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3月,左良玉为躲避李自成余部可能出现的南下,打着为崇祯太子复位的旗号,顺江而下准备进攻南京。
南京的弘光政权为了抵抗东进的左良玉,将江淮一带的大部分兵力抽调至南京的西边,只是江淮一带的防御力量十分空虚。北方的清军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迅速南下一举瓦解了弘光政权。虽然说弘光王朝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左良玉的叛乱是导致南明弘光政权的直接原因。
一、崇祯时期的独断专行和割据一方
左良玉在崇祯时期可以说是不可一世,李自成在河南一带活动时,朝廷命令左良玉会同其他将领合围李自成,但是左良玉总是出工不出力。面对小股农民军赶尽杀绝,一旦遇到强敌立刻撤退。在孙传庭的军队覆没以后,左良玉可以说是中部地区唯一一支可以牵制李自成的力量。
但是左良玉为了保存实力,远远地躲着李自成,从河南的中部一直退到了武昌一带,想依靠长江进可攻退可守。崇祯皇帝几次命令他北上袭击李自成的后方,他都置若罔闻。在李自成率领军队向北京开进时,如果他能北上河南,李自成估计后方安全敢不敢继续北上还很难说,但是左良玉就老老实实待在武昌没有任何动作。
崇祯皇帝在北京自缢以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由于在李自成经过洛阳的过程中,左良玉救援不及,致使老福王被李自成一锅煮了。所以左良玉很不希望福王朱由崧即位,他一直支撑潞王朱常淓。
在朱由崧登基的圣旨到达武昌时,左良玉甚至不愿意承认,在湖广巡抚何腾蛟等人的劝说之下才接受了朱由崧的任命诏书。左良玉在荆襄一带,完全不受任何控制,对于巡抚和巡按的话也是置若罔闻。由于朱由崧的登基完全是江淮地区军阀的功劳,左良玉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这使左良玉十分的不快。
二、为了躲避农民军的打击,假借太子之名挥师东进
1645年3月,李自成在清军的打击之下节节败退,逐步退往了湖北的襄阳地区,襄阳距离武昌的距离近在咫尺,之间仅有长江可以依靠。
况且根据细作的报告李自成确实在搜集船只准备渡江进攻武昌,这个情况让左良玉十分恐慌,自己好不容易的安身之所怎么能随随便便交给李自成。
正好此时的南京发生了崇祯太子案,左良玉感觉机会到了,先不管太子是真是假,是假的也不要紧,当成真的供着就可以了。何况这样自己既可以躲避李自成的军队,又可以把朱由崧赶下台,可以说是双赢。说干就干,他伪造了皇太子密令,在将武昌城烧杀抢掠干净以后,他率领全军顺江东进。
在东进的过程中,还挟持了江南总督袁继咸,如果是在太平时期,左良玉以下犯上的行为可以直接斩首。但是在那和混乱的时期,身为一品大员的袁继咸也无可奈何。袁继咸三次跳入长江自杀,均被救起没有成功。
天有不测风云,左良玉在东进的途中暴毙而亡,但是他的儿子左梦庚继续东进。听到左军东进的消息,南京的君臣十分恐慌,立刻调动江淮四镇中的三镇前往堵截左梦庚的军队。不过弘光皇帝朱由崧也不是傻瓜,他感觉三镇的调动会造成江淮的空虚。
但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马士英却说“清军南下,还可商议赔款;左军若到我君臣只有死路一条”,事已至此也只能先关一头了。
三、清军趁机南下,弘光王朝迅速崩溃
当时已经到达江苏北部的清军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趁你乱要你命。清军迅速南下,史可法率领几千军队死守扬州最后壮烈殉国。南明所依靠的江淮四镇中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镇投降清军,共投降士兵23万8千人。
随后左梦庚也带着自己麾下的15万军队投降,唯一还忠于明朝的黄得功被部下杀害后,也向清廷投降。就这样清廷不费吹灰之力,南明投降军队的总数就在45万以上,而南下的清军总数只有11万人,败得可是真冤枉。
清军以投降的明军到达南京城下以后,南京的那些大臣打开城门向清军投降,南京作为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首都,北京失陷以后有的人把它当成了再次北伐光复大明的基地,还有人把它当成了划江而治的中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南京会这么快陷落,这与弘光朝的腐败和左良玉的叛乱是分不开的。那位弘光皇帝逃进了唯一还忠于大明朝的黄得功军营之中,但是虽然黄得功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属下们却各怀鬼胎。他们发动了兵变要交朱由崧送给清军,黄得功弹压不住,只能自杀谢罪。而朱由崧就这样被乱兵送给了清军,白白葬送了最有利的时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短暂而激烈的统治时期始终笼罩在争议与谜团之中。关于他“当了几天皇帝”的疑问,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42天”,...
李自成 2025-09-12 明末鼠疫的消亡:天灾、人祸与历史转折的交织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时,这座曾容纳百万人口的帝都已沦为“人鬼错杂,日暮不敢行”的死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爆发的鼠疫在此前半年间吞噬了至少2...
李自成 2025-09-12 烈火淬金:从农妇到抗清女杰的高桂英人生轨迹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李自成妻子高桂英以“双刀娘子”的勇名与“忠贞皇后”的谥号,在男性主导的军事史中劈开一道璀璨裂痕。这位未留画像的传奇女性,其生卒年份虽因史...
李自成 2025-09-05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闯王之妻高桂英死之谜:烈火淬炼的巾帼忠魂1645年秋,湖北茅麓山巅燃起冲天烈焰,李自成旧部将领李来亨率全家投火自焚。这场持续三日的大火,不仅吞噬了抗清义军的最后堡垒,更将一位传奇女子的命运推向历史迷雾...
李自成 2025-08-29 李自成与李继迁:跨越六百年的血脉与精神传承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褶皱深处,米脂县殿市镇李继迁村(原名李继迁寨)的窑洞群依山而建,这个被当地人称为“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不仅见证了西夏王朝奠基者李继迁的崛起,更...
李自成 2025-08-22 田见秀降清:绝境中的无奈抉择与历史洪流下的悲剧命运1646年,荆州城外硝烟弥漫,田见秀望着身边仅存的残部,粮草耗尽、士气低落,突围数次均告失败。这位曾随李自成转战十余年的大顺军核心将领,最终在清军孔有德部的围困...
孔有德 李自成 2025-08-21 大顺朝:李自成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巅峰与终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顺朝是一个短暂却极具戏剧性的政权。它崛起于明末的动荡与混乱,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明朝统治,却又在极短时间内因内外交困而崩溃。这个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 2025-08-21 刘体纯:大顺余晖中的抗清孤忠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1642年至1643年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名将孙传庭在中原大地展开两次关键战役,最终以起义军全胜告终。这场战略对决不仅摧毁了明朝最后的主力军团,更直...
李自成 孙传庭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