蜀汉三千伏兵,可见,这三千人是没有经过战事历练的,是纸糊的灯笼,不堪一击啊。
而此时的钟会与诸葛绪的部队直奔剑阁,钟会有了野心,想独揽大权,于是,密报说诸葛绪畏缩不进,于是,将诸葛绪押进囚车,送到京城。钟会统领了诸葛绪的部队,实力大增,也为以后钟会除掉邓艾,埋下了伏笔。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当时,马邈是经过抵抗了的,只是,他的三千伏兵,不堪一击,被田章的军队击败了,导致江由陷入险境,马邈随即投降。
江由失守,绵竹堪忧,于是,诸葛瞻率军抵挡魏军,因为错过了战机,没有占据有利地形,也没有选择凭险坚守,凭血气之勇,最终战败身亡。
马邈战败投降,有人说,马邈是迫于无奈,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投降了,这是非常不光彩的,而诸葛瞻虽然刚愎自用,错失良机,但是,战死沙场,这是可敬的,他没有贪生怕死,是有骨气的,古人讲究忠义,诸葛瞻没有给他老爸诸葛亮丢脸。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由来与深刻寓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暴露得极其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那么,这句成语究竟是谁说的呢?它背...
司马昭 2025-03-26 司马昭是否知晓邓艾被冤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而名垂青史。然而,在灭蜀之战立下大功后,邓艾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被诬陷谋反,最终身死族灭...
司马昭 2025-03-20 司马昭之心:为何人尽皆知及其表现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纵横而著称。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沉的心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
司马昭 2025-03-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