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梅溪词韵映南宋:史达祖的朝代归属与文学坐标

梅溪词韵映南宋:史达祖的朝代归属与文学坐标

时间:2025-07-09 14:13:22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宋词婉约派的星空中,史达祖以“咏物词圣手”之名闪耀千年。这位以《双双燕》《绮罗香·咏春雨》等名篇传世的词人,其生平与创作始终与南宋中期的政治风云、文化脉络紧密交织。通过梳理《梅溪词》的创作背景、历史记载与文学评价,可清晰定位:史达祖是南宋宁宗朝(1195—1224)的代表性词人,其命运轨迹与开禧北伐、韩侂胄专权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度纠缠。

一、生卒年考:南宋中叶的时空坐标

史达祖的生卒年虽无确切记载,但通过其仕宦经历与词作创作时间,可划定大致范围:

早年经历:据《四朝闻见录》记载,史达祖原籍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寓居杭州,曾在扬州、荆楚一带漂泊。其早年屡试不第,直至韩侂胄掌权后才进入仕途。

仕宦高峰: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张镃为《梅溪词》作序时,史达祖已任韩侂胄堂吏,负责“拟帖撰旨”,权倾一时。此时他约40岁,可反推其生年约在1163年前后。

人生转折: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因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受牵连遭黥刑(面部刺字),贬谪而死。若以此时50岁计,其卒年约在1213—1220年间。

这一时间线表明,史达祖的主要创作期集中在南宋宁宗朝,其词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镜像。

二、政治际遇:权臣幕僚与北伐风云

史达祖的仕途与南宋政治紧密相连,其身份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观察南宋中期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

依附权臣:韩侂胄执政期间,史达祖作为“堂吏”,实际承担着秘书、参谋的职责,甚至能“权炙缙绅”。这种“以吏为官”的现象,反映了南宋后期官僚体系的腐败。

北伐参与者:开禧元年(1205年),史达祖随韩侂胄使金,途中目睹北宋故土沦陷,写下《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等词,以“汉宫秋”典故暗喻家国之痛。这种经历使其词作超越个人悲欢,具有历史纵深感。

政治牺牲品:北伐失败后,史达祖因“附会权奸”被贬,遭黥刑流放。这一结局既是个体悲剧,也是南宋主战派整体命运的缩影。

三、文学成就:婉约词派的巅峰代表

史达祖的文学地位,在南宋及后世均得到高度认可:

词坛评价:清代王士祯称其词“有观止之叹”,彭孙遹在《金粟词话》中直言:“南宋词人如白石、竹屋、梦窗、竹山诸家之中,当以史邦卿为第一。”至雍正乾隆年间,甚至出现“家白石而户梅溪”的盛况。

创作特色:

咏物精妙:其代表作《双双燕》以燕子为载体,通过“差池欲住,反复进退”的细腻描写,暗喻人间离愁,被周密誉为“咏物至境”。

语言创新:史达祖善用通感手法,如《绮罗香·咏春雨》中“做冷欺花,将烟困柳”一句,将视觉(烟)、触觉(冷)与听觉(雨声)融为一体,开创了婉约词的新境界。

家国情怀:尽管以婉约见长,但其北行使金期间的词作,如《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却充满沉痛的家国之思,展现了婉约词人的另一面。

四、历史定位:南宋文化的微观样本

史达祖的生平与创作,为理解南宋社会提供了多重视角:

士人心态:作为屡试不第的寒门子弟,他通过依附权臣实现政治抱负,最终却因政治投机身败名裂,反映了南宋士人“进退失据”的生存困境。

文化传承:其词作既继承了周邦彦的典雅,又吸收了姜夔的清空,成为婉约词派向格律派过渡的关键人物。

地域文化:作为寓居杭州的汴京人,史达祖的词中常出现“西湖”“钱塘潮”等意象,体现了南宋都城文化对北方移民的同化与融合。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叶小鸾:明末江南的才貌双绝传奇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