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最强的一点,就是他的坚韧性。明朝掌控着全国的时候,把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骑,李自成依然能够东山再起,重新壮大。可见,李自成军队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当李自成输给清军以后,清军并没有掌控天下,并没有控制全国。就算清军入主中原,占领了北京。但是,一来,清军对全国的控制力还很弱,二来,清军本来是异族入侵,中原老百姓心理上是抵触清军,支持李自成的。所以,李自成发展腾挪的空间,应该是很大的。相比于明朝时期,这时候的李自成,更加不容易被打死。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恰恰是那时候的李自成,一片石战败后就一溃千里,基本上没有组织过像样的阻击战,也没有任何努力争取做大的做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李自成只打了一仗,他的军队就变成了世界末日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一片石战役,给李自成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李自成至少有一半的军队,丧失在一片石战场上。但是,这并不是致命的。前面咱们说过的,李自成被打得只剩下18骑,依然能够东山再起。损失掉一半军队,那算什么呢?所以,李自成的失败,应该还有别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一、根基不稳。
从高迎祥到李自成,整个闯军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流寇作战。流寇作战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打到哪里就到哪里,并没有建立起自己强大的根据地,也没有获得建立根据地的经验。
后来,当他们在河南做大以后,李自成一路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他在打的过程中,当然也派出了人马,守护那些打下来的州府,但是由于这些州府大都是主动投降的,李自成在这些地方,自身的人马兵力不足。以李自成很强大的时候,他们必然拥戴李自成;但当李自成失败以后,他们就不拥戴,甚至反叛了。
事实上,当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后,最早叛乱的就是河南。而河南本来应该是李自成最好的根据地。因为那里是李自成的发祥地。但是由于河南的叛乱,使得李自成没有自己的大后方,此后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再次成为了流寇。
二、针对性强。
明朝也在打击李自成。但是由于当时还必须对付清军,所以,明朝的力量比较分散,不可能针对性地和李自成作战。再加上各地官员们对明朝离心离德,所以,他们也不主动。
清军入关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清军没有后顾之忧,南明军队对清军还不构成威胁,所以清军可以针对性地打李自成。而且,他们还可以对李自成一路穷追猛打。李自成没有根据地,又被穷追猛打,怎么能缓得过劲来呢?
三、失去支持。
李自成是打着“均田免赋”的口号,打进北京城的。但是他进了北京城以后,做了很多不是明君所做的事情。他抄掠士绅的财物,也没有保护老百姓的办法。因此,无论是老百姓和士绅,都不支持他了。
另外,李自成的内部也很不团结,有一种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感觉。当河南发生叛乱的时候,李岩曾给李自成建议,他去河南,收复失地。河南是李岩的家乡,再加上他有能力,他去以后,老百姓肯定会支持他的。但是李自成却认为,这是李岩想要背叛自己的表现。而其他的大臣,包括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又在背后说李岩的坏话,互相拆台,所以最终,李自成把李岩杀掉了。
相比于李自成往北京城打的时候,这时候他的军心是涣散的,将相不和,目标不一,也没有应对清军的办法,没有组织出一次像样的战斗。这样的李自成,怎么可能成功呢?所以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很快就被清军吞没了。
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1642年至1643年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名将孙传庭在中原大地展开两次关键战役,最终以起义军全胜告终。这场战略对决不仅摧毁了明朝最后的主力军团,更直...
李自成 孙传庭 2025-07-23 李自成是太平天国的吗?——历史真相的澄清与时代背景的辨析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农民起义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在众多农民起义中,李自成与太平天国运动因其规模和影响,常被后人混淆。...
李自成 2025-07-21 李自成失败的三个重大原因:战略短视、治理失当与阶级局限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然而,这场看似辉煌的胜利却成为大顺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短短42天后,李自成仓皇撤离北京...
李自成 2025-07-18 李过“一只虎”绰号考据:历史、文学与民间记忆的交织在明末农民战争的烽火中,李过作为李自成侄子与大顺军核心将领,其“一只虎”的绰号如同一把钥匙,既打开了历史记忆的锁孔,也折射出民间对英雄人物的想象方式。这一绰号的...
李自成 2025-07-17 吴应熊的孩子与生母:历史迷雾中的血缘与命运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