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将匡复汉室重任托付与诸葛亮,诸葛亮稳定蜀汉政局后,开始组织北伐,屡次用兵与曹魏政权,时间阶段为公元228年至234年,共计7年。虽然诸葛亮用兵如神,死而后已,但因为蜀汉在三国后期本就属于力量最弱一方,又劳师远征,后勤供给乏力,所以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病死五丈原。
刘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23年,涿郡涿县人,是三国蜀汉政权的开创者。早年因实力原因,与诸侯争夺战中屡战屡败,但他百折不饶,仁而有义,坚持以德服人,广纳贤才,于赤壁之战后夺得荆州、益州,开创了蜀汉政权;于汉中之战中大败曹操后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曹操胁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二袁、吕布、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曹操经常以周公、刘邦自比,年轻时候就树立了远大而又矛盾的理想,并在以后的征战岁月中影响了其政策方针实施,使之统一天下伟业受阻。
假如办一个投票,投出每个人对曹操最深刻的影响。选项有奸诈,腹黑,冷漠,多疑以及务实,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忽视最终的一个选项。但是其实,曹操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这种务实体现在他日子中的方方面面。
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句诗中,我们也隐隐可以窥探到曹操其家国天下上升到世界哲学的人生价值观!
蔡文姬,名琰,是三国时期的从小就成名的才女,蔡文姬也从小仰慕其父亲,在父亲的教训之下,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有名的才女,但关于蔡文姬的才华可以流传的这么长远和广泛,这里边离不开曹操对她的协助。今天来共享关于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有什么交集。
官渡之战,使曹操取得对袁绍的战略优势,开端逐渐一致北方,被称为汉末奠定三国鼎立的三大战役之一。然而,官渡之战并未底子改变袁强曹弱的实力差距,如果袁绍晚死几年,能否有翻盘时机呢?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你们知道蔡文姬是什么人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蔡文姬的历史吧!话说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经由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至此,曹操的威望日益壮大,南匈奴与汉代的关系得到了缓和。于是,曹操想把蔡邕留在匈奴的女儿带回汉地。蔡邕是东
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雄才多苦难,历来纨绔少伟男”,意思是说,能成果大事的人,大多要历经艰难困苦的锤炼,而那些富贵之家的花花公子,往往耽于逸乐,胸无大志,难以成果大事。这句话有必定道理,古代许多风云人物确实是出身贫苦,历尽艰辛,刘备一度以打草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汉儒蔡邕之女。蔡文姬才学过人 ,音乐天分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面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奇置疑,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指出。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自己信任的“干儿子”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他曾趁着朝廷内乱,率领军队占领京城,提前曹操一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标,从此以后,各路野心家以讨伐董卓为名,开始互相攻伐割据,抢占地盘,导致了天下大乱。 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乱世也从此开启。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刘邦这个人的,很多人都在说刘邦是一个小人,而且是很多人都在说,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
说到这个曹叡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真的是一位非常搞笑的人,虽然作为一位皇帝,但是他这个人有很多的坏毛病,那就是对他的母亲的爱是畸形的,而且自己的个性搞得也像个变态一样,反正一般人还真的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最近又有人说了,这个曹叡真的有意思啊,竟然自己给自己先起了一个谥号,谥号都是死后起的呀,这个曹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起背后的原因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
东汉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发生在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东北)的这场袁绍和曹操两大割据势力之间的官渡之战,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曹操以劣势兵力以弱胜强,大败袁绍,从此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11月24日上午,暖暖的冬日,我们出安阳市区在安丰乡一个路口换乘三轮车,西行3公里左右,三轮车师傅说:“到了,这就是考古的那个地方固岸村。”一眼望去,这里与普通的农村没什么区别,惟一能吸引我们好奇心的是,这里发现了大量曹魏时期的古墓,数量难以
撇开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塑造之间的差异,曹操都是一个十足厉害的人。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除了精兵法,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他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真正
枭雄曹操虽然所设疑冢多多,但最后还是被找到了真的所在。出人意料的是发现了其中竟然有小孩尸骨。结果就有了小时候的曹操的风波。这就令我们不约莞尔。这种不负责任的话也立即出了名,瞬间火了一把。网络配图墓里小孩的尸骨肯定不是曹操,那他是谁的呢?简单来
你们知道曹操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曹操墓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头骨和两具女性头骨,经鉴定男性头骨是一位60多岁的男性,综合各种资料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曹操的头骨。而曹操墓中两个女性,引起了人们的许多猜测。其中一具经鉴
曹操墓: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那么曹操死后,他的墓穴又在哪里呢?关于曹操墓所在地,1000多年来说法众多,诸如许昌城外说,漳河水底
在三国演义或民间传说中,因为抑刘贬曹的思想,把曹操描述得极为糟糕,尤其私生活,曹操被写成了一个色欲旺盛的流氓。但是史载中的曹操,却非如此。根据目前的史料显示,曹操有记载的妻妾一共是15人,但是最让曹操一生牵心的却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贤明远播
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历史学家评论他是“超世之杰,非常之人”,他活了66岁,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曹操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不错史载曹操“姿貌短小”,也就是高子不高,长得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东汉末年,王室衰微,内有外戚干政,宦官揽权,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各地均有起义发生,声势愈演愈烈。外有草原人虎视眈眈,不断南犯,边关不断告急。一切都是王朝即将颠覆的征兆,群雄并起,各路有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东汉末年的舞台上,曹操纵横捭阖、大放异彩。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英雄,关于他政治上的定论,难以统一。但是,在文学上,曹操却得到一致
真实的曹操古往今来,多少正史野史描写了曹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坏,似乎曹操在我们的眼前是一个性格多重人物。但是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呐?曹操像曹操即是魏武帝,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是现今的安徽人,他的小名是阿瞒。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操,被后人评为东汉时期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可是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更多的是乱臣贼子、谋朝篡位、奸佞小人。那么作出卓越贡献的曹操为什么会在很多人眼中如此不堪?是什么原因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家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家底子非常厚实,他回到老家能够招揽几千人马,这是什么概念?当初张飞卖了自己的山庄,才给刘备招揽了300人马。张飞在当时可是地地道道的土豪,一个桃园就能够容纳300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