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经过了隋朝的乱世之后,唐王李世民成功将诸侯歼灭,建立了大唐王朝。虽说唐朝已经建立,但它的根基尚不稳固,李世民为此也劳心费神,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他想尽了办法去维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唐王朝。
可无奈“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王朝的命运总是充满未知,李世民千方百算,却漏下了一个祸根,而这个祸根正是被徐茂公偷偷留下的,这其中又是怎么一回事?
将星陨落
在历史当中,单雄信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大将,他号称天下无敌,不论是在历史典故还是在电视剧当中,他都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他擅长使用长枪,常将唐军打得落荒而逃,在隋朝后期更是将隋朝的正规军打败。
虽说单雄信勇冠三军,可这个人物的命运有些悲惨,在他的生涯当中,始终没有遇到一个明主。
在起事的初期,他先是加入到了瓦岗寨,当时的瓦岗寨各路英雄群集,类似于北宋时期的梁山,可无奈的是,这里的领导人眼光狭隘,使瓦岗寨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甚至自己的地位被李密所取代。
李密当起了寨主之后,本来想着能够安稳两天,可没想到的是王世充又起兵来讨伐,就这样刚刚安定下来的寨子又被王世充所破坏。
在失落的情绪下,单雄信无奈又投靠到了王世充的脚下,在为王世充效力的时候,他曾多次击败唐军,因此也被封为大将军。
就在自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潮之后,他碰到了李世民带领的军队,这支军队像如有神助一般,大破牢关,生擒王世充,单雄信也因此被迫投降。
王世充投降后,因为李世民觉得单雄信这个人反复无常太不靠谱,于是索性下令将单雄信和跟随他一起打仗的部下通通斩杀。
就这样一代名将单雄信死于李世民之手,这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一念之仁
据史料记载,当时李世民在杀单雄信的时候,有许多人出来阻拦,替单雄信求情,其中最为激烈的一个人就是徐茂公了。
刚刚投降唐朝没有多久的徐茂公不顾自己生命安危,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苦苦哀求李世民,并向李世民保证他不会再反水。
可李世民却一意孤行相信自己的直觉,将其斩杀。唐史曾描述过这一幕,徐茂公见求情不成,于是便将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割了下来,给了单雄信。
那么为什么徐茂公会这么舍生忘死地保护他呢?其实二人之间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早在瓦岗寨的时候,两个人便成了好朋友。
徐茂公常常为其出谋划策,而单雄信则负责冲锋陷阵,两个人可是说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只要这两个人出战,几乎没有打不赢的仗。
在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之后,兄弟二人才正式分道扬镳,选择了自己不同的道路。徐茂公投靠了唐王李世民,而单雄信则在王世充麾下落脚。
之后便出现了刚才的一幕,徐茂公虽然没有保住单雄信,但在他的苦苦哀求之下,李世民同意放过单雄信的家属。
历史无常
而李世民也万万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个举动为唐王朝留下了祸根。在单雄信的事件逐渐被唐人所淡忘的时候,徐茂公才开始动用自己的权力,为他们安排好的出路。
在徐茂公的特殊照顾之下,单雄信的家人不仅没有像其他俘虏家属那般过得艰苦,反而得到了高官厚禄,受到了唐朝领导者的重用,单雄信的孙子就做到了凉州司马这一重要职位。

时过境迁在唐朝的中期,由于节度使安禄山的势力日益强大,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次战乱使唐王朝日暮西山,再也回不到巅峰时刻,这也是这个国家由盛转衰的节点。
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宦官却逐渐把持住了整个国家的命脉,霍乱再一次的降临在了唐王朝的头上,百姓们在这段时间里痛不欲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伴随着一声怒吼,一位叫黄巢的科举落榜考生,因为不满朝廷的科举制度,同时也为百姓疾苦,燃起了反抗之心。
就这样他在长恒县揭竿而起,立志要推翻唐王朝,之后就爆发了唐王朝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似乎就像一个时钟,虽然每天都不同,但还是反反复复地走着相同的路。
每一个王朝的衰败意味着新生力量的雄起,盛极必衰的唐王朝也是这样,然而黄巢的起义并没有成功。
但值得人注意的是,就在这次混乱当中,李世民当年留下的祸根显现了。当黄巢领着大批的农民军队攻进长安的时候,在他的队伍当中有着四位将领。而这四个人都是单雄信的后人,他们分别是,单兴、单旺、单茂和单盛。
就是因为这四个人的存在,才使黄巢的部队连战连胜,他们带着先辈的遗憾攻进了唐王朝的首都长安,给予了孱弱的唐朝重重地一击,也为唐王朝最后的覆灭作出了极大影响。
小结:
单雄信是当之无愧的猛将,可无奈的是他生不逢时,始终没有遇到一个明主,在颠沛流离了半生之后,最终被李世民所斩杀,虽然有许多将领为他求情,但出于王朝安全的考虑,李世民还是选择不留他。
可历史便是这样弄人,让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去世后的多年,竟然是单雄信的后人攻进了长安城,或许当时徐茂公也没有想到这一层,他只是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选择了保护他的家人,如果他知道日后会是这样的情况,又会作何选择?可历史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天道有轮回,谁都没有办法去预测一个王朝的命运走向。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