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即梁武帝,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出生于南朝的齐国,据说是汉朝汉高祖时的名相萧何的后代,父亲是齐高帝的族弟。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武帝萧衍每天只吃1顿饭,只是一些粗粮和蔬菜;常年穿粗布衣,1顶帽子戴3年,1床被子盖2年;50岁后断绝房事,妃子穿着简朴;不喝酒、不好乐舞,夏天不袒胸露背,待人接物谦恭,但最后被活活饿死!
萧衍家庭背景优越,但并非纨绔子弟,他具有十分出色的Z治与军事才能。四百九十五年,北魏孝文帝出兵10万攻打南齐,齐明帝派萧衍率兵迎击,结果大获全胜。
赫赫战功让萧衍独步齐朝。
齐明帝死后,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荒淫无道,引朝野不满,箫衍趁机起兵,拥立明帝另一儿子萧宝融为帝。几年后,萧衍逼其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梁。
萧衍,就是梁武帝。
萧衍从小能征善战,机敏好学,而且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博古通今、文采飞扬,他写过《孔子正言》儒学200多卷,编撰过《通史》600多卷,。
他是书法大家,也是围棋高手,臣下有学问上不懂的都会请教他。即便后来当了皇帝,也经常秉烛苦读。
如此文武兼备的皇帝,确实史上难得。
梁武帝执政之初,十分勤勉,经常通宵批阅奏章。到了冬天,晚上还要秉烛办公,手都被冻裂了。他大力提拔廉明官员,兼听纳谏,还十分关心百姓生活。
梁武帝的节俭,也是史上有名的。
他每天只吃一顿饭,仅是一些粗粮和蔬菜,并无大鱼大肉,在政事繁忙时也只是喝一些稀粥充饥。他常年穿粗布衣服,1顶帽子要戴3年,1床被子要盖2年。
他50岁断绝了房事,妃子们穿着也是十分的简朴。他不饮酒、不好歌舞,但注重仪态,衣冠不整不见人,夏天不袒胸露背。待人接物十分谦恭,待卑微的人如同贵宾。
在出色皇帝的带领下,南梁社会风气有很大好转,经济得到了恢复,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富足。在这位多才多艺皇帝的带动下,社会开始崇尚文化,开创了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文化局面。
想必,如此发展下去,梁武帝必成为后世人眼中的一位“圣主”,但后来他,却成为史上少有的一位“和尚皇帝”,还被活活饿死,下场凄惨。
或许是梁武帝太富于才情,内心世界太丰富了,以致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需要精神寄托。F教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在南北朝发展广泛,全国有不少人信奉。
梁武帝自然也迷恋上了,而且还很痴狂。
他不是表面造势,而是真心信奉,他以其聪明才智,参透了其中的精义,开还坛讲解,斥巨资大建寺庙。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此狂热,的确荒唐。
五百二十七年,梁武帝决定出家,急坏了满朝大臣,都跑来苦口婆心把他劝了回去。谁想已经铁了心的梁武帝,又数次出家还俗,大臣位无奈只得为F寺捐巨款。
费用高达4亿,如此掏空了国家C政,加重了百姓负担。与之前节俭勤政的皇帝,简直判若两人。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梁武帝再无心思处理政事了。
梁武帝后期,朝政荒废,奸臣并起,国力衰落,最后还在判臣引发的“侯景之乱”中走向了人生的尽头。
五百四十七年,东魏大将侯景率部降梁,此人阴险狡诈、为人凶悍,是一方祸害,朝中很多大臣都拒绝。但以慈悲为怀的梁武帝同意了,对其加官进爵。
这,真的是引狼入室啊!
果然,侯景降梁不久就本性毕露,他率兵反叛,南梁被打败,城池被攻克。
五百四十九年,梁首都建康被攻克,侯景带兵闯入宫中,见到了“看破红尘、心静如水”的梁武帝。
梁武帝从容地问侯景:“你从军那么久,不累吗?”侯景没想到梁武帝竟如此气定神闲、神态自若,被他的出世气质给震撼到了,吓得汗流浃背。
梁武帝又问:“你是哪里人,敢跑到这里来?”凶残成性的侯景,竟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退出宫后的侯景,对身边的人说:“我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来都是意气风发,没有一丝惧怕的。今天见到萧公,令人震畏,这难道是天威不可侵犯吗?我不敢再见他了。”
虽然梁武帝的天威震慑了侯景,却摆脱不了被俘虏的命运。侯景不回亲手杀梁武帝,而是将他软禁在宫中,断绝正常的衣食供给。这样对俘虏也是一种残忍。
但在种情况下,梁武帝仍然每日斋戒,照常洗漱膜拜。这种狂热,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就这样,没过多久,在饥饿、忧愤与病魔的折磨下,86岁的“和尚皇帝”梁武帝闭眼西去,结束了他传奇而精彩的一生。
纵观封建社会里,很多有作为的皇帝,前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但到了后期就难免昏聩,还引发了难以挽回的后果,令人唏嘘啊。
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萧何曹参典故:功臣相业的传承与治国智慧的交融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萧何与曹参的典故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既折射出西汉开国功臣的治国智慧,又展现了功臣之间超越个人恩怨的胸襟气度。从楚汉战争的烽火硝烟到“文景之治...
萧何 2025-07-31 萧何与张良:汉初双璧的功业与历史定位在汉初三杰的群像中,萧何与张良犹如双子星般闪耀,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若以“治国之才”与“谋国之智”为坐标轴,萧何的行政能力与张良的战略智慧恰似经...
萧何 张良 2025-07-17 萧道成与萧何:跨越千年的血脉疑云在南北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他与西汉开国名相萧何之间是否存在血脉联系,一直是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一疑问...
萧何 2025-04-23 萧望之与萧何:跨越时代的家族传承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萧氏家族以其显赫的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其中,萧何与萧望之作为萧氏家族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引人关注。一...
萧何 2025-03-31 萧何:历史长河中的智慧之光与忠诚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萧何,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和名相,便是这样一位在历史长河中...
萧何 2025-03-31 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为何知情不阻?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韩信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其命运波折令人唏嘘。特别是他与萧何、吕后之间的恩怨纠葛,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当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之时,作为...
韩信 萧何 2025-03-26 刘邦得萧何之助,何以最为放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高祖刘邦与萧何的君臣关系堪称典范。萧何作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对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刘邦...
刘邦 萧何 2025-03-18 萧何力荐曹参为相:超越私交的智慧选择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河中,萧何与曹参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辅臣,各自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萧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治国理念,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而曹参则以战...
刘邦 萧何 2025-03-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