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之战是208年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江夏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春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孙权军25000战黄祖军3万左右。最后孙权胜利,黄祖
蜀汉虽然只传承了两代皇帝,不过老刘家的根没有就这么断了。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而他的几个孩子有自杀的,有一起投降的,甚至还有一脉在明朝都可以查到。刘禅大哥刘封早在220年就自裁了,弟弟刘永在蜀汉灭亡时迁
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就一路在走下坡路,但好歹还有姜维顶着。而姜维北伐大部分总是胜利,却未能扭转蜀国灭亡的命运。这就让人很好奇了,为什么战争都胜利了,还是没能保住蜀汉呢?从姜维的十一次北伐来看,胜利5次,战
袁绍所在的袁氏家族一直是北方大族之一,而曹操要统治北方袁氏是一定要除的。于是汉末205年,曹操和袁绍的儿子袁谭在南皮发生战争,标志着曹操在北方地位的稳固。205年初,曹操调兵进入袁谭领地。袁谭在龙凑扎营,自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
诸葛亮有卧龙之称,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谋士之一,大多数人对他都不陌生,而且每次提起他,都会忍不住用上“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等形容词,仿佛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个无所不能的存在。但是我国古代却又有一句俗语,叫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现在我
袁术作为四世三公家族,汝南袁氏的嫡子,他的起点在当时的群雄之中,基本是最高的,形势也是最好的。脑袋上顶着“四世三公”的头衔,身份威望自然是没得说。特别是汝南袁家这股势力在袁绍出走河北之后,基本上是他在把持。这股力量可是很牛的,“门生故吏遍天下
明朝诗人唐胄在其诗作《关羽濑》中说道:“破虏忠名万古秋,三分割据百年休”。意思是说关羽消灭强敌留下万古传颂的忠名,三分天下的局面终于消失。提起关羽,势必是人人知晓,后世为了表达对其的尊崇和敬佩,因而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关帝庙,但是我国有一个地方却反其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同年,关羽兵出荆州,北伐曹魏,一路凯歌,直至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此时的蜀汉可谓是实力强劲,此时的关羽可谓是威震华夏。然而,盛极而衰,东吴吕蒙背后偷袭,白衣渡江。镇守荆州重地江陵的将领糜芳因与关羽有隙,开城投降,导致前线
东汉末年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毕竟没有真的称帝,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洛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是长安也不差呀。长安自古以来就是王朝都城,曹丕为什么要
八虎骑,又称“八虎将”,是指三国时期曹操部下的八位宗亲中的名将,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分别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有天人之称的曹
孙策渡江开始,讨平地方势力,略有东汉扬州刺史部的大半地区,包括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庐陵、庐江六郡,后来孙策死,江东六郡便被孙权继承。江东六郡对应今天的地理位置,便是浙江、江西两省和上海市的全部地区
江表之虎臣,又叫江表十二虎臣、江东十二虎臣,是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丁奉、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
东汉末年是个混乱的年代,虽然到三国时期鼎立局面形成,但还是大小战乱不断。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多次挥军北伐。魏国实力强大,与蜀汉孙吴都有矛盾。那么,孙吴作为三国中军事实力雄厚的国家,为什么不北伐中原呢,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在三国这个混乱的时代,军阀混战,今天能两两结盟,明天就能兵戈相见,而三国里比较著名的便是孙刘联盟了。曹操南征荆州,其势如破竹;刘备败走当阳,求救于江东。
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
归命侯即顺应天命归顺投降的亡国之君,历史上被封为归命侯的只有三国吴末代君主孙皓和南朝陈皇帝陈叔宝两人。晋武帝太康元年,孙皓降,被武帝封为归命侯,进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
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是59年)。孙吴也是三国中唯一一个和晋朝并立的政权,这就使得吴国的外交与其他两国不一样。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
三国时期宗教发展迅速,就东吴而言,佛教道教都蓬勃发展。三国时的东吴大帝孙权,是宗教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无论对于佛教还是道教,他都是重要的支持者。据说他曾为高道葛玄创置道观三十九所;又为高僧康僧会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党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
张允,东汉末年人物,本为荆州牧刘表的部将,同时也是刘表少子刘琮的支党。后归曹操。曹丕曾骂蔡瑁、张允等人“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可见他们降曹后都不得好死,而且终究为曹氏所不容。明代小说《三国演义》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
念奴娇·周瑜宅清代:郑燮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
赤壁歌送别唐代: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译文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出《三国演义》中孙权嫁妹妹的典故。意思是原本想通过各种手段占一些便宜,结果却遭受到多重损失,于得不偿失。其中,夫人是指的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折兵折的是周瑜带领的东吴兵,最终的赢家
“周瑜要饭——穷嘟嘟”,意思是嘲笑某个人嘴碎话多。但是翻开历史书看一看,这句话还真不是瞎编的,周瑜真的要过饭。而事实上,周瑜要饭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大汉开国战神韩信就要过饭,而且是从一个漂洗丝絮的老
读红楼,很多人都说贾雨村是奸雄,脂批也多次说他是王莽、曹操一类人物,这都不假,后来的贾雨村的确如此,是见风使舵、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小人,这是由他的品行决定的。但我们也不得不说,当初居住在葫芦庙的那个
东兴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元252年,魏吴两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孙吴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战前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堤,以阻挡魏军。四征献策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司马师说:“如今趁着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