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应该算得上是唐朝天子里面死的比较窝囊的一位了,首先他这个人一生看来都是比较窝囊的,不过这点也不能全都怪他,因为他碰上了一个权力狂的老爹李隆基,这就搞得作为儿子尤其是太子的他非常尴尬,要知道李隆基可是历史上出名的长寿天子,每当听见长寿这个词那么肯定这位天子的太子就是比较悲剧的了。
同样身为玄宗的太子李亨就是个悲剧典型,在当太子的期间就受尽了打压和精神压迫搞得他这个人就非常懦弱而且有些神经质了,后来好不容易扶正了脱离了老爹,他又马上陷入到了后宫和宦官专权的漩涡里,肃宗这个人后来想看自己老爹一眼都不被允许,当皇帝当到了这个份上可以说是窝囊死了,但是比起这些他的死才是更窝囊的,肃宗之死是在他生病期间这个时候让宦官李辅国给吓死的。
说真的中国历史上的这些皇帝什么样的死法都有,被吓死的也不算少数,但是让宦官自己的奴才把自己给吓死了,这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那么唐肃宗为何会被李辅国给吓死的呢?首先我们看唐朝的政治局面其实非常有意思,那就是从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进入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唐代的宦官手里掌握着军队,而且可以随意废立皇帝,就有些类似罗马那边的近卫军了。
这个宦官专权的源头就是肃宗自己埋下的,后来他也是死在自己种下的恶果中也算是一种因果轮回吧,对于肃宗这个人他当了皇帝之后就非常信任宦官,尤其是李辅国和鱼朝恩这样的,这个也是有背景因素的,因为之前安禄山叛乱让唐朝政府和地方将领的关系非常紧张,尤其是玄宗接连杀了几位西北军的大将。可是我们那个时候你还是需要依靠这些将领去平叛的,否则你拿什么去平叛,但是对于将领你又不放心,这个背景下宦官作为皇帝的代理人就直接登上了舞台。因为肃宗本人就是通过政变才逃出来而且没有经过正式任命就自己当了皇帝,等于他的这个皇帝并不是合法的,因此无论是底下的将领还是大臣们他都不放心。不放心归不放心,那你要处理这个朝廷你就必须去主持运转这个机构,所以他就找了他放心的宦官,为什么他最放心宦官呢?因为他之前当太子的时候受尽了朝臣和武将打压,只有李辅国这样的宦官忠心跟着他,后来到了马嵬坡兵变的时候又是李辅国等太监坚决支持他离开自己老爹去继位,于是等于在李辅国等人的拥护下他才当上了皇帝。那么这样一来他自然对宦官就最为信任的,因此军事上他用宦官去监军来监视这些平叛将领,朝廷里他用宦官去替他处理政务监察这些官员。可是这样时间一久了他自己就渐渐有些大权旁落了,李亨的背后还有一个张皇后,这个皇后是个女强人也是比较向往做武则天这样的女人,所以她就和宦官李辅国合起来把肃宗给架空了。等于皇帝渐渐成了傀儡了,那么这个情况下肃宗有没有想过办法去解决呢?还是没有的,因为这个时候叛乱并没有完全平定的,他自己也没有什么能力去处理这些而且他一直都是交给别人去做的,因此渐渐他就形成了对宦官和皇后的依赖,反而这样一来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而皇帝还一点都不干预制止,这么一个恶循环形成了就给他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了。
有关肃宗的死,普遍意义上是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发生了政治斗争,而李辅国先下手把张皇后给除掉了,这个时候肃宗自己正生病呢结果看到李辅国等人直接冲进来把皇后拉出去给杀了,气氛之下他就直接病重挂掉了,看起来确实是很悲剧。有关他为什么能被吓死,其实李唐皇族本身就是有遗传的心脑血管病的,李亨本人也是一直身体都不好。正在养病的时候皇宫又发生了惊变,因为他这一生本来就是几番大起大落,对这个事情已经非常敏感了,等宫里又发生了惊变后他这心里就承受不了了。但是我们说他的死因还是个谜题,因为这个被吓死其实是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因为通过史书记载我们只能得出这么个不着调的结论,他是病死在宫内政变的过程里的,至于是不是正常死亡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