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是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热度,李唐王朝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强大影响力最广的王朝,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他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李渊不但自己的能力十分出众,他的四个儿子也是在文韬武略上各有优势,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就让李渊的野心显而易见了,当然这也是李渊最后能夺得皇位的原因之一。
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由来
李渊生于官宦世家,李渊的父亲和祖辈都是在朝为官而且大部分都是核心官员,李渊的母亲还是独孤皇后的姐姐,所以李渊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在李渊父亲去世后,年仅8岁的李渊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是李渊并没有因此变的骄纵反而依旧是彬彬有礼,这也让少年李渊在自己的封地范围内积累下了很好的口碑。
随着李渊年纪不断地增长,他的野心也慢慢暴露了出来,这一点从李渊给自己儿子起名就可以看的出来,李渊的大儿子叫李建成,李建成出生时隋朝刚刚出现乱象,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导致民不聊生,李渊这时候就开始暗中积累自己的力量,李建成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建成”之意取之于建功立业,成就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李渊的野心不小。
随着杨广即位,李渊被派去镇守边疆,也是在这个时期李渊的二儿子出生,在随军出征的路途中,李渊见识了隋朝大好河山的同时也拜访了许多高人隐士,其中一位不知名的隐士在看见李渊拥有帝王之相后便帮李渊的儿子取名为李世民,“世民”的含义来自济世安民,也是这个名字让李渊大为开心,同时这也一步步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随后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出生,“玄霸”之意更是毫不掩饰,要知道“玄”字在古代的代表的是天,从三儿子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来李渊是希望称霸天下,但是李渊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只是他在给儿子取名的过程之中反映了他对当前天下的态度,这些名字里也包含了李渊对儿子的希望。
到隋朝中后期,李渊第四个儿子出生了,而此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已经初具规模而且隋炀帝杨广沉迷酒色,急功近利,导致隋朝国力十分羸弱,此时的李渊宛如潜龙在渊,时刻准备的爆发,他四儿子的名字也是取之为李元吉,“元吉”二字代表着万物归一,“元”在古代的含义是指万物之始,所以这也暗指李渊内心真实的想法。
将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便是,建功立业,济世安民,称霸天下,万物归一,真可谓是字字诛心啊,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李渊不小的野心,从建功立业开始到济世安民再到称霸天下最后万物归一,这不就是李渊步步为营成就大唐王朝的心路历程么,由此可见李渊早就对隋朝的江山心怀不轨了,偌大的野心也从他四个儿子的名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蛟龙出海,一统天下
在隋炀帝大肆兴建宫殿和沉迷酒色的同时,隋朝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还没等起义军打到隋朝首都,隋朝内乱已经越演越烈了,直到最后隋朝丞相宇文化及带领禁军篡位,逼死隋文帝,大肆屠杀皇室子孙,最后自立为王,但是随后便被群臣群起而攻之平定了这场宫廷政变,然后拥护隋炀帝的儿子即位。
也正是这场内乱导致各地的起义军越发不受控制,随着中央集权的消弱,隋朝很多地方政府也开始纷纷自立为王,偌大的王朝一时间分崩离析,也就是正是李渊的野心到了实现的时候了,李渊带领李建成和李世民从太原起兵西取长安,就仿佛李渊给他儿子起的名字一般,李建成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李渊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战争的扩大,李渊的四个儿子分别显示出了不亚于李渊自己的才能,其中李建成治军严谨,李玄霸武功盖世,李元吉也是在兵法上饶有建树,但是最让李渊惊艳的还是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文韬武略都远超其他皇子,而且李世民礼贤下士身边也是聚集了大量的谋臣武将,“济世安民”四个字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世民在军中威望之高已经盖过太子李建成很多了,再加上李世民麾下战将无数,谋臣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贵为太子的李建成已经感觉到了很大的威胁,所以李建成也开始策划如何除掉这个比自己优秀太多的弟弟了,这也是后来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然而此时的李渊并没有注意到儿子之间的仇隙。
此时的李渊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一统天下的大业之上,暴露野心的李渊已经丝毫不遮掩称帝的理想,有四位皇子的配合李渊很快扫平了障碍,将各地的起义军一一击败,最后直捣黄龙结束了隋朝短暂的统治在长安城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玄武门兵变,唐太宗继位
打下天下的李渊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传承自己的皇位,由于李世民过于优秀所以李渊对李世民一直打压,因为李渊也明白如果在天下初定的时候就废除太子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动荡,这对于治理国家是极为不利的,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打压引起来了李世民的反击。
作为太子的李建成看到废除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多,也是坐立不安随即召见门客准备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在面对李渊的打压和兄弟的迫害之间无计可施,于是悍然出手发动了震惊一时的玄武门兵变。
将自己的亲生兄弟全部杀死,并且逼退李渊,成功继位为唐太宗,随即李世民凭借自己的才华开创了大唐盛世,也确实做到了“济世安民”。
结语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成就帝位靠着是步步为营和隐忍低调,从最开始的隋朝重臣到亲手推翻隋朝统治,这期间其实从他给儿子取名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李渊四子的名字都反映出他想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野心。从这件事情也能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仔细观察总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就像李渊的野心一样并不是突然产生的。
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李渊女儿平阳公主的本名考据与历史定位在中国古代女性史中,唐朝平阳公主以其军事才能与独特地位成为后世传颂的传奇人物。然而,关于这位公主的本名,史籍记载的缺失与后世文学创作的演绎,形成了历史真实与文化...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梁师都拥兵考:从地方豪强到割据枭雄的兵力变迁隋末唐初,群雄并起,梁师都作为割据陕北的枭雄,以夏州朔方为根据地,在唐王朝统一战争中坚持十二年之久。其兵力规模虽不及李渊、窦建德等主流势力,却通过独特的军事策略...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8-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