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常,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春秋末期,吴、楚、越三国在江南掀起争霸风云。楚国皆因楚平王丧失人伦,导致了奇才伍子胥为报仇雪恨,东入吴国,获吴王阖闾重用,又得兵圣孙武相助,最终吴军连败楚军,深入楚境,攻破楚都,伍子胥鞭毁楚平王尸,使吴国的国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待吴军退去之后,楚昭王引领着楚军残部以及前来驰援的秦军,返回了惨遭吴军蹂躏,极其破败的郢都。
吴王阖闾归国后,见楚国实力尚存,且有强秦为后援,又因吴军前番在楚境暴行累累,楚人对吴国深怀仇怨,再三与相国伍子胥商议之下,都认为吴军目前已不宜再对楚用兵,便把矛头对准了南面的越国。
而楚人经吴楚大战,郢都沦陷一役之后,虽未彻底遭受亡国之难,人人却深感亡国之耻,对吴军及吴国国力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纵观春秋战国的整个楚国史,连周天子都不曾放在眼里,晋文齐桓两大中原超级霸主都未曾使楚国受到一丝切肤之痛,后来战国时的秦国也只能靠坑蒙拐骗挫伤楚国(楚怀王被诈囚秦事件),秦将李信二十万大军不能动楚地分毫,后来还是老将王翦赌上全部身家性命,讨得秦王倾全国兵力才灭了楚国,楚人更是在亡国之时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绝境豪言,最终也是一语成谶。但狠人伍子胥引吴军破楚的这一波神操作,居然能让这么一种随时可能被吴军一举灭国的危机感深深地烙在了如此桀骜不驯的楚人心里,可见当时的吴军可怕到了何种地步。
于是乎,便有一些楚人开始逃奔他国,他们可能会认为楚昭王是先王楚平王因败坏人伦所生,这是楚国遭受天谴,引来兵祸的直接诱因,再加上楚昭王的执政能力确实不怎么样,还依靠了野蛮贪婪的秦国(昭王本身又具秦人血脉),楚国的前途实在让人堪忧。当时就有文种、范蠡二人舍楚而就越,直接前往越国投靠了当时的越国太子勾践。要值得一提的是,文种是楚国郢都人,很可能文种与其家人就经历了吴军所制造的,震惊天下诸国惨绝人寰的“郢都大屠杀”,因此影响和造就了后来可见的文种那嫉恶如仇,又要比范蠡极端和执着的性情。
文种或许是因为举家蒙遭大难,又见楚昭王光复郢都后,并未能对楚国国政做到任何显著的改善,因此对楚国心灰意冷,接着便在好友范蠡的劝说下,离楚奔越。而二人自负身怀经国之大才,却不去投效越王,而步入越王太子门庭是何道理呢?原来当时的越王允常(第一个称王的越君)在位时间长久,是位让吴国也忌惮三分的雄豪霸主,而他的嫡长子太子勾践也是深怀韬略,心存大志的一世人杰。
然而,在南方三国中,起初是楚最强,吴次之,越又次之。吴楚大战之后,吴极强,楚稍弱,越居中。越王允常为越图霸,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与吴国数番交战,未曾落于下风,吴王阖闾都把他称之为平生极难对付的劲敌,不敢有丝毫小觑。但允常又是一个知进退,能伸屈,惯张驰的老狐狸。
吴楚大战之时,他就曾看透强吴不能灭千里之楚,便派出了一支精兵趁吴国空虚,在边境打下了吴国数座城池,一方面对楚国造成了声援之势,一方面又趁隙为自己捞到了额外的利益。吴楚战后,吴国向越问罪,允常又以之前檇李之战,吴国先挑起争端为由,说明越国不过是自卫反击而已,而吴国此时也因伐楚兵疲,不愿立马与越开战,双方便缔约媾和,暂息兵事。
允常用兵治国如此老辣,却被年轻气盛的太子勾践认为是对吴怯懦,激进的太子认为吴楚大战后,楚国元气大伤,吴国一时也未必好到哪去,此时若将越国蓄数十年之力一举迸发,进兵吴国,必能直捣姑苏,扫定江北,使越国问鼎中原,称霸天下。勾践的雄图大志并未得到父亲允常的首肯,允常考虑的是越国国力本不及吴楚,贸然出兵,风险极大,更何况即便打下吴国,饮马江北,立马就要面对中原霸主秦晋燕齐诸国,以越国有限的实力目前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越国还需积蓄国力,左右逢源,伺机而动,因此他对勾践提出的激进战略一直置之不理,父子之间便生了这么一段嫌隙。
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夫概与夫差作为阖闾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勇将”与“霸主”的身份留下深刻印记。然而,两人的命运轨迹却截然相反:夫概以军事天才崛起,却...
夫差 阖闾 2025-09-03 夫概称王:一场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权力博弈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位吴国宗室成员的举动却悄然改写了春秋末年的政治格局——吴王阖闾之弟夫概,在吴军攻占楚都郢都后,因对战局判断失误与权...
阖闾 2025-08-19 吴王僚与阖闾:堂兄弟间的王权争夺与历史宿命在春秋时期的吴国,一场围绕王权的血腥争夺,将吴王僚与阖闾这对堂兄弟推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关系不仅是血缘上的亲属,更是政治博弈中的对手,其故事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宗...
阖闾 2025-08-13 夫概:春秋吴国的猛将与乱世枭雄在春秋末期的风云变幻中,吴国因阖闾、夫差两位君主的崛起而成为中原争霸舞台上的耀眼角色。然而,在这段历史中,还有一位被低估的猛将——夫概,他既是吴国攻破楚都郢都的...
夫差 阖闾 2025-07-28 阖闾与伯嚭:从同仇敌忾到祸国之始的春秋悲歌春秋末年,吴国在阖闾的统治下崛起为东南强国,而一位来自楚国的流亡贵族伯嚭,却在这段历史中扮演了复杂而关键的角色。他的故事,既是一部个人命运的沉浮录,更折射出权力...
阖闾 2025-07-24 吴王阖闾:春秋末期的霸业开拓者吴王阖闾(?—前496年),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末期吴国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动荡的春秋时代开辟了吴国的霸业,其统治时...
阖闾 2025-07-15 柏举之战:春秋军事变革的巅峰实践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地,吴楚两国三十万大军的对峙,不仅改写了春秋争霸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集中体现了孙武“兵诈”思...
孙武 2025-06-19 兵圣与谋臣:孙武与伍子胥的时空对决与历史定位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舞台上,孙武与伍子胥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吴国崛起的征程。一位是隐居罗浮山的“兵学至圣”,一位是背负血海深仇的“谋臣典范”,两人的命...
孙武 2025-06-05 先轸与孙武:春秋军事巨擘的巅峰对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战火连天,无数军事家和将领在这片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先轸与孙武作为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备受后世赞...
孙武 2025-05-21 诸樊与阖闾:父子传承与吴国霸业的血脉纽带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历史长河中,诸樊与阖闾作为两位关键人物,他们的关系不仅影响着吴国的王位传承,更与吴国霸业的兴衰紧密相连。深入探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阖闾 2025-05-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