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敏皇贵妃的出生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包衣,父亲是参领海宽。据《八旗氏族通谱》记载,章佳氏入旗始祖名为逊扎齐,世代居住在马尔墩章佳地方,因以为姓,皇太极在位时期,逊扎齐率领族人来归,被授予佐领,这海宽便是逊扎齐
敬敏皇贵妃简介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年7月25日)参领海宽之女。本满洲镶黄旗包衣,初为宫女,康熙朝时无册封,为庶妃。生一子二女: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闰七月初二被
孝恭仁皇后的评价 康熙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3岁以宫女的身份入宫,15岁得到康熙的宠爱,被封为乌常在。康熙十七年,因生育皇四子胤禛,而被封为德嫔,入住永和宫。家世德妃原是隶满洲正黄旗包衣,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祖父额参曾任
冒襄的生平简介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
孝恭仁皇后简介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康熙朝妃嫔,生于顺治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她是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的生母,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为满洲正黄旗人。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康熙十四年(1675
孝恭仁皇后的相关记载 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名玛琭。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第四位皇后,雍正帝生母,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四年(1675年)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
清初三大家的创作风格 “清初三大家”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不像黄宗羲等人那样强调社会意义,而是更注意其自身的文学渊源。所以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侯方域侯方域散文从明末
孝懿仁皇后的相关记载 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的表妹。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佟佳氏被册封为贵妃。康
孝懿仁皇后简介 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佟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之女,世祖孝康章皇后侄女,康熙帝的嫡亲表妹,同父异母妹妹悫惠皇贵妃。康熙十五年(1676年)入宫(未定)
固伦端敏公主的简介 固伦端敏公主(1653年―1729年),清顺治帝堂兄简亲王济度次女,母福晋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年六月十三生。后抚养宫中,为顺治帝养女,初封和硕端敏公主。康熙九年(1670)嫁班第。雍正元年(1723)晋固伦
汪琬八大争论 汪琬自顺治末起,三十余年间先后发起和参与古文论争多达十余次,大型论争有八次,与一时古文名家发生激烈的商讨争讼。(一)与周容之争:与明遗民第一次交锋鄞县周容,字鄮山,一字茂三,擅长诗古文辞。著有《春酒堂
汪琬的文学创作与社会评价 梁启超等人将清代朴学之兴归功于顾炎武、阎若璩等人。其实,汪琬也是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之一。吴中经学一派近源有二,即汪琬与顾炎武。汪琬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两大类:经史之文与小品纪游之文。总体以观,经史之文不仅
汪琬生平简介 汪琬(1624年—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简介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康熙十
魏禧的作品 魏禧著作有《文集(外篇)》二十二卷,《日录》三卷,《诗》八卷,收入易堂原版《三魏全集》中。另有《文集(内篇)》二卷,《拟奏疏》一卷,《尚书余》一卷,《左传经世钞》十卷。诗作魏禧诗歌的成就不如散文,然亦
魏禧的散文创作 魏禧论文主张经世致用,积理、练识,他长于策、论等以广大胸怀而谋天下之事的文体,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都有所心得,并且写出了煌煌百万字的作品。魏禧四十岁始游历大江南北,所至结交皆明遗民。康熙十八年诏举博
魏禧治学游历 魏禧认为学问必须通过阅历和实践,同时为了更广泛地结纳各地的抗清志士,他考察江浙一带的地理形势,以谋求恢复明朝的根据地,进行深入隐蔽的反清斗争。明末大儒顾炎武曾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
魏禧据山抗清 魏禧深痛国亡,把甲申之变归罪于科举“不得实用之才,有负朝廷”。于是弃科举,跟从姐夫邱维屏研习古文,从此走上了另一条治学之路。顺治二年(1645)七月,由于南明降清将领引兵进入江西,江西人民的抗清斗争蜂拥而
魏禧生平简介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简介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
侯方域参加乡试 明朝灭亡后,侯方域流落江南,明亡后参加科举,为时人所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晚年失悔此举。今按:辛卯(顺治八年)侯方域应河南乡试,闱中所作策论五道!具载《壮悔堂文集》第八卷。其时顺治甫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又称马戛尔尼来华,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想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的事件。179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乾隆八十
咸丰帝为什么会猝死于避暑山庄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猝死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享年31岁,庙号文宗。咸丰还这么年轻,就猝死在避暑山庄,令人震惊。咸丰皇帝大概是清朝最后一位完全排斥西方,完全坚持天朝上国观的
爱新觉罗·隆禧的简介 爱新觉罗·隆禧(1660-1679年),顺治皇帝第七子,康熙皇帝异母弟。康熙十三年正月,册封纯亲王。十四年,分给佐领。十八年七月,疾笃,康熙亲临探视,为召御医。不治而薨,年仅二十。康熙痛悼,辍朝三日,予谥曰靖
和硕荣亲王的简介 和硕荣亲王(1657年—1658年)是顺治帝第四子,母为孝献端敬皇后。四皇子生下数月,即夭折,未及起名。后追封为荣亲王。史料记载顺治十四年十月丙子。皇第四子生。(《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丙子.中华书
爱新觉罗·福全的简介 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9月8日-1703年8月8日),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杰出的军事统帅,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康熙六年,封为裕亲王、议政大臣。康熙二十九年,授抚远大将军,联合恭
爱新觉罗·牛钮简介 爱新觉罗·牛钮(1651-1652年)清朝宗室,顺治帝长子,母为庶妃巴氏。据《清史稿·皇子世表》记载:“牛钮,世祖第一子,早卒。”牛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活了83天。清史记载其为顺治与宫女巴氏
和硕恪纯长公主简介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
固伦靖端长公主的简介 固伦靖端长公主(1628年-1686年),清太宗皇太极三女,母为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皇太极二女马喀塔和八女同母。初封固伦公主。1639年,嫁给了孝庄文皇后的侄子科尔沁亲王奇塔特。1657年,进封固伦长公主,
敖汉公主简介 敖汉公主(1621——1654):固伦公主。皇太极的长女。其母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聪七年(1633)13岁时,嫁给蒙古熬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
博穆博果尔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生母贵妃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逝,谥号襄昭亲王,无嗣。博穆博果尔:死时未满十五周岁,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这个
博穆博果尔的简介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朱元璋
孝庄
乾隆
秦桧
土木堡之变
清朝官职对应的现代官职
长津湖战役