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道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发展,都离不开两个词,大一统和大混乱,这是古代封建王朝更新换代的常态,大一统时期,天下太平,政治清明,国家正常运行,人民丰衣足食,基本实现了所谓的天下大同,这可能是古代人民梦想中的生活。
比如大秦王朝建立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之后所出现的多个和平盛世,比如汉武帝的大一统,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后来清代早年的康乾盛世,都是天下太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对于处于上帝视角的我们来说是无趣的。
研究古代历史,往往是政权之间的相互冲突更加有意义,在我国古代,政权冰凉的情况不在少数,多个政权彼此之间的相互战争也是频频发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乱世,俗话说乱世必出英雄,以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为例,就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
无论是通过小说还是正史,甚至是后来小说翻拍而成的电视剧,我们对那段纷纷扰扰的历史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其中涌现出的不少英雄豪杰和经典形象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所铭记。
周瑜和陆逊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究竟是谁更胜一筹呢?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东吴的顶梁柱们
其实从小说来直接分析当时的真实历史是不太合理的,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当时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思想,也就是说,作者的重点在以刘备为首的蜀汉一方,至于曹操方面为了形成矛盾则是一踩再踩。
至于东吴方面则会显得有些尴尬了,算不上正派,也算不上反派,多次的身份转换,再加上作者笔墨的刻意减少让人们对东吴的印象并不是很深,殊不知东吴才是三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并且孙权最早的使用了分权与制衡的先进策略。
抛开演义上所包含的个人情感,在那个大混乱的时代,根本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各为其主和忠心不二,一旦选择了一个阵营就应该在这里发光放热,东吴政权依附长江天险,占据六郡八十一州,人才不在少数。
其中的天花板莫过于这四位大都督了,他们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虽说任职时间和采取措施不同,但是这四人在任职期间都有不少的成果。
首先是鲁肃和吕蒙二人,这二人的功勋是四人之中相对比较低的,鲁肃的主要功勋无非就是促成了孙刘两家联盟,说是为东吴找来了一个可靠的队友,其实是找来了一个从中渔利的渔夫,大胜曹操之后,强占荆州之地不归还。
而后周瑜亡故,鲁肃继任大都督,这件事情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在这个时候,吕蒙出现了,当初主张联合刘备的将领基本亡故,所以吕蒙在继任大都督之后直接采用物理手段夺取了荆州,但是之后就亡故了,所以并没有太多机会施展才能。
美男子周瑜
其实东吴最具有争议性的就是陆逊和周瑜两个人了,他们两个一个帮助东吴打下了江山,一个帮助东吴化解了亡国之危,可以说都是功不可没,但是究竟是谁更胜一筹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周瑜,无论是从三国演义还是从正史上看,周瑜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他和孙策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甚至将自己家中的院子收拾整理出来让孙家居住,可以说人还是挺不错的。
后来孙策从袁术手下以玉玺为代价,要回了原本属于孙坚的兵马回江东建立基业,周瑜了解后瞬间带兵前去投靠帮忙,二人共举大事,之后在二人的联手之下,开始逐步攻下江东的州郡。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经营之后,二人的势力开始壮大了起来,大军也扩充到了数万人之多,周瑜可以说是东吴的开国功臣,不仅如此,江东稳定之后,孙策遇刺身亡,周瑜又开始辅佐孙权执掌江东,帮他操练水军,富国强兵,可以说为东吴的稳固立下大功。
即使在东吴面临曹操的虎视眈眈时也丝毫不怂,直接联合刘备先连环,后反间,再用火攻,赤壁一战直接以少胜多,可以说是东吴相当重要的角色,做出的贡献也是相当大。
陆逊陆伯言
而陆逊当初之时孙权的一位幕宾,虽说年轻并且只是一介书生,但是心中的计谋却是相当厉害,当时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就是陆逊对吕蒙提出了偷家的计策,趁关羽不注意直接袭取了荆州。
而后刘备得知关羽的死讯之后非常愤怒,不顾手下的苦苦劝阻而发兵伐吴,面对当时铺天盖地的蜀军孙权基本是束手无策,此时的陆逊站了出来,并且很快就抓住了蜀军的弱点,了解蜀军是长途跋涉而来,追求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
所以和后来的司马懿一样,采用了以逸待劳的防御政策,直到后来蜀军的粮食耗尽,正值疲惫之际瞬间率大军杀出,夷陵一战火烧连营八百里,战功显著,将东吴从生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一战之后,陆逊还大破曹魏,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将帅之才,只不过后来参与了立嗣之事便不再受重用。
两人比较
通过这段正史的比较之后,俩人的差距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从二人的作战方面,周瑜主要是赤壁一战的进攻,而陆逊则是夷陵之战的防守,并且使用的都是火计,都是大获全胜而归,所以在作战方面是不相上下的。
但是在谋略方面陆逊就比不上周瑜了,周瑜当时的许多计谋都堪称绝妙,奈何碰上了无敌的诸葛亮,虽说智商不及孔明,但是比陆逊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其次就是周瑜拥有建国之功,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状态,所以贡献远大于陆逊。
最后,周瑜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是要胜过陆逊的,他了解参与立嗣之争的后果,所以对于孙权只是用心辅佐,而陆逊就不一样,参与太子选择的他注定会被慢慢埋没。
总结
由此可见,周瑜从多个方面要远胜于陆逊。
三国时期的小乔,作为周瑜之妻,以“国色天香”闻名于世,其墓葬位置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演变为横跨皖湘两地的文化谜题。安徽庐江、南陵与湖南岳阳三处“小乔墓”,既是...
周瑜 2025-09-16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历史草船借箭的真实主角:从演义到史实的探寻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令周瑜惊叹不已,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然而,当...
诸葛亮 周瑜 2025-07-30 三气周瑜:文学虚构与历史真相的碰撞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三国演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其中“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将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对决推向高...
诸葛亮 周瑜 2025-07-15 周瑜:三国东吴的军事脊梁与战略先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烽烟四起。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东吴政权的核心支柱。他不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更是孙吴政权从地方割据...
周瑜 2025-07-14 小乔之死: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可能在三国历史与文学交织的宏大叙事中,小乔作为周瑜之妻,以其倾国之貌与贤淑之名,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形象。然而,关于她的死亡真相,史书却未留下明确记载,反而在民间传说...
周瑜 2025-07-10 周瑜:东吴柱石与三国格局的奠基者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周瑜如同一颗璀璨的将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远的政治谋略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东吴政权...
周瑜 2025-07-01 周瑜打黄盖:赤壁烽火中的苦肉计与忠诚史诗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军营中上演了惊人一幕:老将黄盖因“违抗军令”被周瑜当众杖责,皮开肉绽。这记军棍,实则是周瑜与黄盖联手导演的苦肉计,为火烧曹军连环船埋下关键伏笔...
周瑜 2025-06-23 周瑜为什么叫周郎:三国风华中的“郎”称文化解码周瑜,字公瑾,这位东汉末年名震江东的“美周郎”,其名号中的“郎”字承载着三国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密码。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中,“郎”绝非普通称谓,而是对青年才俊的至高...
周瑜 2025-06-11 三国人物张温籍贯考辨:吴郡吴县的历史印记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张温作为东吴的重要人物,其生平事迹虽未如诸葛亮、周瑜等名将般广为人知,却也因独特的政治经历与文化贡献而值得探究。关于张温的籍贯问题,通过梳理...
诸葛亮 周瑜 2025-05-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